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演讲稿:职业道德:善待孩子
VIP专免
3.0
2024-07-14
999+
38.41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幼儿教师演讲稿:职业道德:善待孩子
善待孩子
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
要指标。作为教师要全面关心幼儿的成长,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促进幼儿心理
“ ”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幼儿教师对幼儿的 心理虐待 的问题。
“ ” “ ”所谓 心理虐待 又称 心灵施暴 ,是指那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
或习性的发生的导致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
“ ” “镜头一:游戏时,由幼儿报告: 老师,打人! 老师不问青红皂白: 你又打人了,
”走!到小班去,我们大班不要你了!你看你做过什么好事情! 教师死命的拖着一个孩子
往外走。
“镜头二:午睡时,小朋友还没睡着。 ,怎么又是你,从开学到现在你就没睡着
”“过! 又动了,怎么你就不能安安分分的躺在床上,老是这样动来动去,难道你有多动
”症?!
“ ”“镜头三:下课后,由于某小朋友在课堂上乱插嘴。 你现在讲吧,给你时间讲! 不
”说话了?哑巴了?以后其他小朋友都不要睬他,让他一个人讲好了。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上述情况,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对孩子
“ ”造成了 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研究表明:受心理
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
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 心理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表现。
; 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
幼儿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幼儿,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幼儿心理伤害
的现象。在我实习时的那个幼儿园,有个家长,孩子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教师提意见。教师
“ ”被家长提意见提得怕了, 我惹不起还躲得起 ,索性对孩子听之任之、不理不睬。使原本
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敏感和胆小了,总是用一种犹疑的目光盯着教师和其他孩子一起
玩。
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幼儿,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
“ ”育,而是施以恐吓, 你再不听话,这次春游你就别想去了! 有的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
“班去罚站、亮相或罚睡,另一个班的教师也就很配合的进行现场教育: 看见没有,以后
”你们不听话,也把你们送到其他班去。 吓得孩子们大气不敢出。久而久之,会形成胆小
“ ”怕事的性格,压抑其创造性。我以前实习的班级里就有 小班恐惧症 ,虽然教师把他们管
住了,但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负面影响。
3、武断夸大、爱算旧帐。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状况时,往往运用头脑中已
“ ”有的模式去武断评判,可谓 对人不对事 。又如镜头二,教师明显夸大,从开学到现在孩
“子怎么会一天都没睡着过呢。 这次你又打人了,上次你踢小朋友的事还没解决呢!
……”这种话在幼儿园也时常听到。这些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
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4“ ”、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 老师我想帮你做事。 孩子兴高采烈的
“ ” “ ”说。 你?不行! 孩子黯然低头离去。 学了这么久,你还不会?这是榆木脑袋!诸如此
类的语言在幼儿园中也屡见不鲜,这些也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其心理伤
害是无法估量的。
(二) 造成幼儿园心理虐待的原因。
为什么在
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普通的心理虐待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我认为
“ ”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们还根本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在对幼儿实施 心理虐待 。他们没有
将管教和虐待区分开来。2、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自尊极其独立的人格。有些教师认为孩子
年龄小、不懂事、更没有人格、尊严可言,所以在对幼儿的态度上很随便,想说什么就,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考虑后果。3、教育方法不科学。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幼儿不体
“ ”罚、不谩骂,觉得自己做的无可厚非,殊不知, 心理虐待 是更为严重的教育误区。4、
与家长关系不好所致。5“ ”、教师的情绪宣泄不当。使幼儿成为自己的 出气筒
摘要:
展开>>
收起<<
幼儿教师演讲稿:职业道德:善待孩子 善待孩子 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师要全面关心幼儿的成长,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虐待的问题。 “”“”所谓心理虐待又称心灵施暴,是指那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性的发生的导致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 “”“镜头一:游戏时,由幼儿报告:老师,打人!老师不问青红皂白:你又打人了,”走!到小班去,我们大班不要你了!你看你做过什么好事情!教师死命的拖着一个孩子往外走。 “镜头二:午睡时,...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