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VIP专免
3.0
2024-08-19
999+
39.4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39 页例 10。【教材分
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 四舍
”五入法 求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
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
“ ”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 四舍五入法 求商的近似值,而应灵活采
“ ” “ ”用 进一法 或 去尾法 求商的近似值。
“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商 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
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真正体会到了他们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因此,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 学生自主探究,教 帮助梳理, 概括;走 生活,通 巩固所学知 ;看导 师 总结 进 过练习 识 书
质疑,为对新知有疑惑的学生搭建解答疑问的平台;小结新知内容等五个环节为学生营造
了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
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等形
式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后,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
到生活中去寻找,从而使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索,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 】:标
·“ ” “ ”知 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引 学生 合 情况探索用 一法 和 去尾法 取商识 导 结 实际 进
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价
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
乐趣。
“ ” “ ”【教学重点】:根据 情况,能用 一法 和 去尾法 取商的近似 。【教学 点】:实际 进 值 难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124÷7.2
0.66÷3.7
67.5÷2.62、爸爸给王朋买了一筒桶羽毛球(内装 12 个),花了 19.4 元,一个羽毛球大
约多少元?
二、预习展示
“ ”谈话:这个单元我们刚学习了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用 四舍五入法 取商的近似
值。)我们来回顾一下。
“师:同学们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可真牢固,还记得因为本题问的是钱数,所以可以根据 四
”舍五入法 保留一位或两位小数。看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
似值,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上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附近超市周年庆搞活动,小强的妈妈王阿姨也跟着去凑热闹,并买了很多特价的东西回
“ ”来。 了 么多 西, 怎么 理呢? 小 的 王阿姨遇到麻 了,我 一起来帮帮买 这 东 该 处强 妈妈 烦 们
她好吗?
小强的妈妈首先遇到的难题是:
2、课件出示书本 P39 例10(1)和(2):
(1)小 的 要将强 妈妈 2.5 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
(2)王阿姨用一根 25 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 1.5 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
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3、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4、问题导学
(一): 大家理解 意后,独立列式解答,看看列式解答后你 什么 ?把请题 发现问题 问题记
录下来。
5、学生汇报列式:2.5÷0.4=6.25(个)25÷1.5=16.666„„(个)
6、学生汇报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不能找到 6.25 个瓶子和16.666...个礼盒。师:根据你
“ ”的生活经验,这里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整数)
7、问题导学
(二):根据 意,需要准 几个瓶子才合适?王阿姨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呢? 出你的题 备 说
理由。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
预设 1:2.5÷0.4=6.25≈6 “ ”(个),用 四舍五入法 取商的近似 ,所以需要准值 备 6个。
预设 2:2.5÷0.4=6.25=7(个),因为6×0.4=2.4(千克)
8、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学生会产生了 2种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想法更符合实际?从而得出结论:因
为6个瓶子只能装 2.4 千克香油,还有0.1 千克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 7
个瓶子才能装完。
9“ ” “、点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 四舍五入法 求商的近似值,像分油到瓶子
”里 种情况,出 了不这现 满 5也要向前一位进1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
“ ”做进一法 。(板书:进一法)
10、示范教学:2.5÷0.4=6.25(个)≈7(个)
答:需要准备 7个瓶。
11、想一想:包装17 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 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再向全班汇报。
预设:因为 1.5×16=24(米),包装 16 个礼盒用24 米丝带,剩下的1米丝带不够包一个
礼盒,每个礼盒要用 1.5 米丝带,所以我认为只能包装16 个礼盒。
12、追问:你们认为能包装多少个礼盒?
13、点拨:像这样的题目,出现了满5 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 把 种们 这 3
“ ”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 去尾法 。(板书:去尾法)
14、示范教学:25÷1.5=16.666„„(个)≈16(个)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 个。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那么聪明,王阿姨说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1、结合实际,在括号里填上近似数。
(1)一堆 物需要货3.2 次运完,实际需要运()次。(2)一些 能分图书 给 10.7 个学
校,实际能分给()个学校。
2“ ” “ ”、我是小判官(判断下列各题用 进一法 还是 去尾法 求商的近似值)(1)做一个奶油
蛋糕要用 8克奶油。50 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蛋糕?()
(2为)幼儿园 50 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3)有一批
15 吨的货物,用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
(4)每套衣服用布 3米,28 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5)一袋大米 63 千
克,如果每天吃 4千克,够吃多少天?()
3、(1)、 老张师带100 元去 学校 室 新 典,《 典》每本定价为图书 买 词 汉语词 18.5 元,
“ ”请问张老师可以买回几本词典?( 去尾法 )
摘要:
展开>>
收起<<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教材分析】:“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灵活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真正体会...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