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读后感300字(精选5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39.64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何谓文化读后感 300 字(精选 5篇)
何 文化 后感谓 读 300 字 篇 1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
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
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
撼。
“ ”写点什么吧 ,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
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
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
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
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
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
“ ” “ ” “ ” “ ”架,从 学理的回答 、 生命的回答 、 大地的回答 、 古典的回答 四个部分,带领我们
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
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变成细微的尘埃。变成温存的呼吸。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
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
何 文化 后感谓 读 300 字 篇 2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以及《寻觅中华》等,他的
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
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
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
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第一、学理的回答,较为系统详细的介
“ ”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 学理 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
第二,生命的回答,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
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
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
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
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
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瑕不掩瑜,
还是值得一读。
何 文化 后感谓 读 300 字 篇 3
近期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一书,收获颇多;本书透过学理、生命、大地
以及古典的视角对文化一一作了回答,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鲜活生命的动情,既有珍贵
遗迹的见证,又有古人情怀的述说,可谓最诚恳最隆重。虽然文化这个课题极大,但也可
以依着作者的思路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说起文化,首先应该是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借余先生的话: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
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句话说得非常简洁却
又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我们每逢过春节,漂泊在外的人们总要赶在除夕之夜回去团
聚,不远千山万水,总要贴对联,放鞭炮,走亲访友,给晚辈准备红包,这种除夕夜的团
圆,应该算是我们的精神价值取向,一系列的行为算是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
“ ” “ ” “ ”种时间的积累 ,并且可以有责任通过 引导而渐渐沉淀成一种 集体人格,在鲁迅的笔
“ ”下称作国民性 ,而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这点在我看来,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的精神价值,认同并且一直践行着,这才让我们
没有文化差异和突兀,交流起来才能有家一般的感受和体味,譬如某个企业文化,员工认
同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表现相似行为方式。
何 文化 后感谓 读 300 字 篇 4
中国文化为什么如此顽强呢?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文化,强调自强不息;
一种高扬道德的文化,赞美厚德载物。一种和谐从容的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一种兼容并
包的文化,故能海纳百川;一种乐生重生的文化,因而生生不息。
当然,这种文化也有自身的弱点,最突出的一点是片面强调和为贵,斗争锋芒不足。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它是充满风险的。,例如,我们的文化中心地带就曾遭受多次外
族入侵。幸亏历史上的入主中原者有博大的胸襟,又十分仰慕中华文化,自觉地把自己融
入其中,这才使得中国文化不仅没有中断,而且由于吸收了新的血液而焕发生机。
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入侵者的涌入,使中国文化第一次面临真正的危机,有人说是千
古未有之变局。幸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以扭转乾坤的伟力,挽救了中华民族,挽救了
中国文化,并把它推进到新的阶段。
何 文化 后感谓 读 300 字 篇 5
文化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余秋雨先生统计,从英国学者泰
勒开始,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在他看来,这些定义令人眼花缭乱又言不及义,
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对文化还是茫无头绪。
“有鉴于此,余秋雨在《秋雨时分》谈话节目中公布了自己的文化定义: 文化,是一
”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他认为
这个定义是全世界最简短的,言外之意大约也是最明了的,似乎颇有得意之感。不过在我
看来,它既不够简短,也很不明了。
典型的精英语言,什么生态共同体啊,集体人格啊,从概念到概念,使我等草根越看
越糊涂。秋雨能定义,咱老百姓就不能自己定义了?这或许与阿 Q心理不太相同。精英有
精英的语言,草根也应该有草根的语言。
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人化,美化,文明化。啊啊,比余秋雨还简短。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何谓文化读后感300字(精选5篇)何文化后感谓读300字篇1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