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课题方案

免费
研究背景
1.社会背景
中华民族 5000 年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精神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
“ ”“ ”和发扬,然而许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中生 哈韩 哈日 ,却没有多少了解孔子
“ ” ……的 仁义 ;他们过圣诞节、愚人节,却没有多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国家开始举起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过传统节日,宣传传统礼仪,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各
“ ”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活动。
2.学校背景
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 抓 学生的德育教育,以中国 秀的 文化 基石加严 对 优 传统 为 强对
学生的行 指 、思想美化、情感熏陶,要求把 学生的人格养成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为 导 对
不仅是各个班主任,包括每位科任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上时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力求让
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仁义礼智信,都能爱国爱家。
3.课程背景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课程站在了最前沿,收录在各科课本里的内容许多是优秀传
统文化的体现,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借课程的翅膀飞翔!
1.选题依据
1.1 核心概念界定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另外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
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
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
观。
(2)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
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
自然科学;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另外,还包括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
(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的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是对教育教学情境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研究。即研究教
师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或出现的思想认识和道德问题,如何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的提
升;同时研究如何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彩的点评反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形成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有价值的理论反思。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或综述
(1)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历史上,通常是由官方公布标准化的学习文本,来推进官学和民间的基础教育,如魏
“ ” “ ” “ ” “ ”晋时期刊刻的三体石经 ,隋唐以来陆续公布官定的九经 、十三经 和四书 等教本;
“ ” “ ” “ ” “ ”在民间,几乎同时推出了 千字文 、 百家姓、唐诗三百首 、三字经 等普及读本。
上世纪 20 年代,蔡元培先生在考察了欧美教育之后,提出了理想的教育发展蓝图,包括
中国孔墨的精神、英国人格教育(绅士教育)的精神、德国和法国的专深研究,以及美国
服务社会之教育。但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注重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还是以外
来移植为主,抛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热衷于
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许多优秀民族文化正在消失。
随着国力的提升,本世纪初始,国民教育体系中开始纳入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在开设中华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学校里,任课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让学生沉浸
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但基本上是校本层面的探索,没形成具有推广
价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
(2)案例研究情况
19 世纪 70 年代,案例研究最早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后来依次被运用于哈佛医学院、商
学院和教育学院。20 世纪初以来,案例研究思想使西方的教师教育得益非浅,特别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案例研究再度进入兴盛时期,90 “ ”年代是 案例的十年 。跨入新世纪
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的价值已经愈来愈为
我们所认识,案例及案例研究,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
1.3 本课题对已有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将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案例结合起来,能够发挥教育案例与教育教
学 践的 , 找到 文化教育 的切入口和研究路径,从 文化教育中推 出实 优势 寻 传统 问题 传统 导
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该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学与研究一
体化,着眼于解决德育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
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
2.研究内容
2.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初一、初二、初三年级
2.2 总体框架
(1)有效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提升其时代价值;
(2)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有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理论价值。
2.3 重点难点
(1)寻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口和研究路径和方法;
(2)增强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能力、生动叙事能力和精彩点评的反思能力。
2.4 主要目标
(1)开发多学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提升其时代价值;
(2)总结具有可操作实践经验,为探索初中生人格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3)培养一支具有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思路方法
3.1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拟用三年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 年12 月至 2017 年2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
(3)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各类情况。
(4)申报立项(论证,申报)。
(5)完成第一阶段研究工作总结。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2 — 2019.7)
(1)调研、动员、组织学习
通 卷 、教 、学生座 、 堂 察等途径,了解 文化教育 堂教学中存过问 调查 师访谈 谈 课 观 传统 课
在的问题。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
动。组织赴兄弟学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
教改,谈困惑。
(2)写调查报告,并根据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实验内容与方式。
(3)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
针对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地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取得的经验或成果进行验证。同
时做好研究记录,撰写成果论文。
(4)进行中期成果测评问卷调查,写好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修正研究实验
内容与方式。
摘要:
展开>>
收起<<
研究背景1.社会背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精神的瑰宝,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然而许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哈韩哈日,却没有多少了解孔子“”……的仁义;他们过圣诞节、愚人节,却没有多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国家开始举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过传统节日,宣传传统礼仪,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学校背景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抓学生的德育教育,以中国秀的文化基石加严对优传统为强对学生的行指、思想美化、情感熏陶,要求把学生的人格养成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为导对不仅是各个班主任,包括每位科任老师都应该在课堂上时...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5 页
大小:40.9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