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免费
第一篇: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 21 个乡镇,556 个行政村,123 万人。其中,建制镇
10 个,人口 73 万,城镇建成区面积 58 平方公里。根据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统筹
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要求,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
县域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载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
化升级,通过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扩容提质,非均衡推进,在促进县域
经济综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同时,使我县区域经济板块特色更加显明。20xx 年以来,全县通
过各种投融资途径,投入城镇基础建设资金 23.4 亿元,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得以充实和
完善,城市化率达到了 17.8%,除槐店镇外,付井镇、老城镇、纸店镇分别被省政府、市
政府批准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下面,我把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向领导
和同志们作以汇报。
一、立足县情,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我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和其它县一样,在小城镇建设上并无特别的先天条件和自身
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沈丘曾几度辉煌,但
就小城镇建设而言,仍然是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慢。随着界首、项城的崛起和兄弟县市
的快速发展,在东西夹击,四面包围之中,我们深感压力巨大。在新的形势之下,县委、
县政府按照省、市党委、政府有关城市化发展战略要求,以全新的视角正确分析县情,以
“辩证的观点看待比较优势,确立了 兴工强农、民营先行、局部隆起、城镇带动、龙头幅
” “射、惠及百姓 的发展战略,突出城建拉动主导地位,强化了对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
”农民,富裕农村必须发展城镇 这一新理念的认识。打好沈丘的优势牌。一是边际优势。
我县地处省际边沿,是我省的东南大门,承东接西,有利于聚集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二
是区位优势。在界首、项城、临泉之间,有拉动和互补的环境,有形成隆起的条件;三是
交通优势。漯阜铁路、漯界高速、沙河水运通道,形成了西接京广、东连京九、通江达海
“的得天条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四是传统优势。这里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古有梁、
” “ ”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有 商贾云集,会馆林立 的历史底蕴。基
于历史和现状分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纸店沙河大桥即将修建,周口大东
环即将形成的战略发展机遇,立足超常规,着眼跨越式,实施非均衡,全方位提升小城镇
的层次与水平。
高标准的建设,必须有高水平的规划。我们以规划 为龙头,对中心城镇总体规划和 20 个
“乡镇的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同时,确立了 不贪大求洋,突出科学性;不固步自封,突
” “出前瞻性;不务虚作秀,突出实用性 的沈丘特色基调。制订了 吸引凝聚、比较优势、梯
” “次推进、内引外联的战略指导思想,形成了 依托漯阜带,面向沪苏皖,一带一纵加一
”环,一主一副两重点 的四级城镇体系网络规划原则。同时,我们在聘请权威单位和专家
对城镇体系规划进行高水准、高品味设计的同时,对各小城镇的性质、区位、文化、产业
等同时进行科学定位。
经上级批准的城建新总规,分为两个综合经济区,即北部经济区和南部经济区。北部经济
区以槐店、纸店、付井镇为中心,涵盖 14 个乡镇;南部以老城为中心,涵盖 7个乡镇。
“槐店镇作为县城所在地,我们将其定性为 豫皖交界处的交通贸易中心,以食品、纺织、
”化工、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城镇 。发展目标是:到20xx 年,总体面积达到 29.3 平方公
里,控制区面积 250.9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 28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44.4%,以强化形
“ ’象、提升品味、园林生态为主导,形成 一带一线三区 构架。纸店、付井将以沙河大桥为
纽带,以金丝猴集团和中粮储备库为依托,膨胀规模,快速充盈,顺势而上,强强对接,
在界首身边形成与之相互补的省际边沿隆起带。老城镇将以历史文化为动力源,以商临大
通道为支撑点,形成沈丘南部的新亮点。我们将通过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
的整体幅射与带动作用,利用三、五年时间,与全市的快速发展进行有机链接。
二、分类指导,非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们重点抓了三块工作。一、突出重点,就是
突出县城主中心这个重点。梳理交通、分区布局、强化形象、完善功能,建设成生态园林
“ ”县城。按照 一带一线四区 格局,重点搞好行政文化新区建设。用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进
“ ”行策划,本着 推新区,拉老区,先内后外、先基础后配套、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分期
“ ”分批组装,展现优、美、亮、绿、畅的特点,以县委、县政府综合楼为中心,实施各机
关分批入驻;以曾康路为连线,逐步将旧城区的主干道进行改造和拓宽整理。二、强化中
心,即强化老城镇次中心和付井、纸店两个副中心建设。付井镇以金丝猴集团为依托,采
用开放型、小组团、网格式格局进行建设;纸店镇以中粮储备库为支撑,采用紧凑型、大
组团、复合功能式格局进行建设。借助纸店沙河大桥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强强对接,
“ ”合二为一,形成豫皖交界处的经济 隆起带。老城镇着重挖掘历史文化积淀,以西关鞋城
“ ”建设为突破口,拉开框架,再建一个 新老城 ,以旧城为基础,进一步打造昔日八景的复
原和改造。三、拉动一般,即依靠县城主中心,付井、纸店副中心和老城次中心的幅射拉
动作用,依托皮革、丝网、机械和农产品加工等优势,建设一批专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园,
促使专业私营业主进镇入集,实现集镇规模的有序膨涨。同时,搞好专业市场和街道的硬
“ ”化、绿化、亮化,达到 精、靓、齐的效果,突出各自的特色,形成与县城和重点镇相呼
应的大城建体系。
三、搞活经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一)盘活土地资产。一是对国有、集体土地进行整合,高度垄断,把严管死土地一级市
场,放开、盘活、炒热土地二级市场。二是对规划区内的土地实行政府收购储备,统一规
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利用土地级差的积累,建立资金平台。三是对热点
区段,一片一策,以项目为载体,吸纳客商注资。四是对投资温度欠低地段,编制详规,
展示前景,拉动房地产投资。五是降低门槛,热点地段利益不让,抢手地段舍近看远,未
成熟地段放开投资。
(二)整合城市资源。挖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资源、资产的变现潜力,即对城市道路、
桥梁、广告、公共客运、公共建筑等使用权、冠名权进行有偿出让,对建设权、使用权、
“ ” “ ”经营权、管理权进行公开拍卖,变无形 资源为 有形 资产,以城养城,以城聚财,滚动
发展。
(三)聚合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担保信誉作用,把闲散资金聚拢到城镇建设上
来。一是鼓励农民入集进镇;二是发挥名人效应捐资;三是依托名优企业建立融资平台,
向社会借资。
(四)争取项目资金。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支撑,靠项目拉动建设。充分利用政策,营
造环境,通过国债、世行贷款和预算内投资,搞好重点项目建设。
(五)用好用活特许经营权,吸引投资。用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弱电管
线、燃气等公用事业项目的特许经营,激活融、投资机制。
通过经营城市的科学运作,收到了良好绩效。去年以来,通过土地出让聚集资金达7300
万元;吸引民间资金 2160 万元;争取项目资金 6000 万元;依托特许经营权融资 3000 万
元。通过这部分资金的流转,为城镇建设注入了活力。
四、规范管理,全方位提升城镇品位
一是政策引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为
城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成立了高规格的城镇建设管理领导组,为日常工作提供
坚强的组织保障。对重点工程项目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为实际工作提供决
策保障。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城镇建设,即挂帅又出征,及时解决建设中的矛
“ ”盾和问题。二是落实规划,严格把关。坚持 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
“ ”做到 五统一 :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开发、统一组织。对工程项目实
行集体审定、集体
“决策,体现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对实施方案的制订,实行 专家为主、依法运作、群
”众参与、反复论证决策模式,减少重大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是对症下药,细化措施。为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制订了《沈丘县城
镇建设管理办法》,对规划建设、公共设施、房地产、市容环境等方面的管理依法进行规
范和细化。为解决城镇公共客运秩序混乱问题,制订了《沈丘县公共客运管理办法》;为
解决广告不规范和小广告乱喷、乱涂、乱贴问题,制订了《沈丘县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为解决县城弱电线路乱拉乱架,纵横交织,有碍观瞻问题,我们同中铁电气化集团合作
(推荐访问范文网 www.haoWOrd.com),引进资金,对60 公里的弱电线路实施改造,取消明
线,全部入地;为解决环卫经费不足、环卫设施滞后问题,我们首先理顺管理体制,明确
分工,制订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有偿服务费征收标准》。这些办法的出台,对规范
建设管理城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建好队伍,加强管理。对城建监察、环卫队、绿化队三支专业队伍理顺了管理体制,
做到组织机构、经费和装备三个到位。为推动城镇管理工作尽快改善局面,打开突破口,
“去年我们还开展了全社会联动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大打告别陋习、拥抱文明、向垃圾宣
” “ ”战 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硬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 三优杯 竞赛评比中,我县由过去
的倒数,一跃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五、以人为本,高起点改善基础设施
“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我们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每一项建
“设都是从 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权益,发展人的潜能,满足人的需要,以人为中心,
” “讲究建设的实用性、舒适性、合理性和便利性 作为出发点,进行论证和筛选。在 膨胀县
”城、城乡一体、全面推进 发展思路指导下,突出槐店镇主中心的幅射带动作用,先后安
排了十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充分考虑了社会需求和品位需求。行政新区和曾康路
标签: #经验交流材料
摘要:
展开>>
收起<<
第一篇: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21个乡镇,556个行政村,123万人。其中,建制镇10个,人口73万,城镇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根据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要求,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载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中心城镇、副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扩容提质,非均衡推进,在促进县域经济综合发展良性互动的同时,使我县区域经济板块特色更加显明。20xx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种投融资途径,投入城镇基础建设资金23.4亿元,一大批城镇基础...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7 页
大小:58.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