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毕业论文范文:公序良俗原则法律运用试析

VIP专免
3.0
2024-09-08
999+
41.07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xx 毕业论文范文:公序良俗原则法律运用试析
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运用,本文通过对公序良俗这一法律原
则在当今法律界的运用状况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
促进法治发展。
一、公序良俗概述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
的,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
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
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
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外
国民法典中有公序良俗的概念,我国《民法通则》中没有采用公
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则》第 7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该尊重社
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
经济秩序。《合同法》第 7 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
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
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法通则没有明确
规定,按照许多学者的理解,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
德,就相当于“公序良俗”。按常人的通俗理解:公序良俗就是
基本道德。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当今诸多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判案
原则加以运用,法总是来源于社会发展又落后于社会发展,法律
不是万能的,它或多或少有些漏洞,法律不能解决实践中所遇到
1
的所有问题,所谓“徒法不足以行”。法律原则的运用相比于法
律规则较灵活,它可以解决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难题,公序
良俗作为民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原则,现今被越来越多的法官重
视与运用,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
统一。
泸州“二奶”案简述:蒋某与黄某系夫妻关系。1990 年 7
月,蒋某因继承父母遗产取得一处房产。1995 年,因城市建设,
该房被拆迁,拆迁单位补偿了另一套房子给蒋某,并以蒋某个人
名义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1996 年,黄某与张学英相识,便
一直在外租房公开非法同居生活,xx 年 9 月,黄某与蒋某将该房
产以 8万元的价格出售。xx 年初,黄某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
疗,黄某于 xx 年 4月 18 日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
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房所获款的一半计4万元及自己所用的
手机一部,总计 6 万元的财产赠与“朋友”张学英所有,并经过
公证。xx 年 4月22日,黄某因病去世,张学英为争遗产把被告蒋
某告上了法庭。二审法院判决遗赠行为无效,张学英的主张法院
不予支持。
这个案件的判决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死者黄某身前
的遗赠行为是否有效,法院判决无效的依据是该协议违背《民法
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内容违法的遗赠是无效的。但是很多人认
为法院判决有误,黄某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遗赠又
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该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
2
笔者认为,法院的判决完全正确,这是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
中的合理运用。死者黄某与原告张学英长期非法同居,其行为违
反了我国社会的道德标准,也违背了婚姻法关于禁止有配偶者与
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忠实,互相尊重。该遗
赠的利益属于原告基于与死者非法关系所获得的非正当利益,其
内容是违法的,《民法通则》规定:内容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
效。所以黄某的遗赠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
三、公序良俗是一种道德
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存在着联系,近代以前,法律与道德高
度重合,近现代法倾向于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逐步明确法律
与道德的界限。但现实生活中和司法实践中,有的行为看似违法
却归道德规范调整,有的行为看似符合道义却违反法律。法律与
道德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泸州“二奶”案的判例让很多
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死者的同居行为虽然违背道义,但
因此而做出的遗赠行为还不至于违法,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实
不然,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行为已经违背最低限度的道德
规范时即已触犯了法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
处罚,在此案例中法官依据《民法通则》第七条关于公诉良俗的
明文规定来判决,是完全合理和合法的。当道德已经上升为法
律,人们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不能违抗。
四、公序良俗是一种法律原则
成文法的滞后性决定了法官断案的拘束性,法官们宁愿选择
运用成文法明文规定的符合常理的规则进行判决,也不会铤而走
3
标签: #范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xx毕业论文范文:公序良俗原则法律运用试析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运用,本文通过对公序良俗这一法律原则在当今法律界的运用状况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法治发展。一、公序良俗概述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的,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外国民法典中有公序良俗的概念,我国《民法通则》中没有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该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