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精选多篇
VIP专免
3.0
2024-08-19
999+
40.81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第一篇: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我全部的追求 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于 1999
年8月份成立,为县司法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直到 xx 年我上任之 ,我 法律援助工时 县
作跟其他兄弟县市一样,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几乎
需要从零开始。加之由于我县农民比重大且大多文化低,县域经济滞后,群众生活条件
差,交通便利外来人员多,多数群众不懂得法律,更不知道怎样利用法律去保护自
wenmi.net 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作为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百姓解难的法律援助工作,就
成为一项拾遗补缺、可有可无的工作。上任伊始,我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提
高中心人员的思想认识。我通过集中学习,使大家终于认识到,只要增加一份社会责任,
法律援助工作是能够解决大问题的;只要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用有为换有位,通过一件件
“ ”成功的案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在百姓心中铸起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的丰碑,就一定能
够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威望。上任第一年,我爬山涉水、走乡串村地把
法律援助材料和典型援助案件,向社会向农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了广泛宣传。经过近半
年 的努力, 于 当地的老百姓 法律援助工作有了一定的 。由此, 多人才开时间 终 让 对 认识 许
始知道找法律援助中心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纠纷。~年 9月,一个双手拄着拐杖的中年残
疾人走进我的办公室。经询问得知他叫张某,曾是陕西省府谷县某电石厂的一个临时工,
在做工时因受命去维修横车道上出故障的缆绳而掉下去受伤,头部严重受伤、胸部骨折已
成残疾,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尚未稳定。由此引发妻子绝情出走及两个未成年子
女生活无着落到处漂流。他本人多次向雇主索赔,却只在被迫协议的情况下得到少许医疗
费。张某讲的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我被张某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后,立即受理了这个案
件,并及时赶到电石厂了解情况。但是雇主以已经协议解决为由,拒不再出一分钱。我找
当时在场的工人取证,可有的已另谋出路不知去向,留下的则害怕厂方刁难而拒绝作证,
调查取证十分困难。我和同事上苛岚、去榆林、到太原,走访了十多个单位,寻访了三十
多个知情人,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取得了充分的证据,把雇主电石厂告上法
庭。经过一年多的漫长诉讼路,当张某拿着获得赔偿的判决书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
张某通过我的大力帮助,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拿到四万二千多元的赔偿费时,更是激动得满
县城宣传法律援助的好处。两年多来,我一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 50 多件,其中类似上述
疑难案件 8件。维~援对象的合法权益,并不都要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我通过工作实践发
现,有时候,通过调解也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
纠纷,不但迅速简便,而且可以很好地起到减诉息事的作用。于是,两年多来,我充分发
挥在公证处工作期间练就的调解本事,共居间主持调解解决纠纷并制作调解协议书 18
份,而且基本上都得到了履行。只有 1件因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而被诉至法院。最后经
法院审理,因调解协议符合法律要求而被法院判决维持。两年多来,我向弱势群体散发法
律援助传单近 8000 份,其中利用集会在街头散发放 5000 份,利用双休日上门发放 3000
份;解答咨询200 多人次,其中在街头解答20 多人次,上门解答30 多人次;代写协议、
诉状、申请等法律文书近70 份,其中上门代书 20 份;调解各种民事、经济纠纷 17 件,其
中上门调解8件;上门回访 20 多次。经过艰苦的努力赢得百姓的一个好口碑,是我全身
心投入工作的最大动力。为此,1992 年 于中山大学法律系的我,毕业xx 年离开 之 斗为奋
了五年,已经因成绩突出被省厅授予文明公证处的保德县公证处后,便主动请缨,放弃经
济收入优厚的社会律师工作,承担起振兴保德法律援助工作,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基本职
能,按期完成构筑保德法律援助大厦的基础工程的重任。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后,我几乎
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县司法大楼上班的人,同时又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
大楼的人。由于我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十个小时,而且双休日从来都是正常上班,
所以经常遭到妻子的怨怪。坐在办公室上班期间,又往往是一方面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
绝,另一方面法律咨询热线响个不停。由于我县地处晋陕蒙三角交界处,矿产资源较为丰
富,加上连续五座功能各异的跨黄河大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往来中转的人
多,外来务工的人多,由此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赔偿案、厂矿雇员受伤赔偿案及婚姻家庭纠
纷问题比较突出。我中心与此有关的案件占到所有案件的八成。如果政府没有部门、没有
人来妥善解决问题的话,一方面影响保德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县政府的形象,而且外来人
员也会有看法。所以,积极从事法律援助这项工作,正能够很好地利用我的专业知识;为
这批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也能引导广大群众依照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中心受理法
律援助案子后,我和同事坚决按法定程序,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
助,并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我还结合保德实际,倡议实行周六、周日假日值班并回访当
事人等一系列制度,以最大限度的方便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每一个来访者来到法援中
心,我都会亲自给他们递上一杯茶水;他们反映情况时,我会仔细倾听,耐心引导,积极
帮助他们依照法wenmi.net 律途径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我帮助群众打官司、
提供法律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群众都对我非常尊重,非常理解。很多群众在我帮他们打完
官司后,回家乡之前都来跟我道一声别。这使我在受感动、受鼓励之余,进一步认识到了
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坚定了为法律援助工作奋斗的信心。为了使法律援助工作深
入社区方便群众,我在先后促成县妇联、工会、残联成立了法律援助站后,又促成城关街
“ ”道办成立了 社区法律援助站,专门为城区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和家庭困难者答疑解惑。
实现了即时援助、就近援助,以援助介入案件、以调解解决矛盾,更好地实现了对弱势群
体权益的有力保障,从而形成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枢纽,以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
法律服务所、各社团和街道办为基础的保德县法律援助组织网络,促进了法律援助向深度
和广度发展。目前,我为之努力的法律援助工作,不但得到了困难群众特
别是贫、弱、病、残者的认可和欢迎,而且正越来越受到全县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好
评。两年多的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同时也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跟社会的需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我的工作差距还较大。我决心在今
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尤其要在帮助同事
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让中心充分行使好对包括社会力量在内的整个法律
援助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并探索制定出一套简便易行、方便群众的法律
援助工作措施和程序。这正是我目前最大的工作愿望。
第二篇: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
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
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于 1999 年8月份成立,为县司法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直到 20xx 年
我上任之时,我县法律援助工作跟其他兄弟县市一样,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任何有价
值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几乎需要从零开始。加之由于我县农民比重大且大多文化低,县
域经济滞后,群众生活条件差,交通便利外来人员多,多数群众不
懂得法律,更不知道怎样利用法律去保护自 wenmi.net 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作为上为政
府排忧,下为百姓解难的法律援助工作,就成为一项拾遗补缺、可有可无的工作。
上任伊始,我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中心人员的思想认识。我通过集中学
习,使大家终于认识到,只要增加一份社会责任,法律援助工作是能够解决大问题的;只
要我们用真心换真情、用有为换有位,通过一件件成功的案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在百
“ ”姓心中铸起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的丰碑,就一定能够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和威望。
上任第一年,我爬山涉水、走乡串村地把法律援助材料和典型援助案件,向社会向农民尤
其是弱势群体进行了广泛宣传。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让当地的老百姓对法律援助
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由此,许多人才开始知道找法律援助中心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纠
纷。
20xx 年9月,一个双手拄着拐杖的中年残疾人走进我的办公室。经询问得知他叫张某,曾
是陕西省府谷县某电石厂的一个临时工,在做工时因受命去维修横车道上出故障的缆绳而
掉下去受伤,头部严重受伤、胸部骨折已成残疾,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尚未稳
定。由此引发妻子绝情出走及两个未成年子女生活无着落到处漂流。他本人多次向雇主索
赔,却只在被迫协议的情况下得到少许医疗费。张某讲的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我被张某
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后,立即受理了这个案件,并及时赶到电石厂了解情况。但是雇主以
已经协议解决为由,拒不再出一分钱。我找当时在场的工人取证,可有的已另谋出路不知
去向,留下的则害怕厂方刁难而拒绝作证,调查取证十分困难。我和同事上苛岚、去榆
林、到太原,走访了十多个单位,寻访了三十多个知情人,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最
终取得了充分的证据,把雇主电石厂告上法庭。经过一年多的漫长诉讼路,当张某拿着获
得赔偿的判决书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张某通过我的大力帮助,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拿
到四万二千多元的赔偿费时,更是激动得满县城宣传法律援助的好处。
两年多来,我一共办理各类援助案件 50 多件,其中类似上述疑难案件 8件。
维护法援对象的合法权益,并不都要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我通过工作实践发现,有时候,
通过调解也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不但迅
速简便,而且可以很好地起到减诉息事的作用。于是,两年多来,我充分发挥在公证处工
作期间练就的调解本事,共居间主持调解解决纠纷并制作调解协议书 18 份,而且基本上
都得到了履行。只有 1件因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而被诉至法院。最后经法院审理,因调
解协议符合法律要求而被法院判决维持。
两年多来,我向弱势群体散发法律援助传单近 8000 份,其中利用集会在街头散发放 5000
份,利用双休日上门发放 3000 份;解答咨询200 多人次,其中在街头解答20 多人次,上
门解答30 多人次;代写协议、诉状、申请等法律文书近70 份,其中上门代书 20 份;调解
各种民事、经济纠纷 17 件,其中上门调解8件;上门回访 20 多次。
经过艰苦的努力赢得百姓的一个好口碑,是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最大动力。为此,1992 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的我,20xx 年离开 之 斗了五年,已 因成 突出被省 授予文为奋经绩 厅
明公证处的保德县公证处后,便主动请缨,放弃经济收入优厚的社会律师工作,承担起振
兴保德法律援助工作,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基本职能,按期完成构筑保德法律援助大厦的
基础工程的重任。
摘要:
展开>>
收起<<
第一篇:法律援助个人工作经验——为弱势群体服务是我全部的追求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保德县法律援助中心于1999年8月份成立,为县司法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直到xx年我上任之,我法律援助工时县作跟其他兄弟县市一样,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几乎需要从零开始。加之由于我县农民比重大且大多文化低,县域经济滞后,群众生活条件差,交通便利外来人员多,多数群众不懂得法律,更不知道怎样利用法律去保护自wenmi.net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作为上为政府排忧,下为百姓解难的法律援助工作,就成为一项拾遗补缺、可有可无的工作。上任伊始,我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中心人员的思想认识。...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