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4-08-07
999+
46.8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精选 3篇)
2023 高考 史复 划 篇历 习计 书 1
一、回顾总结 XX 年和 XX 年高考 特点试题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对教材的使用。
XX 年 中的第试题 12、13、16、19、21 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再现课本知识能力,分值
有20 分, 全卷在识记与再现方面的分值达 33 分。整卷答案来源于教材的分值占 48 分。
XX 年卷中的第 12、14、16、17、19、20、21、22 等题均来自于对课本知识的识记与
再现,分值共 32 分,第 15、18、21、23 虽然属于理解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
力,但相关的知识均属于基础题,整卷答案来源于教材的分值超过了 XX 年,达到了 62
分,可见,总结两年高考试题,立足于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2.试题呈现方式变化不明显。
“ ” “ ”直接呈现 类题仍维持。卷 直接呈现 有五题--12 “ ”题 隶书 、13 “ ”题 生产科技 、16
“ ”题 明代内阁 、19 “ ”题 到民间去 、21 “ ”题 国际共运
“ ”卷 直接呈现 也有五题--13(道家)、16(科举制)、19(多民族)、20(孙中山)、22 题
(史前史),卷材料呈现有四种形式:文字、图片、表格、地图,比 XX “年增加了一 史项 历
”地图 。
“ ”情境呈现 类题没有明显增加。且情境表述比较简单,如卷 12 “ ”题 论文关键词 、14
“ ”题 农耕技术 、17 “ ”题 理学辩论 ,18 “ ”题的 南澳一号 内容较多,但还需学生结合所学知
识来回答。
3.注重历史学科特点,考查历史意识。
考查历史的时序性。
以选择题为例,XX 年卷中的 12、13、14、18、19、20 题,其中第 14 和19 题选项直
接以时间表述。XX 年卷中,考 和明确 代特征的有第查时间 时 14、16、18、19、21、23,
排列时间顺序的有第 20 题,
注重各模块间的交融,重视迁移能力考查。
卷主要体现在选择题部分,如 13 “ ”题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 (必修二和三),18 “题 穿西
”装的孔子 (必修三和 1B 模块),19 “ ”题 到民间去 (必修一和三),20 题(必修一、三, 修选
4),21 “ ”题 国际共运 (必修一和 修选4)。非选择题中没有延续这理念。
相比之下,卷除了选择题有 12 题(该人物必修三,选修 4),22 题(史前史:必修三,
选修 4),非选择题有较多涉及,如 38 题(经济危机影响:必修二、 修选3)39 题(美国宪法:
必修一、三)。由此可见,近两年的试题通过试题的精心设计重构通史体系。
4.个别专题知识点考查十分集中。
两年试题的考点集中于某个模块(如卷 38 “ ”题 工业革命 题,卷第 38 “题 民国时期民族
”工业 ),更多是集中于某个专题(单元)内甚至是某课内。
5.充分发掘材料考查功能。
(1)获取和解读信息
卷有 15 “ ” 题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39 题(1)“ ”工业革命满足的三项因素
卷中的 15 “ ”题卖新丝 18 “ ”题 南澳一号 ,都体现了这一点。
(2)调动和运用知识
卷38 题(1)问、(2)问等
卷38 题(2) “问(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 1927--1937 年中国民族工 展业发 态
势,并分析1929-1933 ”年 本主 世界 危机 中国民族工 的影响。资 义 经济 对 业
(3)论证和探讨问题
卷38 题(3)问;卷第 39 题--
(2) “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 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
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6.各个模块知识点考查分布稳中求变。
从表中看出: 必修 基本 定,而必修 和必修 起伏 大。 修稳较 选 3不变,选修 4略有增
加。总之,仍以必修三册为主。
二.备考指导思想:
在认真研究浙江省 20xx 年和 20xx 年高考命 的特点的基 上,吸取文科 合科目考题 础 综
试的成功经验,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为重点,立
足教材,夯实基础,落实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辨识概念、拓展联系、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记忆、运用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届高三文科班共四个班级,人数共220 人,生源是在一中,二中录取后的第三类,
加上高二分科时学校大力倡导学生选读理科,使文科班鲜有优秀生,而级段后五十名大都
选读文科混日子,因此学生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整体落后面大。
四、备考对策
1.统筹安排复习进度:(后附进度表)
2.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第一轮复习的一课时安排为例)
课前要充分准备:
首先将涉及到本课知识点的近两年浙江省各地市的统考模拟卷和近五年的高考真题都
研究一遍,大致了解命题方向和规律。其次,仔细研究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尤其
是学科指导意见中对知识的要求,逐点落实,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充分利用
“ ”“ ”教材中的导语、课前提示、 学思之窗材料阅读与思考 以及各类图表等资源,尽可能挖
掘材料中的信息,适当合理地用于理解正文的知识点,对于知识拓展类的材料可以选用教
材外的名家名著引文,以便使学生能较快领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课堂教学力求踏实紧凑。
课前五分钟提问:主要内容是学生上节课复习内容要点,其中包括课前提示,黑体标
题,重点知识概述等,每次抽查五位学生,并将答题情况以ABC 等第做好随时记录,虽然
这个记录是很随意的,也说明不了什么实质问题,但学生很重视自己在老师前面的表现,
为此课前往往会力求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能及时将上节课的课本知识进行巩
固。
梳理基础知识(约十分钟):根据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内容,打破教材原有的
顺序,梳理重整本课的基础知识,一般用图文并茂的材料引出,或表格填空,形式不等,
“ ” “ ”将学科指导意见中的有关 了解 、 知道类的浅显知识再现一遍,为后面的理解分析热
身。
理解和运用知识(约二十分钟):精选近几年的各地的模拟卷或高考真题以一个主题将
本课的知识串接起来,讲练结合,使学生用新视角去理解课本知识,不是一味的重复。
拓展知识(约五分钟):选取合适的新材料引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构建一
个简单的知识网络体系,一般不深入分析,点到为止。
在后两个环节中,是立足于教材的,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其间往往组织评价答案时
会联系所学知识,继而需要回归教材,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知识,粗者课前提示、课本黑
体字大小标题顺序及逻辑关系,细到每段的首句之间的联系,甚至有时精确到词语。从学
生的调查情况来看,普遍学生认为精读课文特别重要,平时自己一个人很难会看得这么深
入仔细,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学生逐渐地学会阅读历史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工具书用。
当然,并不是每节课的每个知识点都需要精读,具体视内容、时间而做适当调整。各环节
的时间安排也视各课内容特点有所不同。
课后要适当训练、及时释疑。
学生人手一份辅导用书,06-XX 年高考真题汇编;每单元结束后及时讲解练习释疑。舍
得花时间,讲透典型题目,及时收集错题,可以在单元测试再反复变式一下加以利用,以
达到举一反三,这对于基础普遍薄弱的学校来说,不断强化反复比较有效。
3.加强学法指导,提升能力。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精选3篇)2023高考史复划篇历习计书1 一、回顾总结XX年和XX年高考特点试题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对教材的使用。 XX年中的第试题12、13、16、19、21题考查学生的识记与再现课本知识能力,分值有20 分,全卷在识记与再现方面的分值达33分。整卷答案来源于教材的分值占48分。 XX年卷中的第12、14、16、17、19、20、21、22等题均来自于对课本知识的识记与再现,分值共32分,第15、18、21、23虽然属于理解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但相关的知识均属于基础题,整卷答案来源于教材的分值超过了XX年,达到了62分,可见,总结两年高考试...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