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经典导游词(精选20篇)

VIP专免
崇圣寺三塔经典导游词(精选 20 篇)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1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崇圣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恢复重建后,整体布局为
主次三轴线,分 8台、9进、11 层次。在主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蛮王礼佛图、十六国王众
朝大事石雕照壁、大鹏金翅鸟、山门、天王殿、望海楼等,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错落有
致的建有:方丈堂、客堂、罗汉堂、祖师殿等展示了历代经典建筑的精华。整个建筑群跌
宕起伏,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三塔是崇圣寺前的一组建筑群,所以三塔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写的 天龙
” “寺 。三塔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 寺在第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
”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又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
70 米,两小塔相距 97.5 米,成鼎足之 ,布局 一,造型和 , 然一体。势 统 谐 浑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2
“ ”大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 文献名邦 之称,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四千多
年前,白族先民就在洱海地区繁衍生息,汉代设县后同中原交往沟通,成为了中央王朝与
缅甸、印度交通的中转站。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交通要塞,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和茶
马古道就在这里交汇。导游工具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此建都立国,大理作为南诏国、大理国的都城达五百年之
久,与中原文化交流频繁,建寺筑塔,刻石立碑,人文昌盛;大理崇圣寺三塔、弘圣寺
塔、佛图寺塔、苍山神祠、感通寺、德化碑等至今保存完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全
国重点文物保 位,享誉海内外的大理崇圣寺三塔。护单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即将到达大理崇圣寺三塔,它是大理乃至云南的标志,国内外享
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大理重要的旅游景点。
首先,向各位介绍下崇圣寺,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西北约1.5 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
一般认为是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所建,时为南诏后期。崇圣寺规模宏大,据文献资料
“记载崇圣寺 基方 7里,为屋890 间,佛 11400 尊,用铜 40550 斛(hu)” “,有 三阁、七
” “ ” “ ”楼、九殿、百厦 的 模。南 之后的大理国,佛教更 展,有 佛国 、 妙香国 之规诏 为发
“ ”称,而崇圣寺有 佛都 之称,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逊位后出家为僧,在此修行。崇圣寺建
成之后便成为了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活动的中心,到了大理国时期成为著名的皇家
寺院。崇圣寺所崇的圣为:观音,因为当时大理地区盛行观音崇拜。崇圣寺三塔、南诏建
极大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三圣金像被视为崇圣寺的五大重器。只可惜,崇
圣寺会遇明朝正德年间的大理大地震,幸运的是三塔犹存。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3
三塔参观完了,我们可以到"钟震佛都"的钟楼和雨铜观音殿去看一看.此钟与三塔崇圣
寺的镇寺之宝,筑于南诏建极十二年,惜已毁于清咸丰年间,现在这口巨大铜钟是为庆祝香
港回归祖国,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86 米,口径 2.138 米,重16 吨多.钟楼高
19.97 米,取香港 1997 年回归祖国之意.钟楼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里面供奉着云南最大最高
的室内观音像---雨 音铜观 .雨 音像原 于南 建极十三年铜观 铸 诏,可惜革命时期被毁,重铸造
的雨铜观音像依据清末遗寸照片精心复制,高8.6 米,加上莲花座和须弥座总高12.6 米.莲
花座与观音像为铜像贴金,重11 吨.造型如唐吴道子所绘细腰颇足观音像,又有大理地区男
身女相的特点.
各位朋友,三塔景区的游程就要结束了,重建的崇圣寺建筑群规模宏大,再现了历史
上"妙香佛国"大理皇家寺院的辉煌.欢迎你再次游览崇圣寺三塔风景区!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4
千寻塔高 69.13 米, 方形密檐式空心 塔,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 格,形状与西安为砖 风
小雁塔相似。千寻塔一共有16 层,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塔身内壁垂直贯通
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瞭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千寻塔矗立在两层
“ ”高大的台基上,塔前朝东的照壁上各位所见的 永镇山川这四个苍劲有力的石刻汉字,每
个字高达 1.7 米,原 明黔国公沐英之 沐世 所写。为孙 阶 1925 “ ”年大理地震时,除了川 外,
其余三字被毁坏,现在各位所看到的是按沐世阶所书勾勒补刻的。之所以写这四个字,原
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理地区历史上水患多,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
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塔上的大鹏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
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的一部
“ ”分,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 题字刻碑 就再合适不过
了。
南北两座小塔的高度相同,都是 42.19 米,各有 10 层,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
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则为空心,塔顶各有三只铜葫芦,华贵庄重。外观轮廓线像锥
形,属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根据相关史料推断,南北小塔的建造晚于千寻塔,是大理国
段正严、段正兴时期。现在我们看到的两座小塔已经偏离了垂直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倾
斜状态,但是各位不用担心,因为它们就这样已经倾斜了四百多年了。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5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30 次的强
地震的考 。其中,明朝正德年 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 大部分倒塌,千 塔也折裂验间绝寻
如破竹,可十天后竟然奇迹般的自行复合如初。1925 年的大地震,城乡房屋倒塌达99%,
科千寻塔只是震落了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
又一个奇迹。崇圣寺三塔作 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 的建筑之一,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为伟
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千余
年来,三塔几经沧桑,经历风雨的剥蚀和多次强烈的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显示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历史的重要实物
资料。196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被评为全国四 A级旅游
区,是 史文化名城,中国 秀旅游城市大理的 志和象征,国家 旅游 景名 区大理历优标级风胜
的重要人文景观。
“ ”各位朋友,我们进入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大门,参观了永镇山川的巍巍三塔,继续往
里走就是钟楼。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故名南诏建极大钟。徐霞客曾在《游
“ ” “ ”滇日记》中写道: 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可八十里。 因而钟震佛都 曾成
为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之一。建极大钟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我们看见的重铸的建极大钟,
高3.86 米,直径 2.138 米,重 16.295 吨。是目前中国第四大 ,云南第一大 。此 的钟 钟 钟
重建安装在1997 “ ”年香港回归祖国之日,在恢复 钟震佛都 胜境的时候,也有警示之意。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6
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
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传人中国后,与中国
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
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
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寻塔
“ ”千寻塔全名为 法界通灵明道乘塔 ,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
义两位工匠用了48 年时间设计建造的。
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 69.13 米,共有 16 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
多的偶数 塔。层
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
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
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
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使得塔身的
外形 廓不是僵硬的直 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 ,其形制与西安小雁轮线 线
塔略同。
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崇圣寺三塔 典 游 篇经导词 7
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 千米,位于大理以北 1.5 千米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
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
景之一。
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
“ ”照壁,上书 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 1.7 米,笔力雄 ,气 磅礴。塔下仰望,只浑苍劲势
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 16 层密檐式
塔,底宽 9.9 米,高 69.13 米,塔 有 制覆 ,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顶 铜 钵
典型建筑。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崇圣寺三塔经典导游词(精选20篇)崇圣寺三塔典游篇经导词1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崇圣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恢复重建后,整体布局为主次三轴线,分8台、9进、11层次。在主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蛮王礼佛图、十六国王众朝大事石雕照壁、大鹏金翅鸟、山门、天王殿、望海楼等,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错落有致的建有:方丈堂、客堂、罗汉堂、祖师殿等展示了历代经典建筑的精华。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三塔是崇圣寺前的一组建筑群,所以三塔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写的天龙”“寺。三塔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演讲稿
价格:3.9贝壳
属性:16 页
大小:51.2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