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导游词600字(精选34篇)
VIP专免
3.0
2024-08-05
999+
66.47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大足石刻导游词 600 字(精选 34 篇)
大足石刻 游导 词 600 字 篇 1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 70
多处,总计 10 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
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
它有 1007 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
都伸出了上千只 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 ,有的手拿着宝 、 有的手拿着 索等法纤 头 剑 还 绳
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据了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
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
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
“ ”释迦涅盘圣迹图。 涅盘 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
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
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 18 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
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
情。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
与合作,希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 游导 词 600 字 篇 2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__x,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
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 级旅游景
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 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
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
多达75 处,造像 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
特色。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
15 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 70 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
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 19
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
“ ” “ ” “ ” “ ” “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 护法神像 、 六道轮回 、广大宝楼阁 、华严三圣像 、 千
”手观音 等.
“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 千手观音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
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 “ ”之手,便可称 千手观音 。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
32 只手货48 只手,以示观音的 32 变相和48 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
“ ”达到千的含义。而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 88 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 1007
“ ”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 。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
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
多的无穷不尽,从而也你相信千手观音的无所不能和法力的无边无际。千手观音它的全名
“ ” “ ”是 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 。 观世音 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
“ ” “ ” “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 世简称 观音 沿用至今。 千手
”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 的千手表示普护众生,千眼表示眼观时间。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千手 音信仰把佛教的理 与 践 密地 合起来,以 密观论实紧 结 显
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
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
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
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
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
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
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
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大足石刻 游导 词 600 字 篇 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充满宗教气息的大足石刻。我是此次大足石刻之行的导游,那
么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走入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 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
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
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 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 万余字。其
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整个石刻以佛教题材为
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大足石刻题
“ ”材多样,资料丰富,儒、释、道三教 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
生活化的典范,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资料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
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
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大足
石刻于 1999 年12 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上便是大足石刻的总体概况,相信大家对大足石刻也有了必须的初步了解,大家是
不是开始对大足石刻产生兴趣了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到大足石刻最著名的旅游
景点之一北山石刻,来领略盛大的佛教艺术和文化。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造像长约三百多米,造像最初开
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 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 1162
年完成,历时 250 多年,通编为290 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
世,展示了晚唐至宋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
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
第245 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资料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 539 身,各种器物 460 余
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看着这些大气磅礴,栩栩如生的石刻像,大家是不是也被震撼住了呢,虔诚的朋友不
妨在参观的同时,停下来拜拜,或许能心想事成也说不定哟。除了刚刚大家所看到的北山
摩崖石刻外,还有许多不同的石刻,看过这些不同造型的石刻后,相信大家会对大足石刻
有充分的了解, 佛教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之, 其 模之大,造 之精, 料之对总论 规 诣 资
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
元9世纪末至13 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期望大家能喜欢大足石
刻,能对此次大足石刻之行感到满意,期望大家能再次来到大足石刻游玩。
大足石刻 游导 词 600 字 篇 4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总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 级旅游景
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 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余绪延
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
多达75 处,造像 5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
特色。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今天主要参观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 15 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 70 余
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舒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
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 19 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
“ ” “ ” “颂词、,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 神像 、 六道轮回 、广大宝楼
” “ ” “ ”阁、华严三圣像 、 千手观音 等。
“ ”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 千手观音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后来的游客能够看
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点,就是为了保护千手观音,是不允许照相的。
一般来说,观音造像只要有10 “ ”之手,便可称 千手观音 。常规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遭
32 只手货48 只手,以示观音的 32 变相和48 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已
“ ”达到千的含义。
而我门代的艺术家却在这 88 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拥有 1007 只手的,名副其实
“ ”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 。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
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感觉千手观音的手多的无穷不尽,从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大足石刻导游词600字(精选34篇)大足石刻游导词600字篇1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它有1007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都伸出了上千只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有的手拿着宝、有的手拿着索等法纤头剑还绳 器。千姿百...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