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VIP专免
3.0
2024-08-04
999+
41.77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有少数民族成份 47 个,人数 1.6 万余人,占全市总
人口的 2.4‰ 。 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不是很多,但民族成分却不少,随着苏州经济的突飞
发展和改革开放度的提升,近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苏州,来苏和留苏的少数
民族同胞也日趋增多,城市民族工也随之显得更加复杂多样,原有的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
当前发展的需要,如何做好新形式下我市的民族工作就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在长期
的民族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工作要真正落实重要思想,就必须重心下移,工作
要靠前,要建立最前沿的工作平台。这是我们对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新认识,也是我们开展
民族工作进社区的理论根据。 近两年,我们根据苏州的特点,把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立
足点投放到社区,努力实践和探索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各种措施、途径和方法。 一、统
一思想,加强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进社区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城区民族工作进社区工作
扎实有效、健康有序的开展,首先我们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入手,先后拜访了各城区民
宗局长和有关领导,在领导层面统一认识之后,动员各区、街道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专
项工作文件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上下统一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民族工作进社区,并
“ ”不是搞 新立异 的花架子、走 ,而是民族工作求真 、与 俱 、开拓 新的改标 过场 务实 时 进 创
革举措,是民族工作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是适应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
期、新特点、新要求的需要。从而把民族工作进社区纳入了各级领导视线和计划,为这项
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各城区民宗局在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后都积极
主动的采取各种形式,对所辖区的街道、社区干部进行了宣传动员,使他们普遍认识到社
区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民族工作进社区是能更好发挥的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和纽带作用,可以及时的了解和反映城区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并能把党和政府的有关精神及 向他 宣 和教育。开展民族工作 社区不 是做好民族时 们 传 进 仅
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带动整个社区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迎的了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
持,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以点带面,逐步、全面地推进各项民族工作进
社区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社区民族工作的两大原则:一是综合利用资源原则:城
市社区不单单是地域上的概念,更是社会生活的组织和单元,是社会各项资源的一个小的
聚集地,民族工作进社区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条件,使社区的可利用资源发挥出来,做
到资源共享。二是以点带面原则:各城区民宗局在各街道社区全面动员部署的基础上,重
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选择进度快、起点高的社区作为样板,以点带面,推动本辖区这
项工作的开展。例如沧浪区府前街道道前社区少数民族咨询服务站走在全区的前列,沧浪
区民宗局就在府前街道召开现场交流会,召集全区各街道、社区领导和有关干部学习取
经。平江区民宗局也选择了平江路街道少数民族咨询服务站作为典型,在全区各街道推
广。根据两大原则,我们逐步、全面的推进了各项工作进社区的活动:1、织网络进社区
— 社区民族工作要做细、做实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组织网络。 苏州市区各街道建立了
以党工委书记为领导的,有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组成的社区少数民族工作领导班子,建立
了民族工作网 。如府前街道社区少数民族 小 由街道党工委 自担任,分络领导 组组长 书记亲
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具体实施领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各部门及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作为组员
分工负责,具体承担各自分管的民族工作。他们还将街道辖区的社区分成南片、北片,设
立了片联络员和片长,并分别以片为单位开展活动,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少数民
族社区工作网络。平江路街道除建立有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干部和有关部门、
居委会负责人为组员的社区少数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外,还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分管副书记
为组长,由辖区有关单位领导任副组长、辖区单位有关人员、社区有关人员为组员的平江
路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社区各方面关系,争取和依靠辖区内单位对社区
民族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2—、制度建设进社区 建立健全的社区民族工作机制是社
区民族工作良性运转的保障。各街道针对辖区内少数民族居民人数虽不多,但民族成份
多、生活 不同、 相 困 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社区民族工作制度,习惯 经济 对 难
确保民族工作的开展。府前街道把街道社区民族工作 片每年召开两次 片 会联络联络组长
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以及做好社区少数民族居民节庆四访(中秋、元宵、七
一、国庆)、召开座谈会和茶话会等工作形式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同时还分别制定了街道
社区少数民族关心访问制度、联谊交友制度、学习联系制度等相应的工作制度,做到了社
区开展民族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再如平江路街道在联谊交友制度上规定了五个层
次,一是街道党政领导与少数民族重点人士结对交友联谊;二是分管副书记、~干部与少
数民族 会分会班子成 交友;三是社区居委会干部 合社区管理、社区服 和社联谊员联谊 结 务
区民族工作与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群众加强联谊;四是少数民族联谊会分会中的社区联络员
与本社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联络联谊;五是广大少数民族居民群众之间通过平时的活动加强
联谊。此外,各街道社区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辖区内的所有少数民族居民经济、
生活情况作了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并将这些基本情况逐户逐人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资料;并且还建立了一整套会议记录、来访记录、工作记录等台账资料,做到查询有资
料、工作有记录、考核有依据。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街道社区正将社区民族工作逐步纳
入制度化的 道。轨3—、宣传教育进社区 以《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城市
民族工作条例》为主要政策法规依据,以多样的形式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宣传带
进社区的每户家庭,以宣传教育促团结进步。在开展社区民族工作中,我们要求各街道社
区始终把增进团结、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作为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把民族政策法规
和民族团结进步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宣传教育,作为开展社区民族工作
的重要内容。各社区不仅对居民
开展《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宣传活动,提高社
区干部群众对做好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通过电教室、宣传栏、上门走访、召开座谈
会、 参 、学 、 等活 形式, 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群众 行民族 步和改举办 观 习 联谊动 对 进 团结进
革开放的形势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我市府前街道有一位七旬老人邓飞(壮族),
在社区组织 xx 大精神的系列学习后,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用60 天时间,
用小楷毛笔工整抄写了xx 大报告,以长卷书法让社区居民观赏。佳安社区回族老人李振
民中风瘫痪,十三个年头未曾出门,街道社区为他解决一辆残疾人轮椅车,帮助他游览苏
州新面貌,使他深切体会改革开放后苏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党的英明伟大。平江路街
“ ”道结合 两个率先 的教育,在中秋、国庆期间,组织社区少数民族同胞环古城运河水上
游,使他们看到苏州现代化建设的喜人面貌,增强了对苏州的深厚感情和改革开放建设家
园的信心。 4—、扶贫开发进社区 发挥社区各种资源优势,将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工作带
到社会的最基层。街道社区直接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并承担社会扶
贫各项基础工作,在城市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中,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街道
社区协助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对少数民族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不仅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少
数民族弱 群体的情况和信息,而且 帮助各有关部 确定了扶持帮困的工作 象。生活势 还 门 对
有着 困 的少数民族家庭,街道社区掌握情况后,及 系,采取 帮扶、助学帮实际 难 时联 结对
困等方式,切实为少数民族家庭排忧解难送温暖。去年苏州市出台并实施了对少数民族低
保 的生活 助金在本地低保 助 准基 上增加户补 补 标 础 20%的优惠政策。在政策出台后各街道
社区便对辖区内少数民族家庭逐户逐人调查核实,凡符合政策条件的均登记造册,呈报民
政部门,使少数民族贫困户家庭及时享受到了优惠政策的经济实惠。目前我市少数民族贫
困户收入水平均超过省民委少数民族贫困户标准线,全部脱贫。5—、便民服务进社区
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少数民族提供服务不仅是做好社区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开展
民族工作的宗旨。依托社区的有利资源,本着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宗旨,我们尝试着用
各种方式和途径,将便民、利民的服务带进了社区。我市各街道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础,
相继设立了街道社区少数民族咨询服务站,并以此为主阵地,争取和依托辖区有关单位、
私营企业、个体经营等,发挥其专长,明确服务内容,建立了包括文化、娱乐、医疗、生
活等项目的社区服务网点,为社区少数民族提供优惠、便利的法律咨询、医疗卫生、文化
娱乐、生活服务等。不少街道在建立少数民族社区服务网点时,首先向社区少数民族各界
人士 放双向服 意向 表,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愿望,然后通 商、 ,确定三发 务 调查 过协筛选
优服务项目,使社区服务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街道社区依托相继建立的少数民族社
区生活服务网点,为辖区内少数民族居民群众免费或优惠提供优质、便利的各类服务。例
如府前街道充分 掘社区 源,与 区内的有关企 位和个体 , 了服发资辖业单经营户签订 务协
议,商定了对少数民族群众免费和优惠的服务项目,包括医疗卫生、建筑装修、家电维
修、缝纫修补、各类咨询、家政服务等内容。还充分利用本辖区内服务项目的优势,确定
“ ” “ ” “ ”了 好人家家庭装 公司 、 太阳搬家服 部 、 美 商店 等一批服 点,并饰 红 务侬侬 发专业务
“ ”为少数民族居民专门制作发放了 社区灵通服务卡,使之享受到优质、优惠的服务。平江
路街道一方面把确定的服务点和服务项目印成书面材料分发给少数民族居民,另一方面还
“ ”制作发放了 平江区街道少数民族三优服务卡,使他们能持卡享受优质、优惠服务,得到
少数民族居民的一致称赞。据统计,这个街道发放三优服务卡61 张,已提供各项优惠优
待服务200 余人次。 三、 践中探索、摸索中前 是做好下一步社区民族工作的思路 在实 进
近两年的民族工作 社区的 践中,我 已逐 探索出一些工作思路:工作目逐步明确,进 实 们 渐
工作机制正在形成,各项工作进社区正常开展,少数民族同胞与社区居民的感情加深,信
息沟通逐渐加强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深知,社区民族工作才刚刚开始,还
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 化、去深挖、去探索、去 新。在下 段的工作中,我 将细 创 阶们还尝试
通过以下的途径进一步推进社区民族工作:1、制定下发规范性文件,将社区民族工作逐
步 入制度化的 道。 使我市社区民族工作 范化、制度化。我局已制定并下 了《纳轨为规发 苏
州市社区民族工作简则》(试行)、《关于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社区活动的意见》
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基层开展社区民族工作,不断从实践中探索新路子。2、召开社区民
族工作经验交流会。为总结和推广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在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我局打算今
“年上半年召开一次民族工作 社区 交流会,在 重在建 、 在特色、力在 、进 经验设 创 务实 贵
”在坚持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新的思路,寻找新的突破口,探索新的机制,使我市社区民
族工作有所拓展、有所发展。3、是召开社区民族工作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拓展社区民族
“工作新领域,探索社区民族工作新路子,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 依法保护少数民
” “ ” “ ” “ ” “族合法权益 、双向服务 、 真心实意为少数民族服务 、 外来少数民族管理 、 维护社
” “ ”会 定 、 社区民族工作机制 等 行研 , 以点 面,推 社区民族工作的作稳专题进 讨发挥 带 进
用。 加强社区民族工作是一个渐进发展、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
巨的工作,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推进这项工作,使我市社区民族工作朝着普及化、规范化、
制度化方向发展,努力开创苏州社区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摘要:
展开>>
收起<<
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有少数民族成份47个,人数1.6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 。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不是很多,但民族成分却不少,随着苏州经济的突飞发展和改革开放度的提升,近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苏州,来苏和留苏的少数民族同胞也日趋增多,城市民族工也随之显得更加复杂多样,原有的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如何做好新形式下我市的民族工作就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在长期的民族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工作要真正落实重要思想,就必须重心下移,工作要靠前,要建立最前沿的工作平台。这是我们对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新认识,也是我们开展 民族工作进...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