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大慈恩寺的导游词(通用22篇)

VIP专免
关于陕西大慈恩寺的导游词(通用 22 篇)
关于 西大慈恩寺的 游 篇陕 导 词 1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存在其余寺院瞠乎其后的显赫位置和巨大
范围。这座寺院当年由 13 座庭院组成,面积达 34O 亩,是当初寺院面积的 7倍。其修建金
碧辉煌,装潢富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 32314 平方米,约合 48.5 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英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个别外域传入我国的货色,老
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依据什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本地先传人狮子
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呈现。大家晓得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
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
“ ”为 佛为人中狮子 ,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 4尊石狮对
称地雄踞左右,里边凑近大门的两尊,不明白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
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
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 1785 年)雕
造,西侧一尊是民国 20_年(公元 1930 年)雕造。 两 石 高度在这对狮 1.7 米以上,每尊分量
至少也在 250 公斤以上。奇异的是 两尊八面威 石制 心的 大无朋,即便用手微微地这 风 实 硕
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非常动人。各位游客,你能猜出这是什么
起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吊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锻造的一口铁钟,重 15
“ ’吨。西边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久长以来,人们都把 雁塔晨钟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
“ ”广为传播。但以往人们都认为 雁塔晨钟 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实在此景指的是大雁塔,
由于大雁塔这口钟重 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 1548 年)十月铸造
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光早 100 “ ”多年,上面还铸有 雁塔晨钟 铭文。
家喻户晓,普通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央高台
上,初建于来日顺二年(公元 1458 年)至成化二年(公元 1466 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 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旁边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
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逝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
565 年,死于公元前486 年,大概与孔子同时期。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
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 20_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
汉和玄奘泥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主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
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收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
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关于 西大慈恩寺的 游 篇陕 导 词 2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
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
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
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 45
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 25 米,由地面至塔顶高 64 米。塔身用砖砌成,
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
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
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
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
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
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
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 米,呈方形角锥状。
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
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
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
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
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
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
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
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
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
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
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
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
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
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
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
地.
关于 西大慈恩寺的 游 篇陕 导 词 3
“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
”钟在城南 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
的佛教名塔之一。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
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之道场,而大
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 人也许?
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
案。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
经的高大的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
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
《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玄奘呢?玄奘,俗姓陈名祎(yi),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
“群,勤奋好学。十三岁出家为僧。他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
”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发现佛经残缺不全,佛经中有许多错误。他
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
佛法。贞观元年(620xx 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他不为
所动,矢志不改,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只身前往,于唐贞观三年(公元 620xx
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
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研学,历时20xx 年之久,在一次盛大的法会上,玄奘宣读自己的佛学
论文,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可以和玄奘辩论,据说一连18 天,没有一个人能辩过他。
“ ”各王特邀请玄奘乘坐华丽的象舆游行,会场欢呼雷动,大乘僧众称玄奘法师为 大乘天,
“ ” “ ” 小乘僧众称他为解脱天,佛教之 天,就是指菩萨众神。玄奘取得了极高的的荣誉,
在印度备受尊崇。随后他毅然谢绝了各国王及僧众的盛情挽留,毅然踏上归途。贞观十九
年(公元 645 年),玄奘携带大量佛舍利及 657 部佛经,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国人
的隆重欢迎。抵达长安时,僧俗百万之众倾城出迎,盛况空前。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
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
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撰写了《大唐西域
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
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
“ ”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我们把出家称为 步入空门 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 ”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亲自题写的 大慈恩寺 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其母文
“ ”德皇后追建阴福,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故名 慈恩寺 。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
殿,占地26570 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在慈恩
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
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
代多次维修,至明代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是钟楼,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钟。该
钟铸造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 l548 年),通高3.4 米,重 15 “ ”吨上铸有 雁塔晨钟 四个苍
劲的大字。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是佛教重要的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
法事之用。也是重要的报时工具。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现在我们来到寺院的大雄宝殿参观。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殿内供奉有释迦
牟尼的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佛指的是佛性的清净之身,西为报身佛卢舍
那佛,报身佛之意是得到佛果,圆满之身,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指一切可变幻
之身,并指普渡众生之身。三身佛两侧立有释迦牟尼的迦叶和阿难,两侧是十八罗汉。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陕西大慈恩寺的导游词(通用22篇)关于西大慈恩寺的游篇陕导词1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存在其余寺院瞠乎其后的显赫位置和巨大范围。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当初寺院面积的7倍。其修建金碧辉煌,装潢富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英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个别外域传入我国的货色,老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依据什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本地先的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呈现。大家晓得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3.9贝壳
属性:32 页
大小:75.4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