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师心得体会(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41.87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学德育教师心得体会(精选 3篇)
中学德育教 心得体会 篇师1
长期以来,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
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入,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真可说是千变
万化,德育工作是越来越难做,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思想是一项不可忽视
“ ”的 阵地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内容应该说在各语文学科的教材里都有所体现,因为各语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
都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只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强烈的
责任感,才能自觉做到教学育人,切实履行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要善于分析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
“ ”我们面对的是 特殊 的群体,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刻苦精神;所以
“ ”在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十分注意找到 兴趣点 ,它是否被学生接受。是否有力于学生发展。
三、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语文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
“ ”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 即事明理,借物寓情 ,用爱心
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
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四、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
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
“ ” “ ” “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 帽子 ,或栽一条德育 尾巴 , 有了
”就渗透,没有不凑合 ,切忌穿靴戴帽。殊不知,语文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
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
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德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
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五、公正、尊重事实。
语文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
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
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深挖思想根源,严
而无格;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
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赞美祖国的
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
“ ”总之,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渗透方式。在 润 字上下功夫,像春风化雨那样点滴入土,
滴滴注入学生的肌体,把好的道德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情感
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得以发展。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
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是
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中学德育教 心得体会 篇师2
本学期以来,实事求是地开展德育工作,收到了一些实效。现在将一学期工作总结如
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我自觉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总是处处发挥先锋模
范作用,我从自己的思想入手,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
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影响和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以人为本,尊重爱护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
“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不
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凝聚
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本学期转变学困生2人。
三、创新教法,树立爱国意识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平时,在利用学习政治课教学组织学生学
习方针政策,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意
识、道德意识和感恩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之,一学期来,我坚持为人师表,以人为本,认真履行好一个教学教育和德育教育
的职责,以爱心为学生照亮心灵之路。
中学德育教 心得体会 篇师3
一年来,“ ”我们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坚定不移地以 德育兴校 战略推
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
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
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
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 ”教会学生做人 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办学以来,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
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清明节
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
“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 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
” “ ”民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 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 ,从学习和生活
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们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四是科技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校园科技创新比赛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五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 教育的空白,又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六是主题教育活动。新生进校以后,我们通过队列训练、生活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
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练坚韧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开展 爱心助
”“”残活动,并设立 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并作国旗下
讲话,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
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渗透
1——、学科教学 努力挖掘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
`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
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
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
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
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
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
的提升。
2——、课程设置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
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
“ ”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 实话实说 、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
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
发向上。二是开设了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
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
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学德育教师心得体会(精选3篇)中学德育教心得体会篇师1 长期以来,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入,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真可说是千变万化,德育工作是越来越难做,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思想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阵地。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内容应该说在各语文学科的教材里都有所体现,因为各语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只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自觉做到教学育人,切实履行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要善于分...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