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大班领域开展民间故事教学活动研究的调查报告

VIP专免
3.0
2024-08-12
999+
39.43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幼儿园大班领域开展民间故事教学活动研究的调查报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哲学
思想和社会常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进行民间故事自主创作的能力和口口相传的
独特魅力,是大家生活中实际存在或心之向往的产物,是孩童成长路上的优秀导师。但就
社会宣传层面而言,日新月异的外来文化占据了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无论是精品绘本阅
读还是学校读本中,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宣传略显微小。幼儿园作为幼儿步入社会认知的起
点,需要设置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安排,帮助幼儿获取初步的生活经验,增长一定的
传统文化知识,丰富生活底蕴。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民间故事在幼儿园大班领域开展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开展等问题,为幼儿园在大班领域实际开展民间故事教学活动提供初步的指导
策略,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民间故事中体现的文学语言美。
关键词:民间故事 幼儿园大班 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活动
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凝结了几代人的精神与智慧,小小的故事中却
蕴含着古人大大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的节操。同时,我们还能够从
一则则民间故事中窥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民间故事采用的一直是口耳相传的方式,这也
正符合幼儿教学的方式。
一、民间故事在幼儿园大班领域开展的重要性
1.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其次民间故事是从广大
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凝练出来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至今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都
是极具代表性的,其中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是成熟的,能够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引导作
用。民间故事中涵盖了较多有关道德和认知方面的知识,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用民间
故事加以引导,更易被幼儿接受和吸收的同时,促进幼儿辨别是非能力的增长,更利于幼
儿在未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够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虽然民间故事是传统文化,可民间故事作为一种艺术,是立足于现实又富于幻想的艺术特
色,许多民间故事具有梦幻、传奇色彩,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
中,幼儿不仅能够了解古人的智慧,还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处理问题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关于民间故事教学的调查中,司马光砸
缸、曹冲称象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为幼儿进行此类故事的讲述时,可以询问幼儿怎么解
决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培养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对立面思考,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
象。同时教师在阐述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时,用民间故事作为引子,引出一个话题,深入
浅出,幼儿也更容易理解接受。
3.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传统民间故事的熏陶下,有利于幼儿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心。人们对于故
事的记忆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并且这些民间故事其中蕴含的道理可能会对一个人产生终身
的影响,而幼儿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民间
故事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大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如何在幼儿园大班开展民间故事的教学
1.注重民间故事的选择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龄大多为 3-6 岁,正是意识逐渐清晰、记忆力形成的时期,在此时期
开展民间故事的教学,能够使教学发挥最大的功用。但是如果选择的故事不正确,对幼儿
的危害也比其他时期要大的多。由于我国较长的历史,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也是种类繁
多、涵盖的知识点众多,对于众多的民间故事,教师要学会去筛选,选择能够在教学中发
挥积极作用的民间故事。虽然幼儿园大班的幼儿相较于小班和中班相比,理解能力已经有
了量的改变,但依旧不能与成年人作对比,因此在选择故事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
能力,选择合理的民间故事,还可以结合现实情况加以改编,让幼儿更好的接受和吸收,
以达到强化民间故事教学在幼儿大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民间故事的教学中,要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民间故事去讲述一个道理,
或者引入一个探究的话题或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毫无目的地去讲述一个民间故事,
只会让幼儿一头雾水,不利于其判断力、创新力以及意识的形成,教师关于教学目标的制
定,一定要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和目的,应涉及到幼儿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以及情感和价
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还要结合教学的要求制定目标。
3.提高教师引导的能力
“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在幼儿园采取什么途径分享民间故事的问题中, 老师 这个关键词的
占比达到了 17%,由此可见,运用民间故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
用,无论在什么学习阶段,教师的指导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幼儿大班阶段,教师的
引导更是关键,经过中班、小班和教师的接触后,幼儿对教师已经有了足够的信任感,教
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言行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接触到民间故事时,幼儿只能对其产生初
步的认识,或者说此时幼儿的认知是不完备的,不成熟的,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矫正幼
儿关于民间故事错误的认识,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点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引导能
力,在幼儿的眼中有足够的威慑力,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提升自己在此方面的
能力,也可以选择在讲述完成询问幼儿对于这个民间故事的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回答,能
够有效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充分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分享民间故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讲故事,比例达到了17%,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对家长是极其依赖的,除了老师会在课堂上为幼儿讲故事,家长
可以选择在家中为孩子讲述民间故事。同时,在调查问卷中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家长的文
化程度大都为专科及以上,而且有 99.3%的家长都为孩子购买过图画书,在这些家长中又
有71.13%的家长乐意去选择中国民间故事读本,可见家长对于民间故事教学是持认同的态
度,这些条件非常有利于鼓励家长辅助民间故事的教学,引导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
道德标准。
三、总结
民间故事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非常适合仍处于幼儿启蒙阶段的儿童,合理利用民间故事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对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健康的发展成长
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丰富幼儿教学内容的同时,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发
展,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一举多得,
有望能够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幼儿园大班领域开展民间故事教学活动研究的调查报告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常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民间故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进行民间故事自主创作的能力和口口相传的独特魅力,是大家生活中实际存在或心之向往的产物,是孩童成长路上的优秀导师。但就社会宣传层面而言,日新月异的外来文化占据了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无论是精品绘本阅读还是学校读本中,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宣传略显微小。幼儿园作为幼儿步入社会认知的起点,需要设置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安排,帮助幼儿获取初步的生活经验,增长一定的传统...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