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VIP专免
3.0
2024-09-19
999+
41.19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爱与尊重,扬起学习成功的风帆
————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
溪下学校!!马荷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凡有思想、
很健康的人,大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被人欣赏,被人尊重的情绪。
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
灵动的眼神,给学生一句真诚的赞美,给学生一个关注的点
头……
尊重是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
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
是一种自尊、尊人的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与宽容,与占有、攻
击、暴力、贬损、伤害等消极心态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尊重是
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新世纪汉语大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重
视、尊敬看重;(2)常用做承认失败或表示顺从的一种谦卑态
度;(3)自重,对自我的尊重。《现代汉语词典》对“尊重”的
定义是:(1)尊敬或重视(个人、集体或有关的抽象事物,如意
见、权利等);(2)庄重(指行为)。
尊重,顾名思义,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指个体
对客观现实具有生命意义的心理反映,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
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
展中的主体地位。
1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理解
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理解学生,尊重
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
座友谊的桥梁,学生才能信任教师。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生
长叛逆期的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
等交往。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
意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例如
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师的
要求,了解他们对学校的期望等。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
展,我们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又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
间是有差别的,要全面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要因人而异,因材
施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
其分的批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处
处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魏书
生曾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
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
的心情,就能认识的更具体一些。”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的为学
生想想,然后再推心置腹地做做工作,师生之间的某些冲突时完
全可以消除的。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
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害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
2
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
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
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
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
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
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
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123
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
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
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
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
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
和不断取得进步完美的人。”作为从教者,一定要尊重学生成长
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
能。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它
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给成功
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
失败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
励。教育只要有尊重在,就有师生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
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我在编排
学生的座位时,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个星期轮换一
次,有时前后轮换,有时左右轮换,这种编座位的做法学生非常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爱与尊重,扬起学习成功的风帆————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读书报告溪下学校 马荷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大凡有思想、很健康的人,大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被人欣赏,被人尊重的情绪。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灵动的眼神,给学生一句真诚的赞美,给学生一个关注的点头……尊重是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是一种自尊、尊人的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与宽容,与占有、攻击、暴力、贬损、伤害等消极心态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尊重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新世纪汉...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