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迹材料

VIP专免
3.0
2024-09-28
999+
41.88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残疾人事迹材料
我叫夏宗云,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出生在斋
坛乡小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 3 岁那年,不幸被牛角撞
瞎了右眼,从那时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从懂事
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
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我是农民的儿子,种过田。从 19 岁开始做木工,走村串户,
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且开阔了眼界。1987 年,在乡政府的
鼓励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见识的我开始了创业之
路。经过多年艰苦地耕耘,我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宏兴
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1997 年,又逢村两委换届选举。我们小石村地处肥沃的松古
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粮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其他村的人都逐步走
上小康之路。而我们的小石村,由于交通不便,村两委班子思想
不统一,集体经济为负数,光欠供电局电费就达 3 万多元,全村
已被停电了。村里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村民们都急切盼
望有一个人能挑起这副重担。乡党委政府深入我村调查、座谈、
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我。乡领导对我说:“小石村至今还未脱
贫,村里的工作很困难,你办过厂,见过世面,已率先走上了致
富路,乡党委和小石的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担任书记,领着大伙
儿走致富路。”乡领导的这番话,让我彻夜难眠,我深知创业的
艰难,如果回村当书记的话,自己的厂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我
1
的妻子、儿女也极力劝阻我,亲朋好友也规劝我,他们都认为回
去当书记,影响家庭经济不说,弄不好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量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共产
党员,自己走上致富路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村民的支持,带领村民
致富应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软磨硬
泡说服了妻子儿女,顶住了少数人的冷嘲热讽,义无返顾地把组
织关系迁回了村里,并以全票当选了小石村的党支部书记,我被
党员村民的信赖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小
石村好好干出个样子来。
在我接手后,才真正发现小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子
村”。当时,村里共负债9 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 1020 元,
大多数村民依然没有脱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村里因拖欠电
缆而被供电局切断了电源,出现了“日间有阳光,夜间无灯光,
白村变黑村,户户叫黄天”的现象,这一上任就遇上这么棘手的
问题,我想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验我夏宗云吗?怎么办?村民
在试目以待。“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了”我心里一边这么想,一边带着两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
的思想工作,稳定村民的情绪;一方面抓紧与供电局协调,并到
处筹集资金,为了还款,我以自己的名义贷了款,先交清了村里
所欠的 3 万多的电费,这下,灯亮了,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
容,我提在心头的石头才落下来:当村干部真不易呀!
经过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
改变小石村的落后面貌,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就这个问题,我
2
不知走了多少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筛
选。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滩的一块荒芜了很久的乱石地,经
过多方论证,争取县国土部门的支持,我就带着两委班子成员和
村民,一刨一锄硬是在这片乱石滩上开出 100 多亩土地,得到上
补助资金 10 余万元,并将它承包给人搞开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
了1万余元的收入。然而,由于小石村地处平原,没有山可供开
发,集体土地又少得可怜,切要壮大集体经济光靠农业开发显然
不行。想到这点,我从自己办厂的经历中深要体会到发展村集体
经济也要走发展工业的道路,自己没有资金、人才,就向外争取
外地人来兴办企业。于是,我们研究规划了 100 余亩工业开发小
区,引进了一外老板,投资 100 余万元在村里创办了一个“松阳
县人和泵阀制造厂”和温州一家投资 50 万元左右的铁器铸件厂,
引进企业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为村民增加了
就业渠道。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这是我上
任后的第二个看点。我想到了一个根本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
路”。小石村原只从一条小机耕路通向村外,而且路况很差,车
进不了村,农副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别的村,村民心里有说不出
的无奈和苦处。想着这些,我心里很急,千方百计,经历几多波
折,终于开通了一条 8 米宽,2.5公里长,直通乡政府的公路。后
又结合康庄工种浇筑了水泥路面,这样连大型的货车都能开进村
了,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含金量。路修好了,小石村的祖祖辈辈都
是靠种良田为主的,但农田因松荫溪古道冲击而成,烂田糊较
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有许多田只能种两季水稻,效益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残疾人事迹材料我叫夏宗云,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出生在斋坛乡小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3岁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从那时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从懂事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我是农民的儿子,种过田。从19岁开始做木工,走村串户,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且开阔了眼界。1987年,在乡政府的鼓励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见识的我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多年艰苦地耕耘,我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宏兴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1997年,又逢村两委换届选举。我们小石村地处肥沃的松古平原,村民世世...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