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心得体会(精选28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80.33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贯彻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心得体会(精选 28 篇)
党 干部容 行 法心得体会 篇贯彻 员 错纠错暂 办 1
《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或虽未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但客观上造成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的,不予容错。
职权与职责相统一,是建设现代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掌握一定职权的政府工作人员
应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这就需要健全激
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
干成事。
明确问责标准。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行政问责,主要是指领导成员或担任领导职务的公
务员因决策严重失误、工作失职、管理或监督不力,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和实施违法行
政行为,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用人失察或失误,造成恶劣影响或重大损失等
行为,承担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的法律后果。相关行政
责任包含两类:一类是内容较为明确、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类是内容概
括不明确、通常由部门或地区行政长官承担的领导责任。实践中,行政问责主要以后者为
主,问责机制也主要以政治责任的形式启动。在以往的相关规定中,对这一责任的追究,
要求责任人主观上有过错。如 20xx 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行党政
“ ”“ ”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有 决策严重失误 因工作失职 等表述。但实际上,因主观
过错标准不明,基本实行无过错的严格责任模式。这种模式难免使干部有所顾忌、束缚手
脚。为了鼓励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需要作出三个区分:把干部在推进改革
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
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
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以
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
“ ”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就是说,应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 试错 者留出免责空间。
“ ”但 容错 并不是对乱作为的宽容,纪律和法律仍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 ”设置责任清单。如何界定 工作失职 ,是实行问责制度的难点。目前,许多地方正在
推行政府责任清单制度,将其作为权力清单制度的配套制度,旨在全面梳理政府部门行使
的职责,以清单方式列举并公之于众。在实践中,这一清单制度对责任主体规定比较多,
“在实施依据、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等方面还没有清晰的梳理。作为 一张写着政府部门责
”任的纸,责任清单制度应兼具组织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双重属性,完善规则内容,使其成
为保证政府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有所作为的制度基础。对行政行为的过错标准,需要科学
“ ”设置、详细规定,否则一方面会造成官员在行政决策中无从避险,另一方面会造成 严 制
“ ”度虚落实。此外,应建立在责任事故发生之前对行政行为实行日常监督的制度,对可能
造成事故的失职不当行为进行追究,让行政问责发挥风险预警作用。
坚持有错必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些地方不敢容错是因为政府自身动态纠错能力
不足。实际上,敢于承认过错、敢于纠正过错,不但是责任政府理念下权责一致的必然要
求,而且是对领导干部加强从政修养的要求。如果已发现决策失误,就应重新履行科学论
证、征求民意等法定程序,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以真诚取得人民的谅解。如果为
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将错就错甚至搪塞推责,其危害比错误本身更严重。应对政府权力行
使的程序、环节、过程、责任进行分解细化,并制定相应的行使标准、运行流程、监督制
约制度。这不仅是为了使问责有法可依,更是为了及时纠正政府权力行使的随意、异化和
滥用。加强行政问责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增强行政问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有错必
纠、有责必问,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法治化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党 干部容 行 法心得体会 篇贯彻 员 错纠错暂 办 2
《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或虽未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但客观上造成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的,不予容错。
此外,可以容错的 8“ ”种情形,也限定为 出现一定失误错误的 可以给予容错。换句话
说,如果错得过分,错得离谱,造成惨痛代价的,不在容错的范畴之内。这些具体规定,
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干部在干事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是:盲目冒进,胡乱作为。造成这种错
误,既有意识上的问题,也有能力上的问题。
“ ”这和那种谨慎决策、严密推行中遭遇防不胜防的情形,导致无意中下出一步 臭棋 的
“ ”问题有很大区别,也区别于紧急处置某一事务时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如果把干部犯错的种种情形都搅浑在一块,无原则、无底线地容错,那无疑是长 庸
” “ ”官威风,灭 能吏 志气。问题是,这种情况,过去不是没有出现。一些领导干部甚至对
……下属违法乱纪,也美其名曰要看主流,要允许试错 其结果,是令这些干部在错误的泥
潭里越陷越深。
“ ” “ ”应该看到, 容错 有时也能成为问题干部、腐败干部的 保护伞 。个别干部借改革名
“ ”义谋利、以损害群众利益换取腾挪空间,对其容错 ,那就是遮掩、纵容。
《办法》划出容错边界底线,坚决防止保护变庇护、宽容变纵容。这一理念,是重中
之重。
显然,保护和庇护,宽容和纵容,容错和不容错,中间有明显的界限需要制度化的区
“ ”分。把那些不该享受容错待遇的干部 摘出去,是题中应有之义。
党 干部容 行 法心得体会 篇贯彻 员 错纠错暂 办 3
读了《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我不禁为容错机制的出台叫好,它为改革创新
者吃了定心丸,为实干型干部撑腰壮了胆。但是,容错并非一味纵容,要注意以下两个方
面。
一要分析原因。一种因素是被动出错,如在执行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时理解不当而出
错,对这样的错误当然可以宽容。另一种因素是能力原因,因经验不足而出现了失误和错
误,对这样的同志可以容忍,也可调离现在的岗位,让其进一步锻炼成长。还有一种因素
是主观上故意犯错,如为躲避责任而出错,对这种不敢担当的行为就要追责。
二要宽容有度。容错机制对于提振干部的精气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容错并非纵
容,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同时,要配套建立纠错机制,允许
同志犯错误,也要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纠错机制,这样才是真正意
义上地保护干部。
我以为,容错机制的建立,有利广大干部放下因错得咎的心理负担,特别是为作风正
派、不断进取的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但要想取得持久成效,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落实好。容错机制不是死的条款,而是结合当地重点、难点工作的动态描述。
“ ”建立建全容错机制就得契合本地实际,确实分清干部的 为与不为 的界限,防止主观臆
断,尤其是伤人的误判。
“二是不可偏废。针对容错机制建立后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加以修正,消除各种乱作
” “ ”为 的弊端,打掉逃脱责任的 保护伞 。干部工作中出现问题,该承担的责任还得承担,正
常的问责机制也要纳入其中。
三是要透明。容错机制推行的全过程要公开,即360 度无死角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相
关实施细则,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对差错干部适用容错机制的处理,也需要公开解释
与及时通报。保证决策尽可能做到科学、周全与合理,为善于创新的干部创造撸起袖子加
油干的良好氛围与空间。
党 干部容 行 法心得体会 篇贯彻 员 错纠错暂 办 4
“ ”今天我们召开 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动员会,下面就如何抓好这项教育活动我再
讲几点。
一、 谈一下搞好这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问题
(一)“ ”开展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实践活动,有助于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 ”“ ”“大家知道,自古以来就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格言。清朝守钱塘大堤的官员是四品官,却与知府享受一样的待
遇,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决堤。如果决了堤,不等皇帝来找他算帐,他就得跳
江自尽。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推崇的上
“ ”下级相互负责、相互担当的优良政德,而且还进一步把其发扬光大。邓小平同志 文革结
束后出来工作,他说,我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正是由于他敢担当
的品格让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逐步富裕起来。反复强调要敢于担当。他一字
“ ” “千钧地说: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 他指出, 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
” ”就有希望 ,担当大小,体现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等
等,可见敢担当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二)“ ”开展敢于担、转作风、争一流实践活动,有助于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从大家庭
来说,祖国是我们的家,我们是13 亿人口基数里的一个分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拼搏。从小家来说,新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
成员。为了自己的家能够兴旺,为了自己的家能够越来越好,为了自己的家能够不断进
步,这个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有不可推卸的担当。比如当前国家正
“ ” “ ” “ ”在进行 供给侧改革 和 三去一补,如何发挥新乡区位、科技、山水优势,把中央和
“省里的战略方针、任务目标、工作要求与我市实际结合起来,如何围绕 政府、市民、社
” “ ” “ ”会 三大主体和 生产、生活、生态 三大空间布局做好城市 双修 工作,有计划、有步骤
地修复被破坏的河流、湿地、植被等等,都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实现路径,需要把
摘要:
展开>>
收起<<
贯彻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心得体会(精选28篇)党干部容行法心得体会篇贯彻员错纠错暂办1 《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或虽未违反党的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但客观上造成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的,不予容错。 职权与职责相统一,是建设现代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掌握一定职权的政府工作人员应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这就需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明确问责标准。我国现行法律中的行政问责,主要是指领导成...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