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43.21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初中生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精选 3篇)
初中生敬老院社会 践 告 篇实 报 1
如果说我们是流星,至少我们闪烁过;
如果说我们是尘埃,至少我们存在过;
如果说我们是火焰,至少我们燃烧过; 今年 10 月,红军长征胜利 72 周年。关于这次
缔造了历史的远征,早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简单记述,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掘、整理,从
各个层面丰富着我们对这支军队的认识,那些光荣的前辈,也带着温热的呼吸,走到我们
面前。当历史不再是已知的答案,而是回到一个创造的过程,就显得格外迷人。 走上前
人的脚步,追溯前人的梦想.那些老革命老前辈留下的那些点滴,留给我们深深的感慨.长征
已然不能重复, ――那个是时代那个环境那个时候的人造就了奇迹 长征. 但我们依旧踏着
长征那精神的脚步,去追寻我们自己的长征. 高中生,天之骄子也.可现在的高中生早已
不能体会当年长征的旅途和艰辛.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于出生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的时代下,不幸于不能体会到过去人们创造这一传奇历史的艰辛.我们所能
做的或许在某个夜晚仰望天空,看着那被历史刻上的漫天繁星. 校园是一座象牙塔,可我
们需要走出象牙塔,要像红军一样去追求某种精神。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
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高中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 2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组织了大家前去献血宣
,和去敬老院慰 两件大事,高中生寒假社会 践活 来是 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问实 动历 强
引导在校高中生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树立理想,培养和提高当代高中生社会实践综合能
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们选择爱馨敬老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关心老人还是应该
从身边做起,我们身边就有老人。二是我们以为敬老院里可能会有过去参加红军的老党
员,想去采访他们,这一点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
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
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
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
感到夕阳无限好。 20xx 年2月13 日我们到爱馨敬老院,门外硕大的牌子上写着爱馨敬老
院几个大字,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
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同学们分成
了四个小组,前往不同的房间慰问不同的代养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
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
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
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 老人 表演了小 目, 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还为 们 节让这
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 生 养的我 ,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 老人。把老人时娇 惯 们 进
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
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
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
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 点,
走了部分老人房间。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
一起一 慰 一 帮助老人 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 喂才行。边问边 们进 边
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 同学 都争着 老人喂 , 然 作 的笨拙。可一 到老这时 谨们 给 饭 虽 动 显 见
人的笑 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 像一家人似的其 融融。 下午脸 觉 乐 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
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 身体用的锻炼
运 器械动.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
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
里都 得很开心,他 有 的 候会在楼下的 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 或这 过 们 时间时树 电视
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
康。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
…… 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 1楼住的老
人大多是行 不便的。动较为2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 住 来没一年的。我 上了刚进 们 2楼,
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
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
“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 我
“ 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阿婆表演节目,阿婆才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到下
午3点了,我 依旧不忘初来的目的, 老 。我 去 找到了那位阿姨, 了她们 寻访红军 们 门访 问
敬老院里是否有老红军。很可惜,没有。我们顿时感到有点失望。可阿姨告诉我们有一位
过百岁的党员。大家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想去访问下那位百岁老人。 我们来到那位老人
住的蓬屋顶房,我们等候在门口阿姨进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们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
“ ’老人,跟他做介绍: 我们是河南油田高级中学高二的学生 ,今天我们来看看您!”,百
“岁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 好!好!”,我们一一做了自我介
绍。他一一点头表示欢迎。 这是一个几米大的房子,地是水泥地,旁边有个写字台和几
“ “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 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字体显的各位苍劲有力
道,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 我马上发现一张靠近门口的旧藤椅,估计这是老人平常坐的
椅子,于是大家将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时我们将水果根据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
上。听老人跟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 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老人眼里泛出的了光芒。他
“ “说道: 虽然他没实际性参加过长征,可对长征十分了解。老人说到:过去的长征很艰苦
的!“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锻炼。 老人很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他
“ ” 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没有可以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家 。 我们一边
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边有的同学帮老人整理了下房间。 老人家说完,我们不禁从心里
充满了敬佩!“后来我们问他: 您做为中国共产党员认为当年长征最重要是什么?”时,使
我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头头是道地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
众......一个百 的老人思 那么清晰 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岁维还这!我们和老人在一起侃
侃而谈,和我们讲述着他当党员和长征的故事,相处的非常融洽,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
“去了。 临走我们部分同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后,老人对我们说:你们照片
洗出来后能不能给我一张?”“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 好的,好的,没问题。我们过两天洗
好后给您送来!” 我们争着答道。 就这样,我们以这样一个结尾,告别了老党员,告别了
敬老院,告别了这里曾几何时拥有和我们一样梦想的老人们。我们回去的时候和来的时候
拥有着两种别样 的心境。 或许我们慰问敬老院,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而
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访问亘古时代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人梦想的深邃。 我想那个时候已
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忆,那些可爱老人的笑脸。 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每次翻开相册
一幕幕感人的 象:一位老人拉住了我 志愿者的手,在志愿者 自 他 喂 穿衣现 们 亲给 们 饭时
“ ” 的喜悦,说出的那句话:不是 儿 女胜似儿女 。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
独的,他们需要人关心,爱护,敬老院的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
一些关注。因 正是那些老人造 就了我 今天的幸福生活,他 是 史的功臣。而他为 们 们 历 们
现在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 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
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
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 写得好词,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
下心声。
初中生敬老院社会 践 告 篇实 报 2
社会实践是一附中的光荣传统。每年学校都会组织高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作为其中的
一 ,我很荣幸能在 正 正茂之 ,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百 人员这风华 时 态间
去体验生活,拓展视野。虽然,这次的社会实践早在上周就已结束,但是它带给我的深刻
印象并没有消逝,给我的思考也没有结束。
次 我留念最深的便是参 中山 和 村体 生活了。这 给 观舰 农 验
看着打捞出来的中山舰,看着那被鱼雷撕开的裂口,这边让我联想起当时战斗的场
景:枪林弹雨中,面对六架日军战机的轮番轰炸,它丝毫没有退缩。尽管这并不是一艘拥
有多大吨位的巨舰,尽管其上的主、副炮已被拆下,但是,全体船员仍然坚守岗位,运用
身边所可以运用的武器奋起还击。无奈敌我实力悬殊过大,船长在内的二十五名军人战
死,中山舰也被鱼雷击中,徐徐沉没。虽然他并没有对整个战局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他
——对得起它的使命,对得起他的名字中山。这是怎样的气魄,这是怎样的精神!如今,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和平仍在被威胁。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的死神之手并没有放
松,中国南海、朝鲜半岛的战争阴霾仍然笼罩。我们作为热爱和平的人,就应该拥有过去
英烈一样的勇气,来捍卫正义、保家卫国;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就应该恪尽职守、
积极进取;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争为国家栋梁。
农业、农民、农村并称为三农。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国关注焦点。中国虽然正在向现代
化大步迈进,但农业仍旧是中国最大的产业之一。这次,我能够深入农村正视三农的情
况。我们是作为小组活动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走进农家,和当地农民一道劳动,和他们一
起进餐。我们的小组找到了一户愿意的人家。那一家只有一位奶奶和三个孙子。在我们交
流的时候了解到,她的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了三个孙子给她照顾,不过每隔一段时
间会寄钱回家。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家里的地也就荒掉了。在和奶奶告别后,我们回去
集合点的路上,发现很多人家都是类似的情况,家中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便是如
今 大多数 村的境况。城市化、 代化的大潮 造出了 多多的就 机会。 高的收绝 农 现 创 许许 业较
“ ”入吸引了农村年轻人来到城市谋生,从而催生出了 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群体。这样是可以
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便是农田的荒废、农村年龄结构的失衡,进
而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陡升,每年党中央第一号
文件也是围绕着三农的。但是,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在一场精彩纷呈的军民联欢中胜利结束。我懂得了合作的快乐,
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我了解了祖国的强盛,我也感受了社会的弊病。这将成为我永生难
忘的回忆。
摘要:
展开>>
收起<<
初中生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初中生敬老院社会践告篇实报1 如果说我们是流星,至少我们闪烁过; 如果说我们是尘埃,至少我们存在过; 如果说我们是火焰,至少我们燃烧过;今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72周年。关于这次缔造了历史的远征,早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简单记述,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掘、整理,从各个层面丰富着我们对这支军队的认识,那些光荣的前辈,也带着温热的呼吸,走到我们 面前。当历史不再是已知的答案,而是回到一个创造的过程,就显得格外迷人。走上前人的脚步,追溯前人的梦想.那些老革命老前辈留下的那些点滴,留给我们深深的感慨.长征已然不能重复, ――那个是时代那个环境那个时候的人造就了奇迹长征...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