《顾城的诗》读后感(通用30篇)

VIP专免
违规内容,禁止显示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与顾城的相识,大约是从这首诗开始的。
当然顾城不认得我,但我很熟悉他。
记得大约六年前,课堂上老师偶然间说起了一首诗。我记不得老师怎样描述顾城,只
“ ”记得那简单的两句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无法形容一个孩子
“ ”懵懵懂懂的震撼,只觉得这首诗与众不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类似的工整诗句是
那个时期我接触的全部。回了家,我照起自己的眼睛,不是黑色的,是深棕色的,可我相
信我也在寻找光明。
仿若是在初中毕业那年的某天,我在《读者》文摘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天真的创
伤》,我蓦然间看到了那首诗,《一代人》。我始终没有忘了它,这一次,它又跃入眼帘
的时候。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仿佛看到了一群黑夜中的行者,执着的走向那虚幻的并
不见得真实的光明。时代与环境的黑色给了人审视生命命运的能力,却要用这样的赋予完
成对荒谬的战胜。诗中有种力量,推动着我,我说不清是重还是轻。于是我来了兴趣,渐
渐的入了文章。没有让我想到的是,文章提到了顾城的死亡。它提到了顾城用斧头先砍死
了妻子,然后上吊自杀。文章接着分析了顾城的性格以及诗中透露的性格缺憾,可我再没
看下去。虽然我们现在知道顾城的死亡一团重重,可是当时的我至为相信。那时正是我对
于死亡的理解正要加深而未能深刻的时候,到现在我也不能确认是否当初了解顾城的死的
震撼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也了解海子的坠落。那时我始终认为两个人自我牺牲式
的毁灭难以理喻,是不能容忍的,是对于生命的亵渎。读《一代人》的时候,我不知道诗
人是谁,我怀着神秘的崇敬;再读《一代人》的时候,我认识了顾城,可我怀了偏颇的鄙
夷。
“后来上学,我问同桌,你知道谁是顾城吗?‘就是那个诗人,写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
’ ”“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的那个人。 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顾城的死亡成了我炫
“ ” ……耀 博学广知 的手段
时间的马,累倒了。
后来大约就上了高三,就是不远之前。我生日的时候,朋友送我一本书,《顾城的诗
与顾城的画》。她在封面上写道:希望你能享受活在书中的片片刻刻。又是这个人,我心
想。我打开书,读诗,品画,然后彻底沉沦。手不离这本书,就算去剪头发,吃饭的时
候,我依然捧着。捧着看的时候,什么都忘了。现在很多时候我想到那时景象都是感到幸
“福与恬静。 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我和无数/不能孵化的卵石/”“叠在一起 我的心
”“爱着世界梦太深了/你没有羽毛/”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 等等的诗句萦绕在脑际。也许
是高三忙碌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在顾城那些诗与画毫无关系又深有关联的艺术中,我的
呼吸舒畅极了。久违的自然味道,久违的真实呈现。再想到他的死时,我已不想从前的那
样妄下推断,我尊重他的选择。我渐渐明白有些东西比生命要重要的多,当这些东西失去
的时候,死又足兮呢?我也明白,一个 8岁开始写诗,十几岁就读完个中国名著的天才而
言,他自有他的理由。他的诗,虽然童真,梦幻,意识和印象,也许我看不明白,但确实
是发自灵魂的作品。顾城,给了我在生活中停下来,慢下来的机会。
我不是一个多么深刻的人,或者说,我是一个庸人,无知,浅白,没什么文艺的内
涵,所以当我想写写关于现当代文学的一点感悟的时候,都不知道从何处着笔。我只能写
写顾城,写写这个与我似乎颇有缘分的诗人。当如今的我再读顾城的时候,我唏嘘不已。
不仅仅是关于所有顾城的诗和画,所有他的经历他的生活,也是关于我逝去的时光。那么
久了,我渐渐的了解了顾城,走进了顾城生命经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慢慢的变化,我已
不像当年一样天真。我每天为了前程和外来奔波,为了学分和绩点奋斗,我记得从前我还
会静静地看看月亮看看天,还会走上高楼望望远,可好久好久都只有低着头,匆匆的赶
“路,踏着绰约的大地,向地平线看去。是否有一天,当我读起所有早起的小女孩/都会到
田野上去/去采春天留下的/红樱桃/”并且微笑 的时候,所有都看不到了呢?
最后的最后,我想的是,与顾城的相识是一场旅程,既是走向顾城,也是折返回自
我。我难以评判他的诗作,还是用他自己的话作结,正如开篇一样:
《我的诗》
我的诗
不曾写在羊皮纸上
不曾侵蚀
碑石和青铜
更不曾
在沉郁的金页中
划下一丝指痕
我的诗
只是风
一阵清澈的风
它从归雁的翅羽下
升起
悄悄掠过患者
梦的帐顶
掠过高烧者的焰心
使之变幻
使之澄清
在西郊的绿野上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顾城的诗》读后感(通用30篇)《城的》后感篇顾诗读1 朦胧诗在诗人顾城的手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有时如水清澈,有时似云无垠,但当一切寂静无声,反复阅读它,便会读出其中最真挚、最富有哲理的东西。 读到《自信》时,是期末考试的前一周。寒风嗖嗖地吹着,透进围巾的缝隙,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像是在告诉我期末考试,将会像潮涌般袭来并无声覆盖。而我的数学也将会卷进这场风暴中。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我翻开了《顾城诗选》,知道只有这些小诗才能让我抛开烦恼。 第一次读到《自信》时,还不是特别理解,但当再一次读时,便有了自己的体会。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自己...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3.9贝壳
属性:24 页
大小:7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