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

VIP专免
3.0
2024-08-12
999+
40.49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
xxx 位于豫东平原,区域面积 1759 平方公里,总人口 158 “ ”万,因夏王 太康 而得名,是中
国锅炉之都、好人之城、道情之乡、纺织名城、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平原绿化县、全
国产粮大县。近年来,xx 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域治
“ ”理 三起来 重大要求为遵循,以党建高质量和经济发展高质量两个发力点为抓手,立足资
源禀赋,加快动能转换,做大做强、做精做细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农
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致力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 373 亿元,同比增长 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0.6 亿元,同比增长 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1.3 亿元,同比增
长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2.2 亿元,同比增长 10.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分别达 26966.5 元、12479 元,城镇化率 40.02%;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居全省
第10 位。
一、聚力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突出集群优势,着力提升产业发展。产业聚集区建
设,xx 县产业聚集区始建于 20xx 年,历时 10 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河
“ ” “ ” “南省 十快产业集聚区 、 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太康县先后被评为 全国产业集群区域
” “ ” “ ”“品牌锅炉压力容器产业试点地区 、 中国新兴纺织基地县 、 中国棉纺织名城 中国锅炉
” “ ” “之乡 、 中国长丝织造产业基地 。太康县产业聚集区立足 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
业基金+”产业联盟 一体化推进模式,以提升产业链、完善产业生态为核心,持续做大做强
两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锅炉产业入驻企业 85 家,纺织规模达到 170 万 , 水、锭 喷 喷
气、圆盘织机规模达 8500 台,服装年加工能力 5亿件,锅炉生产能力 5万蒸吨。 鑫棉银 业
先后引进 18 条德国、日本先进生产线,万锭纱月产能高出全国同行业的 30%;建设河南
省智能环保锅炉创新中心,四通锅炉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省智能装备企业,
参与全国锅炉生产标准制定;通泰纺织、四通锅炉、永兴锅炉等企业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
艺和设备,产品档次、产品附加值、企业效益均得到显著提升。商务中心区建设,推动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太康县商务中心区建成区面积 1.0 平方公里,入驻企业
45 家,从业人员120xx 人,完成投资 15.81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35 亿元。博信锅炉检测
中心、洪昇服装质量检测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成投用,20xx 年晋升为河南省二星级
商务中心区,全省综合排名第10 位。产粮大县建设,全县年粮食总产达 16.06 亿公斤,
粮食产量位居全市第一,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肉蛋奶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7.3%、6.1%、1.7%。连续13 年保持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位次。发展优质小麦 30 万 ,高亩
油酸花生 30 万 , 展粮改 用玉米亩发饲专 3.7 万 , 粮改 构亩 饲 树 5800 亩,发展蔬菜 15 万
亩,瓜类 40 万 。助推土地流 面亩转 积 63 万 。畜禽 源化利用整 推 目, 投亩 粪污资 县 进项总
资10933 万元,已完成投资5550 万元, 第一批 行了完善,太康牧原 理中心已对进粪污处
建成;第二批项目已通过评审,第三批已获省厅资源处批复。印发《太康县创建河南省农
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全县发展注册农民合作社近 4048
多家,其中有 92 “ ”家农民合作社被授予 县级示范合作社 、35 “家被授予 市级示范合作
”社 、10 “ ”家被授予 省级示范合作社 、4“ ”家被授予 国家级 示范合作社。已认证注册家庭
农场960 多家,其中省 示范家庭级 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7 家,省级示范产业集群
2家,市级示范产业集群 1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3家,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7
家。
二、聚力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强化科技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突出开放招商,立
足招商引资突破年,坚持书记挂帅、县长牵头、人大监督、政协融入,20xx 年,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 1家、国内500 强企业 2家、上市企业 10 “家,补齐了产业链短板;秉承 招来
”一个带头人,带来客商一大群 的雁阵效应,实施产业链图谱招商,加快莱赛尔纤维等 15
个项目落地,推进天虹纺织科技产业园、欧企德集团产业联合体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纺
织服装产业园,共享锅炉制造产业园,生态造纸产业园、长丝织造产业园等13 个专业园
区建设,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增长极。强化科技引领,建立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关键核
心技术清单,推动上中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攻关。建成省级智能车间 9个,智能
工厂1个,智能化改造企业 3个,省智能环保锅炉创新中心 1个;开展能效、水效和绿色
制造提升行动,创建节能减排创新型企业 1家,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绿色清洁生产企业 1
“ ”家,获批 河南省首批省级低碳园区试点单位1家;润泰纺织服饰工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制
“ ” “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双创 基地;四通锅炉 互联网+” “远程控制服务中心 获得 国家服务型制
”造示范企业 称号。太康锅炉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3项,实用新型专利 60 项。河南省智能环
“保锅炉创新中心投运后将持续构筑太康锅炉产业竞争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以深化放
” “ ”“ ”“ ” “管服改革为抓手,开展 联合审验 多评合一 联审联批,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 一网通
”“ ”办 最多跑一次,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将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审批时限压缩至 100 天;保
留各类证明 16 项,取消185 “ ”项。实施营商环境 双月评议 制度,每两月组织对服务经济
“ ” “ ”发展的窗口单位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授予 流动红旗 和流动黑旗 ;完善服务保障机
“制,实行 1+1+1”项目分包机制,坚持重点项目周观摩、月通报,列出问题清单,一一交
办落实;搭建融资平台。出台《太康县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实施方案》,注入基本金 1.5 亿
元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去年以来为 20 家企业协调银行贷款 9000 多万元。
三、聚力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百城提质。以
棚户区改造为抓手,推进实施涡河花园、银城花园、滨湖花园建设。涡河花园棚户区改造
项目已开工2100 套,已完成投资 1.62 亿元;银城花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1612 套,已
完成投资 1.2 亿元;滨湖花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2300 套,已完成投资 1.98 亿元。纺
织南路、光大国际垃圾焚烧发电、老涡河清淤等五个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党群服务中
心、家印高中改扩建等15 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总投资 7.5 亿元的三条河水
系连通及绿化升级改造项目,工程可研批复,PPP 合同已签订;总投资 3.96 亿元的太康县
引黄调蓄工程、总投资 1亿元的太康县双如意森林生态公园项目、总投资 6亿元的太康县
涡河城区段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总投资 895 万元,完成了阳夏路等三条道
路人行道护栏安装,总投资 7000 余万元,完成了广场东路、商贸路南段的道路升级改
造,银城路南段、光明南路、沙北路西段、霸王台路、滨河路等 5条道路新建、升级改造
工程正在进行路基施工等不同程度的建设。乡村振兴。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
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9721 “ ”名农村特困人员实现了 五养模式 全
“ ”覆盖; 六村共建 打造示范村 110 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共涉及8个乡镇 12 个行政村,
按照建设标准完成了村庄规划;总投资 8677 万元的 所改造,目前已完成厕6.7345 万 ,户
完成率 85.7%;委托第三方编制了《太康县多规合一整体规划(20xx-20xx 年)》,为全
“县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建设 县-乡-”村 三级物流体系,实现镇级物流点覆盖率90%左
右,村级物流点覆盖率80% “ ”左右,打通物流 最后一公里 , 城 互 、双向流通、融实现 乡 动
合一体的农村现代化产品流通;大力推广电商人才培训,全年累计培训 11471 人次,319
“ ”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再就业;兰和生态小镇正在筹建中,老冢刘寨 郊区三产融合园 投入运
营,板桥双陵寺田园综合体建设成效初显。
20xx 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总结年,也是发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年,我县
“将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4155” “工程:十四
”五末实现 10 亿件服装、10 万蒸吨 炉、锅100 万吨生 造 生 能力,打造态纸产1000 亿级产业
集群,实现 50 亿财政收入、50 万城 常住人口、镇5万 技 工人,打造产业 术5个国家级品牌
基地、5个开放创新平台,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河南更加出彩作出更大的
贡献!
标签: #情况汇报
摘要:
展开>>
收起<<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xxx位于豫东平原,区域面积1759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万,因夏王太康而得名,是中国锅炉之都、好人之城、道情之乡、纺织名城、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平原绿化县、全国产粮大县。近年来,xx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遵循,以党建高质量和经济发展高质量两个发力点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动能转换,做大做强、做精做细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致力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373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