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VIP专免
3.0
2024-10-16
999+
49.82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经营民政事业 “六化”催生“六变”一谈起经营,耳熟能
详的大都是商业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营。而对于远离经济主
战场的民政工作来说,似乎与经营沾不上边。那么,民政事业究
竟能不能经营?市民政系统近两年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承担着
社会公益福利工作的民政事业不但同样可以经营,而且大有可
为,前景广阔。1、民政事业社会化,基础设施“由旧变新”。
原福利院年久失修,环境破烂不堪,供养标准很低。我们多方筹
措资金,采取争一点、省一点、捡一点、换一点、挤一点、干一
点的“六点精神”,用了 40 万元的钱,干了 80 万元的事,圆了
院民 20 年的梦。共计改造了 7 栋平房、5000 多平方米的房盖、门
窗、地面和 3000 多平方米的甬路、草坪,使福利院的面貌涣然一
新。 原殡仪馆规模小、环境差、机制死、管理弱,多年想改一直
没改成。我们用经营的理念,自筹资金 400 万元,仅用 90 天就新
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 3000 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省内一
流的北华苑殡仪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年收益由原来的 100 万
元提高到现在的 200 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
高。2、“五保”供养市场化,福利机构“由一变二”。 按照省
厅集中建院的要求,我们从 20xx 年开始,利用福利院、公寓闲置
床位,将 6 个乡镇近 200 名敬老院院民接进城里进行有偿转移供
养,乡镇除了将每位老人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 1500 元划拨到福利
院和公寓之外,再自筹 1000 元给福利院和公寓有偿供养。使每个
1
老人供养经费达到每年 2500 元,这个数字在全省是(一篇范文海
带来更多轻松 www.fanwenhai.com)比较高的。此做法,老人享
福、乡镇省心、民政获益,三方高兴。受到省厅等上级领导和
《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今年市委、市政府在财
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再建一个福利院,并腾出旧公寓,
继续扩大农村敬老院院民进城集中供养。为此,今年投资 700 万
元,在福利院北侧新建了三栋面积为 6300 平方米的联合福利院。
竣工后,可集中供养院民 400 人,彻底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
条件、减轻乡镇负担、发展民政事业。 原老年公寓房间设计不合
理,无室内卫生间、无厨房,不便老人自主生活。今年,我市创
新思路,采取收取休养老人房屋折旧抵押金的办法,在原公寓南
侧正在建设一处3400 平方米的新型公寓。既解决了资金投入问
题,又降低了老人入住成本,特别是新公寓设计为单元式、小户
型,厨房、卫生间设施齐全,深受休养老人好评。原老年公寓腾
出后,可集中供养农村敬老院院民 300 人,实现了农村敬老院院
民全部进城集中供养,达到一举多赢的目的。3、政策效益最大
化,实体建设“由无变有”。 在省厅社会事务处的指导和支持
下,去年竣工的九泉山公墓,民政自筹 300 万元,位于龙海寺西
侧,占地 2 万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人性化、艺术化和经营理念的
现代化,是省内县级公墓的精品。牢牢抓住民政部门独家建设、
管理公墓的政策,用经营的理念找准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使九
泉山墓园成了市民政系统的“聚宝盆”,为反哺民政事业提供了
有力支撑。 为了加大对全市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示范引带
作用,今年,我们又投资 200 万元新建一处面积为 1200 平方米的
2
集管理服务、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级社区指导服务中心。建成
后,将根据发展需要,把该中心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使市
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4、常规工作超常化,业务职
能“由浅变深”。 20xx 年免征农业税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出
现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三难”问题,我们采取试点先
行、典型引带、指导推进等措施,探索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方
式方法,解决了基层政权建设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
省厅基层政权处的有力指导和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村务公
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社区工作原来只注重区划
调整、资源整合和搭建机构,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市领导包社
区、部门进社区、全社会共建共享等原则,指导社区的职能不断
深入,社区功能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立了多处文化活动室和读书
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浓厚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氛围,
在全省社区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
社区”。5、扶贫解困多元化,救助能力“由弱变强”。 城市低
保对象由 20xx 年的 1100 人增长到现在的每年 1.2 万人,增长了
11 倍,且补差额度不断提升,由每人每月平均20 多元,增加到
60 多元,省低保中心每年补助我市的低保资金达 550 万元,有效
地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按照省厅加快建
立城乡综合救助体系的要求,我市低保工作在全省最先向农村非
农业人口进行了延伸;去年又将 1.3 万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
医疗救助范围;对50户残疾农民实施了每户 7500 元的住房救
助;对 5800 多名五保老人落实生活补贴 700 多万元;今年,做为
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已初步确定低保对象4.5 万人。前不久,省厅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民政系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经营民政事业 “六化”催生“六变”一谈起经营,耳熟能详的大都是商业经营、企业经营、产品经营。而对于远离经济主战场的民政工作来说,似乎与经营沾不上边。那么,民政事业究竟能不能经营?市民政系统近两年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承担着社会公益福利工作的民政事业不但同样可以经营,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1、民政事业社会化,基础设施“由旧变新”。原福利院年久失修,环境破烂不堪,供养标准很低。我们多方筹措资金,采取争一点、省一点、捡一点、换一点、挤一点、干一点的“六点精神”,用了40万元的钱,干了80万元的事,圆了院民20年的梦。共计改造了7栋平房、...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