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新课标学习总结

VIP专免
3.0
2024-09-14
999+
40.71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受到的启示很大。新课改是一项综
合性改革,在语文学科中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不论是思想观
念,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与过去的教学
大纲相比,新课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
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
内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觉得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课程观
教学是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学的
根本方法。教学中,应重视语感、发展语感,让学生有话说、放
心说、开心地说、有时间说,应以讨论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去说,
而不是加以限制,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简
单地回答问题;应关注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的动,不是一二个或
浅层次的回答,而是大多数学生的深层次的思维的动,并应鼓励
学生大胆地讨论,对于答案,求同的时候,更要求异,不可强求
统一标准;应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应经常性地开展活
动,努力实现学科的三维目标。
2、树立全面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
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能只关心“优等生”,冷落“后进
生”,而是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后进
生”身上也有特长,问题是老师能不能发现这些学生的特长,并
指导他们发挥特长,逐步成才。总之,学生是有情感的、有潜能
的、有个性的、独立发展的人,而不是被管的、不懂事的、任意
1
摆布的人。老师是学生的伙伴,师生是平等的,老师应最大限度
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3、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要搞好素质教育,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首先更要重视
改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的劳动最终是要通过学生体现出来,而
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如果与教师有一定的隔阂,或者
配合的不好,其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学习的效果一
定不会太好。因此树立现代教师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
生关系,是教师的职责,是任何一名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
提和保证。民主和谐,是师生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在
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要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一些班团活
动、文体活动,要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
价值的机会,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
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同
时,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他要求
我们在教学中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
师只有摈弃过时的师生观,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才能为学生的健
康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
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
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
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
2
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上。新课标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
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教学活动中,对
学生的学习行为、热情、存在问题、学习效果,教师都要做出有
效的评价,予以认可、鼓励、给予希望,激励奋进,为学生的发
展服务。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
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对于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激励其更加努力为出发点。
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标准任重道远。我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
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
20xx 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
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
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
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xx0-20xx 年)》,适应新时
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
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
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
3
摘要:
展开>>
收起<<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受到的启示很大。新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在语文学科中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不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觉得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课程观教学是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学的根本方法。教学中,应重视语感、发展语感,让学生有话说、放心说、开心地说、有时间说,应以讨论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去说,而不是加以限制,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应关注师...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