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乐古镇导游词(精选26篇)

VIP专免
3.0
2024-08-18
999+
69.62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平乐古镇导游词(精选 26 篇)
关于平 古 游 篇乐 镇导 词 1
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资
源相当丰富,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早在宋代平乐镇就是闻名的纸
“ ”乡。周围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坦平原,高处鸟瞰,宛如一小盆地,素有 天府平乐 之美
誉。
沿入口进来的这条街叫乐善街,乐善街因连通乐善古桥而得名,是古镇特色精品水景
街区,街道引白沫江之水经顺江堰,到达乐善街水景街区,最后又通过安乐堰,汇入母亲
河白沫江。大家仔细看看水景街,就会发现,原来长达 300 余米的水渠上,架有十来座人
行桥,更独特的是,这里的每座桥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拱桥、平桥、石墩桥、踏板
……桥 每一座桥都有不同的来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桥上走走,看个究竟。
平乐乐善街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了平乐的美食和酒吧娱乐。如果您想尝到平乐古镇最
有特色的碗碗羊肉,或者想尝到特色的钵钵鸡、奶汤面或者其他中餐美食,那您得好好品
位下乐善街,一定可以找到您喜欢吃的东西。在这条街还有平乐古镇的特色商品以及富有
特色的酒吧文化,喜欢休闲的您,是否想走进去看看?
“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开发,平乐古镇目前已是 国家 AAAA ” “级旅游景区 、 中国历史文化
” “ ” “ ”名镇 、 全国重点镇 、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在 20__年、06 “年还被评为 成都市十大魅
” “ ”力城镇 和 成都市十佳景区 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
关于平 古 游 篇乐 镇导 词 2
“前面竖立有碑文记载的是渔市拐码头,相传是渔业行帮码头,昔时与别具特色的 木
” “ ”栈道 通连,接鱼市拐、联 台子坝(古代社会活动中心),白沫江渔户、成都渔贩聚集交
易,极其热闹。不少成都渔商修房设栈,留下了风格独特的渔栈和码头。现存栓船桩眼、
栓马铁环、号子灯桩、木栈道架孔、背负重物时上下的小石梯等足以令人遥想当年的繁
华。
“拾梯而上,我们来到的这条街就是长庆街了,长庆其名取白沫江水源源流长,生民
”得福当庆之意。与长庆街相连接的是福惠街,福惠连长庆,寓意吉祥。这条长庆街也是
我们保留比较完好的一条古街道。现在所看到的老钟表铺就是平乐古街历史的见证,此修
配铺为古镇居民修理日常生活用品及更换配件,已近百年。早期专营煤油灯芯,随时代发
展开始修理手电、钢笔、翻配钥匙等。工艺上主要用原始的木炭火炉加热升温焊接,手工
敲打制作。
在这条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很多传统工艺,也可以购买到你称心如意的旅游产品。为
了服务于商业活动,长庆古街均为梭式建筑,高低错落,木格窗花。临街铺面前设店堂,
后为货栈,多为上宅下店,或前店后栈中天井的一楼一底穿木结构。这条街以前是竹木
市,主要卖竹编的筛子、背篼和木凳、木床等。现在旅游业发展起来了,许多店铺就转为
经营旅游商品了。
“ ”看前面就是 古镇第一照,这个照相馆是民国时期邛崃最早的照相馆之一了,里面的
主人家杨大爷从事摄影工作已经 60 余年了,平 古 在保留的很多旧照片都是出自乐 镇现 杨
“ ”大爷之手,照相馆也成为记载平乐影象历史的 第一照了。
平乐古镇当年亦是红色革命的地方,当年红军长征路经邛崃,在平乐留下深深足迹。
现在我们看到的草鞋店里面,就是当年红军长征所需用到的草鞋,这些草鞋纯手工编造,
打草鞋的大 七十多 高 已打 草鞋几十年了, 着 的深厚感情,并把草鞋店取爷 岁 龄 这怀 对红军
“ ”名为 红军草鞋 。这间很古朴的草鞋店,不大的店子里全陈列着老大爷的杰作,大家如果
想学,可以在这里看看大爷是如何将稻草变为草鞋的。
关于平 古 游 篇乐 镇导 词 3
看完乐善桥,走过寨子门,我们就到了八店街,为什么叫八店街呢?因为当年建这条
街时,一共只有八家店铺开张,街道很短,所以就称八店街了,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这第一
家传统打铁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铁器时代起就有此种手工铁匠铺。此铺已近百
年,师傅姓王,家传三代。它保持了原始的打铁风貌:操作时用大小不同熟铁块,先在炉
火中煅火,用手拉动风箱,待熟铁烧红,由两人用不同重量大锤轮番敲打,经过成型、淬
火、打磨,即成锄、刀、钯、钉、厨具等各种用具。
看完八店街就到了糠市街。中华为农耕古国,养猪业已有数千年,传统养猪主食以米
糠喂之,平乐古镇建镇即在这里形成糠市,足见农耕养殖之繁富。此街为木板铺面,全部
为明清风格建筑,保存完好,是平乐古镇保存最完好的 13 条古街之一。
拐到右边,我们看到的码头叫八店街码头,因处八店街当口而得名。当年这儿水运发
达,货物的吞吐量是很大的。当地人也叫它是私奔码头,据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月夜私奔
时,为了躲开他父亲卓王孙在各个路口设置的关卡,就绕道从我们平乐水路顺流而下逃到
成都的,从此演绎了一段千古爱情佳话,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看看。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顺河街,这条街因顺河走向而得名。平乐的古街几乎全部沿江而
建,整个格局呈鱼骨状,沿白沫江流向相平行的福惠街、长庆街、顺河街等街口节点多为
水码头,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
关于平 古 游 篇乐 镇导 词 4
现在我们来到了十字路口,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平乐古镇核心区保护区的街道了,面对
大桥,您的左边就是台子街,上有古戏台,下有字库街,是古镇古老的场镇所在的位置,
过去的人们在这里唱戏,下面观戏和喝彩的,还有卖小吃,经常热闹至深夜。字库街古有
“ ” “字库塔,遵循 一字值千金的古训,昔时读书人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皆需集中到 字库
” ——塔 焚烧,以示崇尚文化之意,字库街以此而得名。在您的右边就是江西街了 这里因
——曾作为平乐古镇最大的会馆江西会馆的所在地而得名,江西会馆后因年代久远被毁,
“现存民居铺面皆为晚清前后时期建设,但依然保留了古代江西街的风貌,被称为茶马驿
”站第一街 。
到了这里,我们现在就可以看见前面的乐善桥了。白沫江时成大水,冲毁桥梁,中断
“ ”两岸交通。清同治元年,乡贤周潼宣、张大宾等人承头捐资,为善造福,是名 乐善 。桥
长120 米,高 16.6 米,宽10 米,七孔桃心,是四川 存最大的古代石拱 。七年采石,现 桥
三年建桥,百年风雨,留给后人无数佳话。
站在 的中央,我 就可以一 古 的全貌了,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桥们览镇觉?平乐古
镇乐善桥是目前川西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石桥了。您看看桥下铺有一层红砂石的基
“ ”础,它们互相用燕尾石紧紧地嵌合在一起,让桥变得格外坚固;桥墩呈尖锥形,这样的
设计极富智慧,洪水涌来,它们就像利刃一样将洪流分开,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力。这样的设计让乐善桥经历了百年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毫发无伤,让我们不得不
佩服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筑桥技艺,保留完整的乐善桥也将作平乐永恒的历史文
化精华,载入史册。
关于平 古 游 篇乐 镇导 词 5
“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
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 蔡·蒙履平,和夷底
” “ ” “ ”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 用飞沙堰分为 内江 、 外江 ,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
到公元前150 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 20xx 多年历史了。
北宋开宝三年(公元 970 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
州,民国 20xx 年(公元 1940 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1950 年镇、乡分
置,1983 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3 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xx
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
乐镇,统称平乐镇。
“平乐地处四川省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是邛崃市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 一平、
”二固、三夹关 之美誉。平乐全镇幅员面积70 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 平方公
里,古镇区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 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5%。
平乐之神奇,弹丸之地演绎了中国丰厚而灿烂的历史文明。
南方丝绸之路上,似乎还回响着驮运丝绸的马队清脆的马蹄声、铜铃声;古川南蜀道
里,似乎还飞扬着诸葛亮率大军西征和七擒孟获的猎猎军旗;神秘幽深的李家大院,似乎
“ ”还传诵着天下第一圃的进贡佳话;石板市井之间,似乎还传承着司马文君的浪漫爱情;竹
“ ”海掩映中的金华山,似乎还讲述着三教合一 的神话;青山碧水的芦沟幽谷,似乎还彰显
……着蔡伦后裔的聪明智慧
关于平 古 游 篇乐 镇导 词 6
拐到右边,我们看到的码头叫八店街码头,因处八店街当口而得名。当年这儿水运发
达,货物的吞吐量是很大的。当地人也叫它是私奔码头,据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月夜私奔
时,为了躲开他父亲卓王孙在各个路口设置的关卡,就绕道从我们平乐水路顺流而下逃到
成都的,从此演绎了一段千古爱情佳话,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看看。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顺河街,这条街因顺河走向而得名。平乐的古街几乎全部沿江而
建,整个格局呈鱼骨状,沿白沫江流向相平行的福惠街、长庆街、顺河街等街口节点多为
水码头,便于货物的装卸和交易。
前面沿河上,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临江而建,房屋由柱脚从河里支撑或从岸边支撑
起来,这样的建筑叫做吊角楼。平乐古镇建筑大都属于晚清时期建筑,保留了古镇明清建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平乐古镇导游词(精选26篇)关于平古游篇乐镇导词1 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早在宋代平乐镇就是闻名的纸“”乡。周围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坦平原,高处鸟瞰,宛如一小盆地,素有天府平乐之美誉。 沿入口进来的这条街叫乐善街,乐善街因连通乐善古桥而得名,是古镇特色精品水景街区,街道引白沫江之水经顺江堰,到达乐善街水景街区,最后又通过安乐堰,汇入母亲河白沫江。大家仔细看看水景街,就会发现,原来长达300余米的水渠上,架有十来座人行桥,更独特的是,这里的每座桥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拱桥、平桥、石墩桥...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