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研讨会学习总结

VIP专免
3.0
2024-10-03
999+
40.31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研讨会学习总结
本次学习从 7 月 25 日至 8 月 7 日,其中 7 月 26、27 两天是参
加《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7 月 28
至 8 月 6 日是参加《教育部 XX 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专家团队答疑工作》。下面我详细汇报一下。
在《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
收获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总结:“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展示交流、数学阅读理解、作业评价、数学本质。”新课程
的主持人刘坚、王尚志、张饴慈、张思明等都做了报告;6 个先进
学校的代表做了发言。共有大约 150 名专家、老师出席活动,还
有数学通讯、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杂志媒体参加。虽然新
课改没有实质性与根本性的突破,但是已经有很多学校抓住机
遇、走在前面,而且教育部门对此次新课改决心很大、极为坚
决,不积极推进新课改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教育部 XX 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的 10 天
中,主要是以课程专家的身份每天批改作业、上午学术报告、穿
插小组座谈研讨、晚上学术沙龙等活动。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概
括:“把数学教的更简单。”“把数学的本质教给学生。“‘问
题’对数学课堂太重要了。“‘图对于数学太重要了。”“学会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阅读’的培养。”“三维生
态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观察。”“教学活动经验。”“区域
教研。”“作业评价---学生批作业。”“双向数学建模”“数学
阅读理解”。。。。。。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大都是水平很高的
1
特级、高级教师,他们的理念先进,大多有突出的教学成果,他
们所在的学校也都有新课改先进的经验。相比之下,我的水平就
很有限了。
新课改还没有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突破,可是时代的步伐
不可阻挡!全国取得成果的学校已经很多,他们已经成为领先者,
因此我只能在下面听他们的老师讲座。与我同去的青岛二中的朱
军老师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学校的关注,因为他们青岛二中在课
改方面的地位是:“北有青岛二中,南有深圳中学。”本来自己
带了一些教学上的东西,可是听完人家的报告后就不敢拿出来
了,也没有机会拿出来。我在高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可是大家
谈的都是教育教学,高考根本没有成为研究对象!我在教学方面有
些东西,听完别人的报告后觉得很不成熟也没有敢拿出来。不
过,在最后一次研讨时,我利用讨论高考题好坏的机会做了一个
主题发言,算是对学校有一点交代吧。
下面是是一些个人思考。
一,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1,为甚麽不是数学教学呢?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教育。新课改对
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不只是教数学,他也是老师也
要育人!为甚麽我们老师抓学生越来越近、成绩越来越高,可是师
生感情越来越淡呢?这一点我并没有好的想法与做法,但是我们要
高度重视此事!
2,我们为甚麽没有名师、名师工作室呢?我们拥有“打不垮的数
学老师”可是却没有有特色教学经验与成果,我们可以在高考中
2
取得不错的成绩却得不到全国先进学校的认可,我们有各种形式
的个人教学与集体备课却形不成一种统一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即数
学组有语文组没有的,我们学校有其他学校没有的)。数学组的强
大离不开水平的老师?高水平的数学老师也只会诞生在优秀的数学
组内?优秀的数学老师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学习,我们在繁忙那个的
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学习呢?
3,这一次学习了很多经验。可我想是不是可以照搬某一种模式
(如:杜郎口?)?如果各学一点会不会成为“四不像”?如果彷徨等
待会不会成为“教育的罪人”?我们的现实情况允许我们迈多大的
步子?举个例子:学案没有被证明是一定更有效地教学载体,也没
有被证明是唯一载体,我们是不是坚决做下去?(青岛二中已经淡
化了)。我们有没有更好的载体?如果老师们各用个的载体会不会
很难控制整体水平的提升?
4,我们如何将数学的本质教给学生?我们敢不敢完全按照新课程
标准授课?(如选修课敢不敢开齐?数学建模等能不能开展?等等)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问题”。“问题”成为本次学习给我最深印象的词。如何创
设有效数学的问题情景?(即数学背景。体现数学价值,抓住学生
的心。)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提出有效的
问题引发学生合作学习?“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展示交流”已经成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骨架”,他们都需要
有效地“问题”。但是我们的老师目前基本没有主动制造有
效“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我觉得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比
3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研讨会学习总结本次学习从7月25日至8月7日,其中7月26、27两天是参加《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7月28至8月6日是参加《教育部XX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团队答疑工作》。下面我详细汇报一下。在《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收获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总结:“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数学阅读理解、作业评价、数学本质。”新课程的主持人刘坚、王尚志、张饴慈、张思明等都做了报告;6个先进学校的代表做了发言。共有大约150名专家、老师出席活动,还有数学通讯、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杂志媒体参加。虽然新课改没有实质性...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