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VIP专免
3.0 2024-08-16 999+ 39.87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某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我们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下辖 511 乡,148
村,耕地面积 318 万亩。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马铃薯最佳生产区,特
别是随着近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薯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种植技术标准快速提升,薯产品
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薯产业逐步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保
持在 50 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实现 1.5 吨,薯产业企业年创利税 500 万元。我县在推动薯产
     业发展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托优势育基地 我县农民素有种植马铃
薯的习惯,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薯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面对企业扩大生
产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我们把培育马铃薯生产基地作为加速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
抓。一是靠组织引导。县内不断加大对薯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组建了薯产业化发展办公
室,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协会,配齐专门人员抓薯产业链条,制定了薯产业发展规划,层层
分解马铃薯基地建设任务,运用政策和行政的手段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马铃薯生产,花大气
力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靠效益吸引。我们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薯产业的优势所在
和致富典型,动员广大干部深入农户中,给农户算效益账,引导农民认识种植马铃薯效
益,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思维定势。通过市场效益的拉动,近年来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
递增,中心镇自由村就是受效益吸引的典型,目前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村种植业面积
50%。三是靠发展订单。我们把发展订单种植马铃薯作为解决农民销售后顾之忧的根
措施。年初确定定单的最护价格收购随行就市,最大度保农民生产利
益,现在全县订单种植面积30 万亩以上。四是靠提供服务。我们积极理企业农民
的利益关系其牵线搭桥,协调搞好政策、物资资金等方面务。年我县三
就为农民无偿马铃薯种,在农户中立了企业良好信誉形象,有效
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乡 5个,基地村 40 个,
年种植面积突破 50 万亩,生产基地的不断育强,为保企业生产原料供应奠定了实基
     础。 二、整实力企业是实现产业动力的心,我们始终把改、引
扶持企业发展作为加快薯经济发展关键环节来抓,着力整薯产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强
“ ”打造薯经济的 航空母舰 。一是调整改造老企业。我县淀粉厂(现改制为冰山淀粉
司)在上个世纪 50 “ ”就以生产 英国赶荷兰 冰山牌马铃薯淀粉闻名
由于素的影响,生产一度困境。经过 1999 投资技术改XX 莫斯科太阳
司购买后,企业年生产力大大提高,年产制马铃薯淀粉 4000 吨,实现利润达 100
万元,成为我县薯加工企业的要力。二是引建设企业。我县通过实
招商战略,着力引进国薯产业龙企业,以招商的办,不断提升和大薯产
业。后引进并建设了齐齐哈尔信食品有限责任公淀粉厂奈伦淀粉工业公
7薯制品企业。特别是引的内蒙古奈伦淀粉投资达 2亿元,年加工马铃
33 万吨的大目,正式开工建设,秋季将全面产。该项目引
表世界先水平全自动、全旋流瑞典拉马铃薯设,主要生产马铃薯淀粉、变性
、高吸水膳食纤维、蛋白等奈~司从开伊始,就基地紧密春季
北部乡镇20 万亩的马铃薯订单,奈~司的引全面大了我县薯产业的市场竞
争力。三是加快企业技改步。我们积极为企业上争技改政策扶持,提高企业生产
力。淀粉厂在政策扶持下,引国际的生产工日本木系列生产线。技改
后,该厂以农村小粉坊加工的粗淀粉为生产原料,行深加工,动了全县大部分小粉坊
的加工生产,有效地解决农民的难问题仅~年就为农民省运170 万元,有
力地全县薯产业的性运行。目前,全县各类加工企业粉坊已发展200 多家,
年加工60      万吨以上,薯产业的企业动力全面增强。 三、依靠技增效益 为了
解决马铃薯种植模式单一、含量低问题,我们把扩大单产、提高质量、增加益的
撑放在依靠步上。一是大力实技术培。以县农业推广中龙、以乡镇农
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业技术员为基础的三级科务体,为全县马铃薯标准
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了有力保。近年,我县连续聘请东北农大博士生导、中马铃
薯专业员会会员陈伊里教授我县作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讲座,为乡村干部、种植大
“ ”户、农业技术员答疑。我们还充分利用 科普冬 活动,办马铃薯植技术培
100 余期,达 3万人。二是全面实标准化培技术。随着种植技术平的提高,我县
农业技人员功试验、示范了大垄栽模式成大马铃薯高产优高效培技
术。下发了马铃薯标准化培技术方案》资3余份办了专题电视讲座
案》从选种、地、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环节都确定明的标准,并且文字力求通
俗简约便于农户掌握作。通过案》的实,全县优高效培技术推广用面
10 万亩以上,平均亩产2.5 吨。三是积极建标准化培基地。上乡兴
王振有,是县内有马铃薯种植大户和联系企业农户的经人,为了解决马铃薯引种
外购和标准化培技术的推广问题王振筹资辟建了 5500 亩优马铃薯标准经
培基地,基地的建有效解决了技术推广用和种外购问题他开发种植的
851 品种,有高产、抗旱耐储特性,一品种非常适我县部分乡镇种植,解决
     我县农户分引种的乱而杂问题。 四、创优品市场 我们不断整和创优品牢牢
薯制品市场销售一产业链条的,依靠品拓宽市场占有。我县马铃薯
“ ”制品品种齐全,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冰山淀粉生产的 冰山 牌淀粉
“ ”粉厂云晶 牌粉,三信食品有生产的高吸膳食纤及脱蛋白这些
产品内和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覆盖率和竞争力。我们不断加大品产品的对
影响力,通过新闻会,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的薯产品,通
种媒提高我县薯
    产品度。目前,我们在积极组建马铃薯企业协会,着力整,力争
“ ”成 以大小,以强的品牌带动效积极鼓励和支企业加快技创
快生产出绿色、优各类薯产品,打造新的品,有效发优势,动产业发
  展实现突破之,我县在薯产业发展上可喜的一步,在产业链条的
个 接 上, 存在一定的断点和脱 , 也是我 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环节 节问题
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县的薯产业发展的成经验,培植基地,大龙,推广
       技,做,不断使我县薯经济做大做强,推动薯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标签: #经验材料

摘要:

某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我们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下辖5镇11乡,148个村,耕地面积318万亩。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马铃薯最佳生产区,特别是随着近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薯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种植技术标准快速提升,薯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薯产业逐步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保持在5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实现1.5吨,薯产业企业年创利税500万元。我县在推动薯产    业发展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依托优势育基地我县农民素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薯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面对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

展开>> 收起<<
某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docx

共2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