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导游欢迎词(精选17篇)

VIP专免
3.0
2024-08-16
999+
59.28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广西旅游导游欢迎词(精选 17 篇)
广西旅游 游 迎 篇导欢词 1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不过二
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山得水而活,
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明。
早在隋唐时期,桂林城中诸山就留下了古人寻芳览胜的足迹,吟咏赞美的诗篇。象鼻
山、伏波山、叠彩山更是出现过车马为之堵塞的游览盛况,那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就
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宋代桂林环城游览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节点,古人或由此乘
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扫叶烹茶,把酒临风,览山水之色,探岩洞之奇。时
移世易,沧海桑田,许多盛极一时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名山游
览之胜却千年不衰。我们是否还记得,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对桂林山水的集
体记忆,或者说高度概括是什么?“ ”回答是 三山两洞一条江 。与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这
样的归纳或许过于直白,但它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义并主导着桂林
“ ”的旅游,其中的 三山 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 ”三山 中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
征,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也简称象山。象山海拔 220 米,高出水面 55 米,由 3
亿6千万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苍。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
“ ”一水月洞,有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形成著名的 象山水月 。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
美石、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千古题材,是游人至桂的必游之地。
“ ”三山 中的伏波山位于桂林城中心东北部,孤峰突起,海拔 213 米,半枕 地,半插陆
漓江。山体高出平地 63 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 江一面, 人以壁立临给
“ ”千仞之感。漓江流经此地,被山体阻挡,形成巨大的汇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 ,制服波
涛之意,称其为伏波山。而民间传说伏波山的得名则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
箭退敌,削石试剑的缘故。
“ ”三山 中的叠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亿六千七百万年前沉积的石灰岩和白
云质灰岩组成,石质坚硬,岩层呈薄层、中厚层及厚 层状,一层层堆叠起来,如同堆缎
“ ”叠锦,唐代文学家元晦因 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因而将其
命名为叠彩山。
天生丽质的桂林经过了世纪之交的城市大建设,触目皆景,一桥一路,一花一树,一
江一湖,皆有可观。加之桂林旅游圈的景点开发,桂林的旅游景观更是异彩纷呈,早已不
“ ”是一句话能概括,更不是 三山两洞一条江 所能涵盖。但当我们历数桂林的观光景致时,
“ ”我们发现,桂林的 三山两洞一条江 仍然是桂林旅游线路的轴心。备受世人瞩目、独具桂
林特色的两江四湖景区,更是将三座名山纳入了它的范围,漓江从象鼻山到叠彩山段游程
更是两江四湖游览、尤其是夜游的高潮和重点。
广西旅游 游 迎 篇导欢词 2
涠洲岛位于北海市东南面的0大海中,距北海市 36 海里,由南至北长65 公里,由东
至西宽6公里,面积25 平方公里,岛的最高海拔 79 米, 上住有岛20xx 多户人家,16000
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
“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 三 S(海
水sea、阳光 sun、沙滩 sand 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 ”故素有大蓬莱 仙岛之称。
涠洲岛与北海银滩隔海相望,为人山喷发堆凝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
岛,涠洲岛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
丽神奇,种类繁多;南部海蚀火山港湾奇特优美,沙滩迷人,边漫步边拾海螺、捡贝壳。
其龟豕拱碧、滴水丹屏为北海景中二景。岛上浓荫蔽日,四季飘香。三婆庙、圣母庙和天
主等建筑各具特色。岛民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古风可撷。1994 年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
区。
斜阳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海面上,亦由火山喷发堆积形成,距涠洲岛 9海里,距北海市
区44 海里,面积1.89 平方公里。因从涠洲岛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又因该岛横亘在涠
洲岛东南面,南面为阳,故称斜阳岛。状似一朵盛开的莲花,中部凹陷,四周凸出。沿岸
陵岩壁立下临深渊,飞鲨怪鱼,贝类珊瑚清晰可见。岛上冬暖夏凉,野花繁多,森林原
始,山径迷离,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是寻幽探险的乐园。
斜阳岛上住着20xx 多客家人,岛民热情好客,民风民俗淳朴。岛上目前没设菜市
场,没有小偷,各家各户捕捞回来的鱼,吃不完,就放在岸边海水里,随用随取。到斜阳
岛来旅游,可欣赏到形似原始生活的情调。
漫步岛上,那浓郁的宗教气氛,原始古朴的海岛风情令人流连忘返。比较著名的景点
有青蟹抱瓯、龟豕拱碧、天主教堂、海底彩带、岛上观日出、滴水丹屏及三婆庙和汤显祖
观海处等。
目前,涠洲岛上有为旅游者提供的配套服务设施,北海至涠洲岛每天有往返轮班。
广西旅游 游 迎 篇导欢词 3
桂林美最美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
恭城河口,全长170 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 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
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百里漓江,依据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景区
第一景区:桂林市区至黄牛峡。两岸奇峰林立,城镇、农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观多
样,是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构成了画卷的开头部分。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
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夹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映带,是漓江风光的精华
所在,构成画卷的主体部份。主要景点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
壁、浪石风光、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境等。诸多景点
中,冠岩水府、九马画山、兴坪佳境最令人兴奋,令人陶醉。
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两岸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
见,给画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园色彩。
漓江 光的美,不 充分展 了风仅现"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深
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同时漓江有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自然有它不同
的神韵。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
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
中游景点
望夫石望夫石右岸山上有两个石人,高山上的是丈夫,小山上的是妻子,像是背着
孩子在望丈夫,名望夫石。传说是一对船家夫妻,行船到此,水枯搁浅,船上斗来吃完,
上山看有无船来好求救,结果没有等到,双双化为石头。
草坪 船到草坪,但见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葱翠。在漓江的整
“ ”个游程中,这里算得是观景高潮的序幕 。游船前行,但见两岸疏林如画,山村炊烟处
处,风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
“ ”浪过处,又如卷动的山水画卷。若逢阴雨天气,烟云绕万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冠岩左岸一山,似古时紫金冠,山脚有岩洞,为地下河出口,一脉清流注入漓江。
“明蔡文《冠岩》诗道: 洞府深深映水开,幽花怪石白云堆。中有一脉清流出,不识源头
何处来?”经岩溶地质研究所运用示踪学的原理,在冠岩8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地下
河的源头。
鲤鱼挂壁 在杨堤看前方悬崖,下方大石壁上,有条红鲤鱼的图形,巨鲤像在溯江而
上,名鲤鱼挂壁。
绣山 过了冠岩,山石色彩多样,红、黄、赭、绿交错,色彩斑斓,如织似绣,名绣
山。
仙人推磨 在海豹山旁边,有座小山,顶上的岸石,形似人在推磨,称为仙人推磨。
半边渡 右岸峭壁如削,无法筑路,人们在岸边摆渡往来。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垂
河渡半边。
桃源赏月右岸桃源村,前拥翠竹,后立青松,三月桃李争艳。村后月亮山顶有个大
“圆洞,如月挂山头,富有诗情画意,此景名桃源赏月。这便是伟说中伏波将军 一箭穿三
”山射穿的第三个洞。
鼓椎山左岸边有两块圆形巨石,大者曰锣,小者曰鼓;右岸两座挺拔的小山,一名
锣锤山,一名鼓棍山。此处叫锣鼓滩。
杨堤 村后一山两峰,形似倒挂的羊蹄,当地谐其音,地名称为杨堤。杨堤景色很
美,为乡政府所在地,又是枯水期游人登船的码头。
鸡笼山右岸一座小石山,上尖下圆,像是南方的竹编鸡笼。还开有一个门,名鸡笼
山。左岸石壁上,有一排小石洞,好像是一群小鸡往回赶。
童子拜观音 左前方有许多山峰,中间一个尖峰,形似观音菩萨,名观音峰;在观音
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对观音低头朝拜。卓笔峰右岸临水处,有一小尖峰,均
匀直立,极像大毛笔,名卓笔峰。
摘要:
展开>>
收起<<
广西旅游导游欢迎词(精选17篇)广西旅游游迎篇导欢词1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不过二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明。 早在隋唐时期,桂林城中诸山就留下了古人寻芳览胜的足迹,吟咏赞美的诗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更是出现过车马为之堵塞的游览盛况,那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宋代桂林环城游览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节点,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扫叶烹茶,把酒临风,览山水之色,探岩洞之奇。时移世易,沧海桑...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