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2023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3篇)

VIP专免
农业 2023 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 3篇)
农业 2023 年度考核个人 篇总结 1
20x 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 20x 年取得成绩的
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
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
“ ”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 三农 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
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
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为我镇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继 20x 年全长 13、54 千米的仰化干渠防渗渠工程
顺利建成后,今年 5月份干渠下游及保祥、建新支渠防渗渠又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
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为我镇农业持续的稳产、增产带给了坚强的物质保
证。
国土开发整理工作,投入与推进力度前所未有。20x 年7月启动建设的省投土地整理
(保祥、涧河)项目,到 20x 年底工程基本结束。项目不仅仅彻底解决北半边四个村的用水
问题,它还同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每个自然村村村通上水泥
路,使两村近 6000 多口人受益,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两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两村
群众的增收致富、经济发展带给了有力支撑。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工作同样成绩突出。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奖惩分明,严加督
办,镇村两级联合组织人力、机械对土地整理及挂钩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年共完成土地
整理入库项目 2个,项目新增耕地 50 亩;增减挂钩项目入库项目 48 个,拆迁农户 217 户,
新增耕地 272 亩,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我镇的国土管理目标任务。20x 年被
“ ”区委区政府表彰为 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先进乡镇 。
二、以稳产、增产为目标,以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为手段,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
面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增
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20x 年在去年推广机插秧面积超万亩的基础上,机插面积到达
1、98 万亩,占水稻插秧总面积的 85%,与此同时,秋小麦机播面积推广比例超 90%,基本
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由收到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省、市、区
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扬。顺利完成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粮食高
产建立工作获得上级好评,实验单产达700 “公斤以上。农机工作继去年被省市表彰为先
”进工作单位 之后,20x 年,依托镇农机站成立的农机合作社又被国家表彰为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高效农业第一强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大棚
蔬菜、规模 x生猪生产工作。
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镇是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
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
度规模经营。
截止目前流转土地约8600 余亩,其中:设施蔬菜流转 4000 亩,高效养殖流转约 2500
亩,优质稻麦种植约 2100 亩。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一方面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一方面透过农业招商,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
养殖,高效农业发展精彩纷呈,成为富民强镇的一大抓手。
1、设施蔬菜连片开发:20x 年根据我镇区位及特色优势,党委、政府倾全镇之力重抓
农业招商,高效农业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构成了反季节蔬菜、规模 x殖、无公害生
猪生产等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集群。随着沭阳胡道之老板于今年九月投资2600 万元占地
1015 亩苏跃蔬菜科技园项目的建成投产。我镇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面积已达 3900 余亩,加
上其他蔬菜种植方式,全镇累计蔬菜总铺地面积达8000 亩以上,真正成为全区名副其实
的蔬菜之乡。
2、规模肉禽养殖,总量迅速扩张:20x 年,我们用心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透过招
商引资的方式,大力发展肉禽产业。全年共引进和建设规模肉禽类养殖项目 10 个。其中
投产 8个,分别是占地84 亩、鸡舍 1、6万平米的宿迁市志峰 x殖合作社;占地45 亩、禽
舍1、2万平米的宿迁市红红养鸡场;占地50 亩、禽舍面积 8000 平米的宿迁市新桥肉鸭养
殖有限公司;以及阳光 x康盛 x弘河 x永信 x轩隆 x协议项目 2个,分别坐落在新桥和同意
村内。禽舍总建筑面积达98000 平方米,协议投资总额2、15 亿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
我镇的肉禽养殖目标任务。
3、推进生猪养殖链条化,产业模式全区独树一帜。以占地56 亩、建筑面积 1x 平方
米的宿迁市 山良种猪繁育基地落 仰化并投 志, 本人与 条 全体人 两环 户 产为标 经过农业 线 员
年的不懈努力,以宿迁市华忠种猪场带给种猪、环山良种猪繁育基地带给苗猪为产业龙
头,以淮阴正大(仰化)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带给技术为产业支撑,一个由种猪-苗猪-肥猪繁
育养殖,技术服务-饲料配送-订单收购,浑然一体的产业链模式在仰化正式构成。全镇生
猪养殖一路攀升,构成了以镇西猪场、镇东猪场、念成猪场等大型生猪养殖场为产业主力
军的独具特色的仰化生猪产业链,带动了全镇 360 多户专业养猪。预计年出栏生猪可到达
12 万头,生猪存栏在35000 头左右。
4、肉牛养殖异军崛起,品牌效应显山露水。今年 5月,透过南上北下,镇村干部的
共同努力,成功的引进了投资3000 万元的宿迁市刘老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和投资x多万
元的肉牛宰割、鲜肉销售x宿迁市富利来食品有限公司,10 月初,该公司已从东三省购进
了1000 头肉牛进场,正式投产。为实现规模扩张,打造品牌效应,11 月宿迁市金牛肉牛
养殖有限公司又成功落户我镇,该项目占地地 40 亩,是一个新的集肉牛养殖、屠宰、肉
品销售综合型养殖企业。宿豫肉牛第一养殖大镇和肉牛宰杀销售基地初现雏形。
以上高效农业项目的落户建设与投产,贴合国家扶持政策,适应了农业规模化、设施
化、技术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产出率,壮
大了农业发展的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拉动带动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为我
镇高效农业上档次、上品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x 年继 11 “年被区表彰为 高效农
”“ ”“ ” “业 农业招商 土地流转 工作先进乡镇之后,又被市政府表彰为市高效农业先进乡
”“ ”镇市十大特色农业基地乡镇荣誉称号。
四、以改善民生、打造生态仰化为目标,认真抓好各项惠民政策与惠民工程的实施,
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1、顺利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打造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20x 年,我镇结合世行贷款
建设防渗渠的契机,在仰化干渠上种植了500 万棵杭白菊,并根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
则,见缝插绿、做到应栽尽栽。栽植女贞、垂槐、紫薇、红叶李、大叶黄杨、黄槐等花灌
木及绿篱等各种景观树近8万余株。打造了仰化十里生态绿色长廊,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
了农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仰化镇的农业品味和对外形象。
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步伐。今年配合
区能源办在建新、孟湾、大同、同意、卜圩等村实施新能源建设(沼气池)工程,计划建造
沼气池 330 门,现已全部建成。
3“ ” “ ”、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 春雷行动 、 夏季风暴 ;“顺利完成 三
”“ ”夏双秋工作,强力推行秸杆集中堆放、还田利用工作,严禁露天焚烧,农村卫生条件
得到大幅度改善、人居环境得以大幅度提升。
4、配合省新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农村道路及桥涵配套建设工作。新增
水泥路里程21、3km,新建六塘河三叉河大桥、郭圩大桥两座,其他农桥涵洞35 座。
五、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以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为途径,多措并举、
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完成
抓好扶贫工作,实现全镇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要求,也是乡镇党委政
府的主要职责,因而做好扶贫工作职责重大,好处深远。20x 年扶贫工作,我们主要从以
下三个方面着手:项目帮带、结对帮扶、扶贫贷款。
项目帮带,即贫困户入股分红。去年落户我镇的隆润蔬菜项目总投资2个多亿。农户
(含贫困户在内)以地入股,财政奖补资金贫困户入股分红169 万元。同时该项目还带动约
450 余户贫困户就业,直接和间接带动解决贫困人口约1700 余人。类似的高效农业项目带
动的贫困户约有680 余户。
“结对帮扶,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保证机制。全镇所有的镇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 手牵
”手一对一每人帮扶一名贫困户。透过结对子,全镇共有 293 名贫困人口得到长期有效帮
忙或救助。
“ ”扶贫贷款,着眼培育低收入群体自身的 造血功能。选取贫困户中有劳动潜力、致富
愿望、遵纪守法、信用观念好、收入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的贫困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贷
款。20x 年区下达我镇 300 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指标,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预计可带动 89
户、近 400 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市区表彰。
摘要:
展开>>
收起<<
农业2023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3篇)农业2023年度考核个人篇总结1 20x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20x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个人总结
价格:3.9贝壳
属性:7 页
大小:46.4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