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精选23篇)

VIP专免
3.0
2024-07-13
999+
94.44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精选 23 篇)
家庭教育 交流材料 篇经验 1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
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面转一位教师的经验,我们共同学习
一下
1. 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
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
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
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
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
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 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
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
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
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
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
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
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
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
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
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 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
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
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
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一个自理
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
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
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 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
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
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
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
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5. 给自由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
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
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 13-18 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
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
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
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
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
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
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6. 作学生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
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较好的运用人的这
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连我们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
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其乐真是无穷呀!
家庭教育 交流材料 篇经验 2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
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 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
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
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
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
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 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
“ ”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 以自我为中心 的当代独生
“ ”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 孔融让梨 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
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
“ ”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 妹妹摔倒了。 女儿连下
“ ”……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 乐此不疲。
“ ”三、让孩子 自己来 ,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
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
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
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
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
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
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
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
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
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
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
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
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
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
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
“ ”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 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
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家庭教育 交流材料 篇经验 3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任何经验,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总结了
一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
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
力,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从孩子升入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
件事就是写作业,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陪着孩子。孩子写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检查,现
在孩子已能独立完成作业了,但还是有点粗心。
其次,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我觉得让孩子成才,必须让孩子先成人。我有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孩子有外
公,外婆从小我就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先给老人吃,要懂得孝敬老人。坐公交车时要给老
人让坐。
摘要:
展开>>
收起<<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材料(精选23篇)家庭教育交流材料篇经验1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面转一位教师的经验,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1.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