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报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论文

VIP专免
3.0
2024-08-09
999+
43.21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劳动报酬(Labor remuneration)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
者创造的社会价值。以下是范文海范文海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提高劳动报酬,促
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提高劳动报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文如下:
[摘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但 30 多年
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却长期存在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政府投资和廉价劳动力等问题,再
加上我国劳动报酬的长期偏低且在 GDP 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致使扩大内需乏力,为此,有
必要建立有助于劳动报酬稳步提高的工资制度,改变劳动报酬偏低的状况,促进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工资制度。
20xx 年是十二五 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温家宝 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 上所做时 总 议
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的 9项主要任务,首先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
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解
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的必然选择。
一、 行 展模式所面 的矛盾。现 经济发 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
盾也逐渐暴露,特别是 20xx 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中国, 期 累的矛盾更加长 积
明显,主要是表现在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自 20xx 年第三
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逐步缓慢企稳回升,但似乎好景不长,201 1 年的欧 危机又债 给
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致使 20xx 年的 状况 期不容 。 金融危机从爆经济 预 乐观 纵观
发至今,为什么脱困曙光总是能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最终却不能真正走出困境,虽然原因
众多,而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政府投资和廉价劳动力等问题,应更加
引起人们的重视。
1、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模式,不利于走出我国经济发展。
较大程度受制于国际市场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外需对我国经济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 30 年多来,我国出口年均增长18.1%,比经济增长
快8.3 个百分点;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年来,我国出口年均增长28%,比经济增长快
一倍以上?。外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我国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例,从20xx 年的 39.6%,上升到 20xx 年的 66.9%。然而,也正是在出口对经济发展
的巨大推动下,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形成了无论是产业结构、商品品牌、营销策
略乃至技术都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增长速度较快,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高。由于
金融危机的爆发,传统的由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消费的商品货币循环被打断,包括
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因为国际订单的减少,外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持续低迷的
状态,我国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xx 年下降到 59.8%,20xx 年更下降
到44.2%,20xx 年受国 企 回升的影响, 比例又回升到了际经济 稳 该50.3%口J。
以上数据既反映了外贸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
上已经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之时,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
徊,甚至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要使我国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迅速走出谷底,
单纯靠外需依赖型发展模式,寄希望于世界经济的尽快好转,显然是被动的,而且从目前
看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必须转向重视内需的发展模式,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而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两部分,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
现象同样不容忽视。
2、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影响我国内需持续稳定的扩大。
消费、投资和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投资对
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反观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不足。在经济发
展正常时期,包括政府投资在内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
用,从 20xx 年到 20xx 年,我国全社会固定 投 相当于国内生 比例,从资产资产总值 33.2%
增加到 52.2%,平均年增长 3.17%。当20xx 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 ,政府更是投入时
4万亿,从20xx 年到 20xx 年,我国全社会固定 投 相当于国内生 比例,分资产资产总值 别
为57.5%、66%和69.3%,增长速度超过了 20xx--20xx 年的平均水平,可以 中国 率说经济
先表现出复苏主要是靠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而反观居民消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
例,从20xx 年的 46.2%下降到 20xx 年的 38%,而在更需要扩大内需来抵御危机的
20xx20xx 年, 一比例反而下降这为35.2%、35.5%和33.2%。见表1:
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xx,中国统计年鉴20xx,中国统计年鉴20xx,居民消费占GDP 比例
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xx》公布的各年度居民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所得,相
关数据见《中国统计年鉴20xx》第44、62 页。
由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扩大内需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投资只是中间需求,消费
才是最终需求,如果居民消费率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就会出现国内市场规
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现象,由此将严重制约内需的扩大,使得经济增长不得不过
度地依赖外需,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危机,必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过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增强经济
增长内生动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远之计。但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增加其有效需
求,而我国劳动力市场格局却是依赖廉价劳动力形成的市场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导致劳动
报酬长期处于低水平并增长缓慢,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多数居民支付能力的提
高,从而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劳动报酬偏低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提高劳动报酬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
均衡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因为中国目前要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实现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相当严峻的形势。
1.劳动报酬偏低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表现之一,是劳动报酬偏低并且其在GDP 的比重
不断下降,制约了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根据计算,1996~20xx 年,劳动报
酬占GDP 份额从 53.39%下降到 38.75%,下降了近 14 个百分点。与此同 , 本 酬占时资报
GDP 比重却节节上扬,从1996 年的 20%提高到 20xx 年的 35.8%旧o。劳动报酬占GDP 份额
下降导致最终消费对 GDP 拉动力的降低,20xx 年最 消 支出终 费 对 GDP 拉动为 5.5 个百分
点,20xx 年下降到 4.2,20xx 年更降到 3.8 个百分点。根据中国 年 公布的数据,相统计 鉴
对于危机前的 20xx 年,20xx--20xx 年拉 增 的三 消 、投 和出口,除了动经济 长 驾马车 费 资
投资对 GDP 的拉动在 20xx 年因 政府大力投入达到为8.4 个百分点,高于 20xx 年的
6.1,20xx 年又回落到 5.6,其余数据都明显下降,出口的拉动在 20xx 年甚至 一为
3.6,20xx 年 然回升,但仍低于虽20xx 年的水平。
表2中的最终消费支出是居民和政府消费支出之和,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居民消费支出占最
终消费支出比重的逐年下降,那么,由劳动报酬占GDP 份额下降导致的居民消费支出对
GDP 的拉动则更低。表 2的数据还反映了一个客观现实,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出口对经
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单纯靠投资是难以完全走出困境并保持我国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的,因为保持年复一年的高投资是不现实的,20xx 年 本形成资 总额对GDP 的贡献
率高达91.3%,只是特殊时期特殊政策的结果。为此,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使拉动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作用都得到有效发挥,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均衡发展,是实现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措施。但劳动报酬偏低,却严重影响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
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剧现行经济发展模式所面临的矛盾,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劳动报酬偏低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表现之二,是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正逐渐消
失。
长期以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的重要竞争优势,依靠这一优势,我国形成
了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竞争模式,从而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低端市场赢碍了竞争,确
立了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然而,也正是这种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
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方面大量的低端产业带来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使我们
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另一方面在低成本竞争战略的支配下,我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劳
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和贸易加工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想要技
术创新则既缺乏资金又缺乏动力,因而在全球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当前,由于我国人口
红利正逐步消失,劳动力价格呈上升趋势,加上政府和民间都对环境和资源保护越来越重
视,致使高消耗、低成本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国际上,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的
订单减少,加之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给中国企业低成本竞争战略
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H]。
3,劳动报酬长期偏低源于我国企业工资裁度没有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
对于我国劳动报酬偏低并逐年下降的状况,普遍认为是我国长期实行低成本、低价格、低
利润的竞争模式造成的,而低成本特别是低人工成本为什么能长期坚持,主流观点是因为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但从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压力明显减弱,且进入 21 世纪的前
10 年就两次 生 大的民工荒, 明中国 力市 正在 入刘易斯拐点区 , 力发 较 说劳动 场进间劳动 过
剩现象逐步得到缓解,但低工资、低人工成本的用工策略仍被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企业
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致使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大多数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乏力,究
其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主要由买方确定的工资制度的结果。
自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企业工资制度
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市场基础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然而对
标签: #劳动
摘要:
展开>>
收起<<
劳动报酬(Laborremuneration)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以下是范文海范文海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提高劳动报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提高劳动报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文如下:[摘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但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却长期存在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政府投资和廉价劳动力等问题,再加上我国劳动报酬的长期偏低且在GDP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致使扩大内需乏力,为此,有必要建立有助于劳动报酬稳步提高的工资制度,改变劳动报酬偏低的状况,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词]...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