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免费
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沿江满达乡四季屯村座落于黑龙江畔,三面依山,一面环水,隔江与俄罗斯康斯坦丁
诺夫卡区隔江相望,瑷沿公路穿越村屯,是一个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民族文化底蕴丰富
的边境满族村。全村现有人口 286 户,1142 人,总耕地面积 26000 亩,辖区地理位置属第
四积温带,为黑龙江冲积平原,是我孙吴县大豆、小麦主产区,单产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是
最高的,2010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6000 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四季屯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
“ ”领,坚持以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二十字
方针的指导,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管理的经验和模式,于 2010 年初
建立四季屯村农村社区,探索运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这个载体和平台,推进新农村建设又
好又快发展。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种切合农村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
取得了一定成效。自确定试点农村社区后,四季屯村根据省、市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的指
导思想,建设内容以及建设目标等,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自我加压,提档升级,全面系统
地开展建设农村社区,使村级各项工作均有较大提高。现全村砖瓦化率 98%,自来水入户
率93%、有线电视入户率 98%、手机电话普及率 100%,村内水泥路面硬化率 100%。先后被
“ ”授予省级文明村,市级先进村委会标兵,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县级 五个好 村党组织等
荣誉。
一、加强领导,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
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着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理清农村社区创建工作思路,才
能使社区健全发展。为认真稳妥推进四季屯村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乡村两级都成立了
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小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社会各界意见,外出参观
考察,结合实际,制定了《方案》。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夯实三个基础,加强三个建
设,健全三个网络。
1“、夯实三个基础。一是组织基础。四季屯村在社区管理上,我们并没有另起 炉
”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村级决策,执行、监督为工作机制,强化党组织领
导能力,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民自治组织,依法保护原村民的政治、福利待遇。充
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成为社区组织联系村民的桥梁纽带。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和社区村民
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担任社区正副主任。成员由群团组织负责人,各协会负责
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健全了治保会、调委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安全委
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二是队伍基础。四级屯村结合实际把整个社区划分 10 个小组,配
备10 名社区工作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同时建立了和谐共建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红
白理事会、文体活动协会、计生服务协会、平安创建协会等服务组织以及大鹅养殖协会,
大豆种植协会,沙棘种植协会等专业生产经济合作组织,合力推进社区建设。现在,从事
社区服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达到 20 人。三是工作基础。社区组织成立后,根据村
屯现状和村民的呼声,科学编制了《四季屯村 2010—2013 经济社会五年发展规划》,细化
了社区整体布局,理清建设思路,力争五年时间,从根本上提升社区化档次,真正达到山
清、路洁、地绿、村美的要求。同时,为适应和有利农村社区管理,我们还建立了农村矛
盾调处,村民诉求表达,权益保障,利益协调等工作机制。
2” ”、加强三个建设。一是社区党组织建设。以先锋工程、党员三个代表 责任区创建
活动为载体,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员做承诺、比奉献,做贡献活
动,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教育。突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一流
“ ”社区带好头、服好务。二是社区阵地建设。按 六个有 即有办公场所、有活动室、有活动
设备、有图版、有制度、有活动记录标准,对社区服务场所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学
习培训、服务救助等活动,社区阵地管理、教育、服务功能增强了,也成为党组织密切联
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窗口。三是文化载体建设。社区建立了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休闲广
场、老年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音乐厅,组织了秧歌表演,健美操等文艺活动,使广
大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养。
3、健全三个网络。一是综合服务网络。拓展服务中心功能,建好党员责任区、社区
小组,办好公开栏、科普宣传栏、文体中心、各类服务站点、满足了村民教育培训,文体
活动,公共卫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二是社区治安网络。建立警务室,组建联防
队,构建了由社区民警,居民群众参加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体制。三是帮扶救助网络。
对贫困户、低保户、富余劳动力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台账,在社区领导组织、服务组织、
专业生产经济组织内制定帮扶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做好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用工对
接、劳务输出等扶贫解困致富工作。
二、注重建设,搭建农村社区发展工作平台。
建设好社区,发展好社区,关键是要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屯集体经济,为
农村社区建设夯实物质基础。自 XX 年我村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以来,通
过资源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总计投入资金970 万元。筹劳 4000 余人次,用于发展生
“ ”产、改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使社区已达到 五化、四场、四通、 即:硬化、绿化、亮
化、净化、美化;广场、市场、商场、垃圾场;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
摘要:
展开>>
收起<<
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沿江满达乡四季屯村座落于黑龙江畔,三面依山,一面环水,隔江与俄罗斯康斯坦丁诺夫卡区隔江相望,瑷沿公路穿越村屯,是一个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边境满族村。全村现有人口286户,1142人,总耕地面积26000亩,辖区地理位置属第四积温带,为黑龙江冲积平原,是我孙吴县大豆、小麦主产区,单产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是最高的,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四季屯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的指导,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管理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2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39.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