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学之美,涵养家国情怀”系列思政课程
VIP专免
3.0
2024-08-06
999+
37.84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 ”课程名称: 探索数学之美,涵养家国情怀 系列课程
授课对象:高中学生
累计授课人数:1000 人
累计开设年限:5年
“ ” “ ” “本课程从 认识和传播数学文化 、 诱发对数学之美的探索 、 阐释数学哲学与人生价
”值 等方面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我们提炼的数学德育内容为:培养严谨态
度,崇尚理性精神,提升数学审美,涵养家国情怀。
数学教育思政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素养和思维严谨、工作求实的作风;
(3)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品格,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
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思政教育内容:
1、从教学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崇尚理性精神。
“ ”数学教师更应当深度理解 课程思政 的重大意义,深入挖掘每个数学符号中及各教学环节
“ ”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认真做好每堂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把 课程思政 工作贯穿
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例如我们在挖掘
教材函数的内容的时候,利用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看到线条的变化,通过分析曲线的上
升与下降,周期的变化特点,引导学生完善自我逻辑思维,教育学生我们的学习也是需要
过程的,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学习,理性探究才能达到量变到质变。
2、从课程内容的背景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数学审美。
“ ”把数学文化与 课程思政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讲每一章的导入时,先介绍知识的产生背
景,介绍一些数学文化故事。例如我国古代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真值比欧
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仅在数学界出名,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通过这些介绍,学生不仅
深刻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求
“ ”知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数学是 使人聪明的学问,它提示了一
种思维的方法和模式及思维合理的标准,给人类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它的思维方法可以
直接起到帮助思考其他非数学问题,达到优化思考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数
学思维的运用之美,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渗透,同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融为一
体,从数学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出发,做到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数学
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以及具有坚
定的政治立场,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目的。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予以揭示、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不断培养
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立场。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要求有较强的严密的逻辑
性,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题,如果学生不具备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是不容易顺利解出
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那样,既要有严谨慎密的作
风,要有独立思考、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造就学生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和具有严
谨科学态度的优秀品质。
摘要:
展开>>
收起<<
“”课程名称:探索数学之美,涵养家国情怀系列课程授课对象:高中学生累计授课人数:1000人累计开设年限:5年“”“”“本课程从认识和传播数学文化、诱发对数学之美的探索、阐释数学哲学与人生价”值等方面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我们提炼的数学德育内容为:培养严谨态度,崇尚理性精神,提升数学审美,涵养家国情怀。数学教育思政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素养和思维严谨、工作求实的作风;(3)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品格,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数学思政教育内容:1、从教学内容进行...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