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分析【通用多篇】

VIP专免
3.0
2024-08-19
999+
59.41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编辑】教案分析【通用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
助。
教案分析 篇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对实际活动的讲解和分析处理,确保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并
了解分米和毫米,从而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了解长度单位之
间的换算关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估测能力,并且能提升整体动手操作
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为生活学习提供便利。
二、案例描述
(一)设置教学目标
1.本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并认知长度单位,分块学习分米和毫米的相关
知识,并且在原有学习基础上提高分米和毫米的长度预判能力。
2.借助实际测量,保证学生能利用有效的长度单位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描述,教师要建立思
维导图,确保学生能有效的理解 1m 等于 10dm、1dm 等于 10cm 以及 1cm 等于 10mm,并引导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使用。
3.教师要建构有效的小组学习机制和交流互动,集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
力,也要提升学生勤于动手和善于分析的能力,真正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更好的学
习数学。
(二)明确教学难点
有效认知并建构 1dm、1mm 等 度 位 构,能有效使用度量 位 物体的 度 行集中长单结 单对 长进
描述。
(三)教学具体流程
1.课前导入
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量黑板的长度,用哪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米。
师:老师这里有米尺可以借给你量,不过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参与量,可是我又没有那么
多米尺,所以我帮大家准备了简易米尺。这根米尺正好一米。你能用它量出黑板的长度
吗?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配合着量)
2.课堂教学
(1)认识厘米,设置小组挑战。
师:你能用这根米尺量吸管的长度吗?
小组探究量法:(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量)
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集中分析,得出吸管的长度是 10 厘米
(板书内容:为 10 厘米=1 分米)
随之引出问题:分米和米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内容:1米=10 分米)
教师要带领学生用直尺验证吸管的长度,
师:大家拿出直尺量吸管的长度,看看是不是 10 厘米?在米尺上找出一分米,数数看一
米里有几个一分米?
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
师:你能用手比划出 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
开展小组讨论,并借助学生的回答实现课堂问题的有效解答。
“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 分米 的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 1dm,也就了解了 1分米的实际程度,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在纸上画
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能做到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教师边检查边给予专业指导。)
师:有哪个小朋友想更大家分享如何利用直尺画出1分米的线段?
生:(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我是从 0刻度开始画了一条 10cm 的线段。老师说
过,10 厘米等于 1分米,那么这条线段就是 1dm 的线段。
设疑:小朋友画得太好了!可是老师尺子的0刻度磨 了,我怎么画损1dm 线段(出示一把
零刻度磨损的尺子。)
生:可以从刻度7画到刻度17,10 厘米等于 1分米。
总结:不论从哪个刻度开始画,只要画一条10 厘米的 段,就是线1分米。
看来大家对 1分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就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 1分米吧。
(师生一块儿比划出 1分米的长度。)
你能在咱们身边找到 1分米吗?(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如果不是正好 1分米长的物体可
“ ”以用 大 来表示。)约
(2)认识毫米,设置小组挑战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对毫米的概念进行初步认知
师:目前,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3个长度单位,分别是厘米、分米和米,那
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量一下笔记本。
(学生动手量,发现问题。)
生:我们数学书厚度还没到1cm!
师:对呀,正是基于此,让我们今天再继续学习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度量单位,塔就是毫
米,我们通常使用 mm 来表示。(板书:毫米)那么,老师不仅想问了,1毫米究竟有多长
呢?就请同学们给老师答案吧(投影展示一把直尺)介绍:直尺上 1厘米中 每一个小格间
所代表的数学度量意义就是 1mm。希望同学 能体会一下们1毫米的长度。
教师借助班级内一些较为常见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体会 1厘米=10 毫米,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或者厚是接近 1mm 的。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枚五角硬币和一张公交卡,请6个人成为 1个小组,同学
们要测量这些物体的实际厚度。
(学生 6个人一小组进行合作测量。)
师:你们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生:很短很短。
生:要比厘米小好多。
师:是的,它们的厚度都很接近 1毫米。请小朋友们捏一捏,感受一下1毫米。
(停留半分让孩子感受。)
师:拿出一张白纸捏一捏,这张纸的厚有1毫米吗?那么请小朋友们估算一下,估算一下
多少张纸的厚度加起来是 1mm。并且利用直尺 行集中 量,你估算得是不是符合 ?进 测 实际
(课件呈现1毫米 1毫米数的过程,数到10 毫米暂停。)
引导:我们可以说1……厘米等于 ?
生:10 毫米!
(板书:1厘米=10 毫米)
引导:再接着往下数1小格呢?再数1格呢?(课件呈现:接着数到15 毫米。)
现在同学们能告诉老师数学书的厚度了吗?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能用毫米作单位对什么进行测定
(分 6人小组自由讨论。)
摘要:
展开>>
收起<<
【编辑】教案分析【通用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教案分析篇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对实际活动的讲解和分析处理,确保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并了解分米和毫米,从而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估测能力,并且能提升整体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为生活学习提供便利。二、案例描述(一)设置教学目标1.本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并认知长度单位,分块学习分米和毫米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原有学习基础上提高分米和毫米的长度预判能力。2.借助实际测量,保证学生能利用有效的长度单位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描述,...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