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技术调研报告(精选6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62.87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技术调研报告(精选 6篇)
2023 年技 研 告 篇术调 报 1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
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反哺农业、回报农民 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
“ ”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以 现代农业发展 为
调研课题,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明生同志的带领下,组织农口部门领导和部分市人大代
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同时考察学习了 XX 市XX 区现代农
业示范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 xx 市XX 区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情况
XX 区白鹿原现代农业区位于 XX 区东南部和东北部,包括席王、红旗、灞桥、洪庆、
新筑、狄寨、新合 7个街道办,128 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 24 万人,耕地总面积 80000
“亩。规划区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 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适
”当集中,接二连三,关联互动 的规划思路和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发展现代农
业的总体要求,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与白鹿原文化,集示范性、效益性、生态性与休闲性于
“ ” “ ”一体的 三区、两带 新格局,其中白鹿塬核心区形成 一心、三带、六园、九点 格局。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XX “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 “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总要求和农业部关于 主导产业强村、工商企业富村、科技人才兴
”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 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结合该区植被茂盛、特产丰富、
自然风景秀丽、又靠近城市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特
色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2019 年全区耕地面积 18.7 万亩,农业总产值21.75 亿元。其中以小麦为主的优质粮
食生产基地 10 万亩,年产粮食 5.2 万吨;以樱桃、葡萄、猕猴桃及小杂果为主的特色水果
基地 9万亩,年产各类水果 12 万吨;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基地 1.6 万亩,年产蔬菜 15 万
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45.5%,形成 21.5 万亩林地;奶牛存栏量达 1.3 万头左右,年产奶类
6万吨;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18 个,认证无公害产品23 “ ” “个, 灞桥樱桃 、 灞桥
” “葡萄 获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 2019 年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
” “ ”品牌 荣誉称号,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 南果、北菜、沿河生态 的基本
格局。
(三)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发展现代农业意识不断增强
20xx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291 元,是 2019 年的 2.7 倍,年均增长21.6%,增长在
XX 市排名第一。全区已培育国家和省 和 企级农业产业 龙头 业9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化组
织121 “ ”个,创建省级 一村一品 专业示范村 55 “个,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 XX 市统
” “ ”筹发展示范区 和 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 。
(四)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区重点发展了西安灞苑葡萄科技园、广茂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兆龙有限公司、
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洪塬鑫养鸡场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了
一批初具产业园区化、生产规范化、组织合作化、环境生态化的加工龙头企业和公司龙头
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小区。目前,全区注册的农产品品牌有灞苑牌葡萄、白鹿塬、
东李牌樱桃、新合牌蔬菜、东方牌乳品、兆龙牌牛肉、洪塬鑫牌鸡蛋等 10 余种,有力地
促进了示范村果蔬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五)农业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XX 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
活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在农村道路、水
利设施、给(排)水工程、电力电讯和热力工程等方面,区政府先后投入数十亿资金,对其
进行了整修和修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二、南康现代农业的现状
20xx 年10 月,我市被省农业厅列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我市为实施好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把
“ ” “我市打造成集 规模种养、精深加工、商贸流通、科研实训于一身,融 低碳示范、客家
”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一流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聘请了西
南大学和中柑所的农业规划专家精心编制 XX 市芙蓉 代 示范区 体 划, 政 付现 农业 总 规 财 拨
规划编制费 80 万元。力争把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三
星级休闲农业旅游区。
“ ”我市立足本地实际,按照 三园五化 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循环农业示范园、现代农
业科技示范园和农民创业园,生态化种植、清洁化养殖、合作化推进、品牌化经营、标准
化建设),创建了面积超过 19.69 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
效、安全、生态、循环农业,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开发建设,“——”推行 猪 沼 果 立体开
“ ”发模式,做到 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山底养殖 ,果园之间种植生物隔离带,
水保措施同步跟进,力求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示范园区打造成集生态、旅游、观光、
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根据农业资源条件及产业特色,结合现代农业发
展方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出特色突出、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产业新格局,形
“ ” 成 一带、四区 的布局结构。即一带:章江滨水景观- 休闲农业带 四区:(一)高科技农业
示范区(二)低碳循环农业示范区(三)现代农业科教园区(农三所)(四)绿色甜柚产业示范
区)。
三、南康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增强科技研发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主要表现在:
1“ ”、整体效益有待提高。从我市园区来看,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靠 广种薄收 和政
策扶持来维持的,从中反映出我市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尚未真正成为农业高新技
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园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经
“ ”济、社会、生态 三合一 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
2、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短缺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园区技术人才普遍不
足,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园区建设周期长、
投入大、周转慢、回报低,受到业主资金有限,信贷额度不高,国家扶持不足等影响,资
金缺口较大。部分乡镇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缓慢,大面积连片土地供给不足。
四、 展 代 的建 和 策发 现 农业 议对
1、统一认识,强化领导。要充分认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深层意义,应以建设
工业园区那样的热情来建设农业园区,要对农业园区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制订扶持农业科
技示范园区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成立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
员为园区建设提供服务。
2、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充分考虑
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合理区域布局。要运用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手段,以市
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使园区成为农民、市场、企业三者相连的桥梁。要转变观念,
创新体制和机制,要把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业主主导。政府主要是增强服务职能,
加强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抓好典型推广,在制订政策、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引导发展
上多下功夫。有选择的引进新品种,让园区在新品种的引进、研发、试验、推广上起到农
业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要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要在致力发展农业园
区的同时,实现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3、多方筹措,增加投入。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和扶持
政策,同时要管好和用活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整合涉农部门的力量、资金、项目资
源,向园区建设重点倾斜。另一方面要制订一些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各类社会资金。在
搞好园区规划前提下,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业主,广泛吸引龙头企业进区开发建
设,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承包开发。同时要加大科
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激活机制,农民参与。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造就农民参与园
“区建设的氛围,使农民成为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完善耕地流转政策,在 依法、
”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制定有利于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鼓励政策,使农民变消极为积
极,支持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探索土地折价入股,通过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土地利润分
配的办法,一方面使农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另一方面使土地以新的形式转换成对农民
生活的长期保障,既保证了农民切身利益,又促进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
5、探索建立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耕作的单一经营
思想,拓展为旅游业与农业园区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观光农业注重经营养殖、种植园,
种养品种以新、奇、特吸引游客,游客通过观赏、采摘、烧烤、垂钓、消费农产品,其利
润是普通种养业的 5至10 倍。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技术调研报告(精选6篇)2023年技研告篇术调报1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调研课题,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明生同志的带领下,组织农口部门领导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同时考察学习了XX市X...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