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通用21篇)

VIP专免
3.0
2024-08-10
999+
73.95KB
3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有关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通用 21 篇)
有关江 七里山塘的 游 范文 篇苏 导 词 1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
“ ”人杜荀鹤有诗云: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在苏州众多的
“ ”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 姑苏第一名街 。一是因其历史有
1100 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
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
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
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 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
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 360 “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 老
” “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有民歌唱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
” 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
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
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
有关江 七里山塘的 游 范文 篇苏 导 词 2
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苏州名胜虎丘山的望山桥,长约七里,所以苏州俗语
“ ”说 七里山塘到虎丘 。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
“ ”年。据 乃是唐代大 人白居易所建。山塘街一直被誉 姑 第一名街 。传说 诗 为 苏
苏州玄妙观
简介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 276 年),《吴郡图经
“ ” “ ”续记》谓 唐置,为开元宫 ,明卢熊《苏州府志》谓 晋时号真庆道院,宋称天庆观,元
至正元年(公元 1335,一说元贞元年即1295)始名玄妙观,明代称正一丛林,清代为避康
“”“”“” “ ”熙帝玄烨之讳,一度改 玄 为元或圆,称 圆妙观 ,后历遭毁坏,历经整修,民国元
年(公元)“ ”恢复 玄妙观旧称。正中及西厢有大小殿宇 26 座,连绵不绝。
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 30 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
副 殿(弥罗宝阁)及21 “ ”座配殿。 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 圆妙观 。南宋淳熙
六年(1179 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 深间进6,高间约30 米, 建筑面积1125 平方
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 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中须弥座上供高 17
米泥塑贴金的3 尊神像, 正中是元始天尊,两旁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俗称三清。神像
高大庄严,是宋代道教塑像中的上品。三清中道德天尊又称太上 老君,传为老子李耳。
其像座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 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
“ ” 迪摹刻,可称四 绝 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 三清殿西山墙有60 根大
青石六面柱,每面刻有一天尊像,共 刻 360 天尊像,合周年数。玄妙观前一条街名观前
街,为苏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苏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非佛教寺庙,而是道教的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已有 1700 余年的历史。观内建于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
构古建筑。殿内供奉的高达 17 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
之作。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弥足珍贵.
除三清殿和正山门外,玄妙观还有历代建成的副殿和二十四座配殿,从东脚门依次
为:神州殿(元)、太阳宫(清)、天医药王殿(宋)、真官殿(元)、天后殿(清)、文昌殿
(清)、祖师殿(元)、斗姆阁( 清)、火神殿(清)、三茅殿(宋)、机房殿(明)、关帝殿
(元)、东岳殿(宋)、痘司殿(宋)等十四处,西脚门配殿依次为:雷尊殿(元)、寿星殿
(宋)、水府殿(清)等七处。三清殿后为弥罗宝阁,再后面是蓑衣真人殿(宋)、肝胃殿
(清)、萨祖方丈殿。各殿所供神像大都出自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雷神、火神、关帝、文
曲星、灶神、土地、八仙、寿星、观音等,体现了苏州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信仰的色彩,
曾是城乡老百姓精神寄托和休闲娱乐的去所。从康熙十三年(公元 674 年)玄妙观建筑群图
上可以看出东至洙泗巷, 西临大成坊,北至旧学前河,南面有黄色照墙横亘正山门两
侧,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弹丸之地集中了宋元明清历代殿宇,真可谓是一座古典建筑的
博物馆。
据道光《元妙观志》图载,清代玄妙观盛时占地5.5 万平方米,共有 30 多座殿 。阁
中轴线上
自南而北依次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其他殿阁分布在 25 “处自成院落的子
”院内,如众星拱月般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着中轴线上的主要殿阁,形成一片巍峨壮丽
的建筑群。但自咸丰、同治之际遭受战火后,即渐趋衰落,未能恢复旧观,宏伟的弥罗宝
阁也于民国元年(1912)8 月28 日失火焚毁。1956 年,整修三清殿、 正山 及 、西 殿门东诸
门墙,清理广庭。同年,玄妙观三清殿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 年后遭受 坏,损1981
年再修三清殿及正山 。门1982 年,玄妙 三清殿被列 全国重点文物保 位。观 为 护单
近年苏州市政府又连续拨巨款重修玄妙观正山门和三清殿,殿内佛神重塑金身,已于
1999 年元月开光 典。庆
玄妙观多数殿宇各有山门、照墙,观内广场商贩与百戏杂陈。观内方丈殿为穹窿山上
真观下院,直至民国初,该殿振法堂内高悬戒规,内容主要有不准娶家室、不准目无师长
等。违反戒规者,轻则重责、重则开除(“ ”俗称贴革条)。方丈为一观之主。民国元年8月
28 日, 大厦三层、飞甍隆栋的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内仅金身神像就有380 余尊,阊门外
十房庄淘沙户曾拟出资1万元承包清除火 垃圾。方丈倪仰云因失火被提出公 并辞 ,场 诉 职
自此方丈威信大降,戒规松弛。方丈管2房、6殿。至北伐时,方丈殿还有五六处山房,
近百间屋。各房轮流执管殿事,有帐房、文书及香工10 余人,厨师2人。其余 12 房分掌
一至二、三座殿,实各为一独立道院。20xx 年太阳 住持 梅曾去上海合伙开 玄妙宫 许鹤 设观
分院,一年后因生意不好而收歇。20xx 年代至抗日 争中,祖 、灶君、八仙、寿星、水战 师
府、关帝诸殿相继圮废、改建或被日机轰炸震坍。三清殿内摆满字画摊,屋面被敌伪人员
捉鸽子践踏得严重漏雨。机房殿曾开设赌场,长期出租和被典卖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民
国6、32、33 和35 年曾先后修葺 岳、真官、雷尊和 音殿,但其余 殿日 破 。近东观诸趋败
解放时正山门沦为银元市场。至 1949 年存正山 及殿门17 座( 即三清、方丈、 真人、肝
胃、药王、东岳、火神、三茅、天后、真官、文昌、机房、三官、雷尊、观音诸殿及斗姆
阁、太阳宫)。1952 年有道士 33 人,家属83 人,香工6人;有屋 523.5 ,内自用间200
,余多出租。间1956 年 ,占地统计51.72 亩,神像 519 尊,同年将广 周场围600 余户店摊
居民迁出,斗姆阁改建为书画店。1957 年全 收入:房地租观454 元,香火 94 元,法事 29
元,其他 343 元。1958 年11 月道教学 会直接掌管三清、星宿习(原属观音殿,1956 年将在
清殿花甲星宿塑像迁入,故名) 两殿及雷尊、火神的大殿部分,余殿除留少量道士自住
外,都交给房管局管理,13 道房至此消失。1959 年 岳殿焚 。 殿内的五岳楼,构建东 毁 该
“ ”工巧,四面殿宇,中峙一楼, 大跃进中全殿拆去。1964 年市政府又 款整修,三清殿与拨
“ ”正山门油漆一新,广场中遍植绿树草茵。 文化大革命 起,除三清殿神像幸获保存(“玉
”清 神像的头部被砍)外,其余神像、道经、科书被焚烧数昼夜,铜像8尊亦被 ,三清殿毁
一度改为收租院泥塑展览会,两廊各配殿在60~70 年代 改作商店、 、菜 。陆续仓库 场
其间失去的殿宇分别为弥罗宝阁,失火焚毁,原地改建中山堂;灶君殿,出借给同仁
救火会,1930 年被会擅自拆除改建,后 保用品商店为劳;太阳宫,为吴县黄天源糕团店门
市部;东岳殿,出租给昆剧业余剧团,1959 年 岳殿失火 ,东烧毁1961 年 殿山 及殿址由该门
影剧公司使用;斗姆阁,解放前为摊贩公会使用,抗战胜利后被典卖给居民,现为民居;祖
师殿,1937 年 州 陷 , 工 市部苏沦时毁 现为轻门;八仙殿,1931 年坍 , 菜毁现为 场;三官
殿,1931 年借 春苑茶 , 茶给馆 现为 场;水府殿,1931 年造国 公司 ,将北局 前菜 迁货时观场
移至此,殿被拆掉;关帝殿,1937 年日机 炸被震坍, 花木盆景公司轰现为 ;痘司殿,30 年
代被典押后成为民居。目前仍属道教使用的除正山门、三清殿外,尚有火神殿、财神殿、
星宿殿、雷尊殿,其余的则后
来又被有关单位占用或拆除。
玄妙观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传说动人,旧有十八景之说,分别为元赵孟頫所书玄妙
观重修山门碑、麒麟照墙、朝北玄帝铜殿、六角亭、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
海星坛、一人弄、杨芝画、运木古井、妙一统元匾额、靠天吃饭图碑,如今十八景中还保
存九处。玄妙观文物中著名的还有历代碑刻,有老子像碑、永禁机匠叫歇碑等等计有八十
一块。除部分收藏在文庙外,还余下不少成为碑廊,现藏在轻工门市部夹弄内,历劫不
灭,弥足珍贵。
玄妙观值得一提的还有正山门八字照墙,当年为此还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照墙前原
有一排平屋,有七、八家商铺,1930 年 前街拓 ,影响 些商 ,德 地 公司出面向观 宽 这铺记产
玄妙观方丈颜品笙协商拆除照墙,租用两侧地基,搭屋经商,条件是订约十五年,付给押
“ ” “ ”金一万元。此举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对,形成保古派与保商派之争,后经江苏省建
设厅批准,正山门两端建起了与玄妙观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道观古朴肃穆的风貌从此不
复再现。
有关江 七里山塘的 游 范文 篇苏 导 词 3
小镇是美丽的,七里山塘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
“ ”自古山塘街有 姑苏第一名街 之称,于是,我和爸爸在金秋十月来到这个美丽的小
“ ”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山塘街 几个大字,再往里走沿街摆着很多特色的小店铺,吆喝客
人,很是热闹。
摘要:
展开>>
收起<<
有关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通用21篇)有关江七里山塘的游范文篇苏导词1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