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分析调研报告多篇

VIP专免
3.0
2024-08-12
999+
57.24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说明】税源分析调研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
助。
【第 1篇】山区税源管理 状 研 告现调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税源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发展。但由于山区
税源分布、税源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山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很难适应国家以宏观经济发
展为对象或目标所制定的税源管理模式,而应当根据各山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税源管理模式
的构建与选择,主要是构建灵活机动,又相对稳定的管理框架,以促进山区税源管理的深
度、广度,提高山区税源管理的质量。
一、关于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模式及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什么是税源管理。广义的税源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税收立法层次上的管理,即
宏观税源管理,包括对什么征税,税基确定,以及每个税种的具体减免、扣除、抵免、优
惠政策的落实等,这都属于立法解决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执法层面上的实务操作管理,
即微观税源管理,主要是监督对现行税收政策的具体落实,即对具体税基的核实、监督、
管理,属于税收政策法规的实施管理。
(二)税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总结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税源管理模式可分为以
下几种模式:一是属地管理。主要是责任到片、到人,各税统管,所以也称分片管理。其
特点是管理者对所管区域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税源变化的掌控及时、准确。但因管理力量
相对薄弱,对技术含量较高和行业特征突出的税源,难以提高管理质量。二是集约化管
理。主要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对经济
发展及完成税收任务联系紧密的重点税源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
优化了管理资源的配置。但如果这些骨干税源分布不集中,或者各个骨干税源和行业特点
差异大,有可能增加管理成本,如山区小矿山、砂石厂等。三是专业化管理。也被称为行
管理,主要是以行 象划分管理 ,各管理 只 某一种或一 行 行管理。其业 业为对 组 组 对类业进
特点是有利于对专门行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详细掌握行业特点,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
量。但如果同一行业的地域分布较广,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准确掌握
同行业中各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变化,即掌握了行业共性却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个性差
异。四是简易化管理。如委托扣税,或者采取简易申报、简并征期、重点巡查的税收管理
模式。其优点当然就是简易,尤其是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为依托的简易化管理模式,更是今
后税源管理的发展趋势。资料显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纳税人数量平均每
年增长10%左右,与此同时,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也在不断创新,税
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如果仍沿用传统的人盯人、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
单一方式管理税源,显然已难以适应,大力发展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五是社会化管理。
主要是 零星、分散,容易流失的税源所 行的委托代征等管理方式。 点是在及 控针对 实 优 时
制税源流失同时,相应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本文研究的重点。显然,就税源管理的概念而言,本文所称税源管理应属于第二层
次的税收政策法规的实施管理;就税源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是指在现阶段既定的经济结构
和经济发展状态下,山区税源管理的模式。它不可直接套用上述某一种或几种现存在的管
理模式,而要根据山区税源的实际分布状况和发展变化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选择。
二、关于山区税源管理的模式
(一)山区税源的特殊性。为了选择适合于山区的税源管理模式,必须首先摸清山区税源
的特殊性。税源分散是山区税源的主要特征,这是由于山区人口居住不集中,绝大部分纳
税主体都没能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加之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使其经营活动的技术
“含量较低,大多数纳税人都只能从事亦工亦农、亦商亦家的家庭作坊式的经营, 不间断
”经营周期 大多小于一个自然年度,如季节性经营。且大多数是就地取材似的生产经营活
动,如农产品加工业、矿山开采业、建筑材料加工业等。这种特殊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
了山区税源大多呈现五种基本特性:一是税源分布的分散性,这是由居住地的分散性所决
定的;二是税源规模的弱小化,这是由经营者普遍较低的经营能力决定的;三是纳税主体
自身管理的随意性,这是由纳税主体家庭化经营所决定的;四是税源种类的零星化,这是
“ ”由就地取材、靠山吃山 的经营模式决定的。五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难度大,主要是纳税
主体自身落后的 手段、不 范的 管理状况等, 以 自身管理的信息化,也不经营规财务 难 实现
具备税源管理现代化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就税源管理而言,要摆脱传统管理模式更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情。(二)目前山区税源管理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山区税源本身的特殊性,客
观地要求税源管理模式的特殊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山区税源管理很难寻求适合自身需要
的管理模式,主要原因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受统一规范的制约,失去了山区税源管理的
特色和灵活性。一般说来,上级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大多是根据经济发展,或者税收工作
本身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出发制定的,是符合整个社会发展要求的,但事物的特殊性是永
远存在的,在大多数地区普遍适用的模式或方式、方法,不一定适用特殊地区和特殊环
境。二是受人为的极端因素影响,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年
代,领导层作为决策者,对工作适时地进行改革是很正常、也是很必要的。但作为政策的
行者,由于所 的工作 境有差异,若不从 出 去 行上 政策,就不能如期 来执处 环 实际 发 执 级带
工作的积极进展,有时反而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就税源管理工作而言,每隔三五年
“ ”就规范 一次,具体表现在与税源管理模式紧密相关的人事、机构的安排和设置上,以及
表现在各种管理手段的应用上,如:一时要大集中管理,一时要设分局或实行管理员管片
制度;一时要实行微机监控,一时要实施《管理员手册》等。且每有新的模式出台,就必
定要求统一实施和检查验收,使得山区本来有限的管理力量大量地耗费在频繁的机构撤
并,繁琐的编造资料、手工录入、手工记录等无用劳动之上,也就是典型的闭门造车,应
付检查,从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跟踪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工
作。
(三)适应山区税源管理的基本模式。从上述论述可以得知,山区税源管理不易套用固定
模式,而应根据各个山区的具体情况,如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等情况,考虑税源管理成本
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分别采用多种模式,或者综合采用多种模式。但就目前大多数山区的
发展状况而言,属地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模式、专业化管理模式等,还是占主导地位
的。
模式一,以属地管理模式为基础,辅之以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管理、简易化管理和社会化
管理模式。
模式二,以集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辅之以专业化管理、属地管理、简易化管理和社会化
管理模式。
模式三,以专业化管理模式为基础,辅之以集约化管理、属地管理、简易化管理和社会化
管理模式。
三、山区税源管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上述三种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各山区的地理环境、税源分布、税源结构等情况具
体而定,更可以突破上述模式。
(一)模式一的路径选择。对于山大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采用本模式,即以属地管
理模式为基础,辅之以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管理、简易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与之相应的
机构设置上,不宜采用以县局为基层的大集中模式,也不宜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设置基层分
局(或税务所,下同)。其理由是,若在这种地区实行大集中模式,管理人员集中在县
局,而管理对象即税源却遍布于几十及至上百公里之外,这会使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被
消耗在路途中,交通费、食宿费等管理成本增大,管理工作难以深入,管理质量低下,如
五峰国税局就曾采用 大集中模式,全局过30 多名税源管理人员集中在县局,而 xx 多户纳
税人却颁布在 2372 平方公里内的大山里,因管理质量每况愈下,不得不重新设立分局;
“ ”而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设置分局的话,势必因机构臃肿和僧多粥少而增加税源管理成
本,或者因机构多人员少而造成实际管理力量薄弱,还有可能因执行政策不统一造成税负
不公等问题。而应以自然经济区划为基础适当集中设立分局,如五峰县8个乡镇,一共只
设立了 3个分局,这就兼顾了方便、效率、节约、执政政策规范等因素,具体实施路径如
下:一是分局对管辖范围内的各税实行统一管理。
二是对特殊行业,由县局组织力量,通过试点探索行业管理规范,试点成功后再在全县各
分局推广运用。如五峰县是一个茶叶之乡,年该县组织茶叶行业税收管理试点,探索出了
茶叶生产的能耗(电、柴)与生产量的比例关系,以及包装物等外购材料与产品销售的比
例关系及弹性系数,通过在全县各分局推广运用,使全年的茶叶税收较 xx 年增长35%。
年该局又对矿产行业实行管理试点,探索出了雷管、炸药等控管爆破物资与矿产开采量的
比例关系及弹性系数,通过在全县各分局推广运用,1至7月累计入库税收收入比上年同
期增长52%。
三是 全 年税收收入达到一定 模的 税主体,或者 影响全 展的行 ,在属对县规纳对县经济发 业
地管理的基础上,由县局统一组织实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即县局统一制定管理措施和跟踪
监督,由各分局分别执行,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行网络管理、纳入重点税源管理对象等。
依然以五峰国税局为例:该局年 1至6月平均在册纳税人 2200 户,年上半年实现国税收收
入3715 万元。其中,该局将年纳税额在30 万元以上的 18 纳税人纳入重点税源管理对象,
半年来实现税收 2841 万元,占半年总收入的76%。
四是对起征点以下或者零星税源,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辅之以社会管理和简易化管理等
模式。如五峰国税局在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现行水平以前,曾有60%的管理力量在管理着
占全县国税收入总量 3.8%的税源,后来以委托代征方式解决了 个 ,使管理 的主这 问题 员
要力量集中到了重点税源的管理之上, 了当年入 税收超 史、超 划。实现 库历计
(二)模式二的路径选择。对于区域面积较大,但重点税源却相对较为集中的山区县,可
以采用模式二,即以集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辅之以专业化管理、属地管理、简易化管理
和社会化管理等模式。重点税源是指企业规模、经营收入、纳税额等相对较大,在当地有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说明】税源分析调研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山区税源管理状研告现调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税源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发展。但由于山区税源分布、税源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山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很难适应国家以宏观经济发展为对象或目标所制定的税源管理模式,而应当根据各山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税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选择,主要是构建灵活机动,又相对稳定的管理框架,以促进山区税源管理的深度、广度,提高山区税源管理的质量。一、关于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模式及本文研究的重点(一)什么是税源管理。广义的税源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税收立法层次上的管理,即宏观税源管理,...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