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

VIP专免
3.0
2024-08-09
999+
48.55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 要:两类经济发展观不是从真理观、人类利益统一性或自然观的角度的区分,而是
从价值观、人类利益对立性或社会观的角度的区分。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增值为本,主
张经济个人主义和片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人本经济发展观以人类增值为
本,主张经济人类主义和全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当作目的。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经济发展
的方向、方针、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基本区别,同时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存在基本联
系,因此,在实行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既要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又要扬弃物
本经济发展观。在现代,已经出现人本经济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
同时人本经济发展观自身也应不断完善。
关键词:物本经济发展观;人本经济经济发展观;关系;趋势
Abstract:The two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s are not differentiated by view
of truth, uniformity of human interest or view of nature, but by view of
value, opposition of human interest or view of society. Material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is based on material appreciation, advocating
economic individualism and claims human happiness with human being as
instrument; whilst anthropo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is based on human
appreciation, advocating economic humanism and all around human happiness with
human being as purpose. The two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s are different in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guideline, pattern and method,
meanwhile there are basic links between the two development views in terms of
theoretic origins and contents. Therefore, when carrying out anthropo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one shouldclearifyboth anthropo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and material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andmust also
pay atention to the business of how to develop the useful and discard the
useless parts of the latter. Nowadays, anthropo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is gradually replacing,material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 while
it keeps continuing to improve itself.
Key words :Material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Anthropocentric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Relation; Basic; Trend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人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在经济建设中落实人本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在
经济建设中落实人本科学发展观,就应该坚持人本经济发展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理
解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基本关系和基本趋势。
一、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涵义
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区分是从价值观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从真理观角度进行的;两类经济
发展观的区分是从人类利益的对立性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从人类利益的统一性角度进行
的,因为从后者出发,人类不会在价值观上将物的价值看得比人的价值更高。换言之,两
类经济发展观的区分,是从社会观角度进行的,不是从自然观角度进行的,因为面对自然
界,人类利益具有统一性,人类所有的经济发展观都是人本经济发展观。
物本经济发展观是以物类价值为本的指导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为
中心,将人类价值归于物类价值,重视物类价值胜过人类价值,忽视或否定人类价值(人
类的自由和幸福),显示出在经济发展中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忘记人类是目的,是世界
的主体和主人。物本经济发展观是以资本增值为本或以财富增值为本的经济发展观。主张
物本经济发展观的人本意是肯定本人价值、否定他人价值,其结果是物奴役人,人奴役
人。否定物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重视资本,只是否定以资本为本。从物本经济发展观
的外延分析,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本质上都是物本经济发展观,因为这些学说在社会观上
都是维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说这些学说是物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其在自然观
上是人本经济发展观,并不否定其在社会观上具有人本性。
人本经济发展观是以人类价值为本的指导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它以人类为中心,将物类
价值归于人类价值,重视人类价值胜过物类价值,珍视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显示出在经济
发展中将人类不仅仅当作手段,更当作目的,当作世界的主体和主人。人本经济发展观是
以劳动解放为本或以人类增值为本的经济发展观。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外延分析,以西斯
蒙第为代表的追求生活幸福的经济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追求劳动解放(人类解放)的经
济学、以民族民主主义者为代表的追求民族平等的发展经济学等等,都属于人本经济发展
观。
二、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关系
(一)两类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区别
1.关于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别。物本经济发展观仅仅注重追求财富增值,忽视或否定人
类和谐。斯密说:无论任何国家,其经济学的最大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富和力量。
[1](P64)斯密的这一经济思想一直被西方经济学所继承,宏观经济学的四大政策目标
中,其核心目标就是财富增值。追求财富并没有错,但单纯追求财富就是物本主义。马克
思说: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
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
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2](P486)当今西方经济学只强调效
率标准,不注重公平标准,其结果是在社会关系上出现不和谐。加尔布雷斯批评西方国家
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公共目标,造成失业、通胀、贫富不均、腐败、道德败坏、社会犯
罪加剧、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人没有幸福可言。人本经济发展观追求人类幸
福,将人类幸福与人类劳动紧密相联。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着两类劳动价值论,一类是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财
富价值论),另一类是社会学的劳动价值论(人类价值论)。社会学的劳动价值论包括劳
动自由论、劳动异化论和劳动解放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的本质是自由,恩
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
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它动物的最后的
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3](P158)劳动的本质是自由,所以人类的本
质就是自由。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特指
劳动笔者)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P57)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劳动异化了,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以大量篇幅谈到这
一问题,指出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类整体、他人相异化。在他看来,劳动本
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由于异化,劳动仅仅成为谋生的手段,而不能成为谋求幸
福的手段,人的本质被异化了。他面对着劳动异化,主张劳动解放。他说:从异化劳动对
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
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
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
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
[4](P62~63)这里的劳动解放,只不过是恢复劳动的自由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自
由的结果就是劳动幸福,这一点可以从他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评价与对共产主义自由劳
动的设想的对比中看出来。对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他评价说: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
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
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财经理论与实践(双
月刊)20xx 年第2期20xx 年第2期(总第146 期)杜勋昶: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
观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4](P54)对于共产主义自由劳动,他设
想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
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
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
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P37)马克思主张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主张劳动具有使
人幸福的性质。在这里可以看到,劳动自由的结果就是劳动幸福。总之,社会学劳动价值
论主张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这里强调的是人类价值论。
2.关于经济发展方针的区别。保障实现人类自由、幸福的原则是效率和公平。效率原
则涉及人类劳动能力,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原则,可以保障人类实现在自然界中的自由
和生活富裕,本质是收益大于成本。公平原则涉及人类劳动权力,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
原则,是保障人类实现在社会中的自由和生活和谐,本质是权利等于义务(收益等于成
本)。经济发展是一个追求财富价值、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更是一个追求人类价值、完善
生产权的过程,所以,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不能偏废。物本经济发展观始终注重效率原
则,但忽视和否定公平原则。西方经济学一贯注重效率原则,配第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看
成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第一句话就
是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似乎是分
工的结果;[6](P5)此后,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效率标准,至今几乎成了西方经济
学检验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萨缪尔逊说: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
是唯一的中心问题)[7](P45)。西方经济学一贯忽视和否定公平原则,西方经济学要么
认为公平问题已经解决,要么将公平问题归结为效率问题。在帕累托效率标准提出之前,
萨伊以要素价值论、巴师夏以服务价值论、西尼尔以节欲论、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论、马
歇尔以价格价值论,竭力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是公平的,市场自发地解决了公平问题。自帕
累托效率标准提出之后,西方经济学将一切经济问题归于效率问题。受其影响,研究制度
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本当注重制度的公平问题,但注重的却是制度的效率
问题。总之,在近代,西方经济学抛弃了公平原则。
人本经济发展观既注重效率原则,又注重公平原则。马克思这样概括未来的新社会:在
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
济形态。[8](P342)列宁说: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
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
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高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9](P50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
摘要:
展开>>
收起<<
摘要:两类经济发展观不是从真理观、人类利益统一性或自然观的角度的区分,而是从价值观、人类利益对立性或社会观的角度的区分。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个人主义和片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人本经济发展观以人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人类主义和全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当作目的。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方向、方针、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基本区别,同时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存在基本联系,因此,在实行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既要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又要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在现代,已经出现人本经济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同时人本经济发展观自身也应不断完善。关键词:物本经济发展观;...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