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手势语言

VIP专免
3.0
2024-10-17
999+
39.87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演讲中的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有多种复杂的含义,一般可分四类,表达演讲者的
情感,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的手势为情意手势,也叫感情手势。
下是范文海网小编整理了演讲中的手势语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演讲中的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有多种复杂的含义,一般可分四类,表达演讲者的
情感,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的手势为情意手势,也叫感情手势。
表示抽象的意念的手势叫象征手势。模形状物,给听众一种具
体、形象感觉的手势叫形象手势,也称图示式手势。指示具体对
象的手势称为指示手势。有人总结,常见的演讲手势有上举、下
压和平移等几类,各类中又分单手、双手两种。每种又可以作拳
式、掌式、屈肘翻腕式等。手向上、向前、向内往往表达希望、
成功、肯定等积极意义的内容。手向下、向后、向外,往往表达
批判、蔑视、否定等消极意义的内容。如空中劈掌表示“坚决果
断”,手指微摇表示“蔑视”活“無所謂”,双手摊开表示“无
可奈何”等等。右手紧握拳头从上劈下表达愤慨、决心。
讲话的手势大有讲究,但不是靠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
而是在讲坛上,随着演说的内容、听众的情绪、场上的气氛,在
演讲者情感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喷射”出来的。至于选择单式
手势还是复式手势,则要看内容的要求,会场的大小,听众的多
少,表情达意的強弱而定。手势语言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规定
的角度,不受先人的制约,也无需“导演”的引发。它象体操动
作一样,绝不是用一个模子套出来的,它需要自己创造。但对于
1
初学者总会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如听演讲、看电影时,注意揣
摩,作点“积累”,这样在演讲时就可以顺手拈来了。
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手势三十式。
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
美,第一等意。
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
道或藐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
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
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
字“一”“十”“百”“千”“万”……演讲中右手比左手使用
的频率大,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
强。
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 3、30、300……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
4、40、400……
食指弯曲或钩形表示 9、90、……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
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分开伸直,其余三指弯
曲,这一手势在一些 欧美国际与非洲国家表示省略的意思,由前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我们在演讲中运用时一般表
示21、20、200……
2
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平伸且分开,表示 5、50、500……
如果指尖向上并拢,掌心向外推出,有向前,希望等意思,显示
出坚定于力量,又叫手推式。
母子,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事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
曲,表示 6、60、600……
拇指食指并用式。拇指,食指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
8、80、800……如果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如果二者弯曲靠
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
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
些”。用力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 7、70、700……
o 型手势,又叫圆形手势,曾风行欧美,表
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这一手势包
容量很大。区域不同意义有别: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
欣”“希望”;平放是“乞求”“请施舍”;手部放低表示无可奈
何,很坦诚。
俯手式。掌心向下,其余状态同仰手式。这是审慎的提醒手
势,演讲者有必要抑制听众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同时
表示表示反对、否定之意;有时表示安慰、许可之意;有时又用以
指示方向。
手抓式。五指稍弯,分开、开口向上。这种手势主要用来吸
引听众,控制大厅气氛。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演讲中的手势语言手势语言有多种复杂的含义,一般可分四类,表达演讲者的情感,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的手势为情意手势,也叫感情手势。下是范文海网小编整理了演讲中的手势语言,希望对你有帮助。演讲中的手势语言手势语言有多种复杂的含义,一般可分四类,表达演讲者的情感,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的手势为情意手势,也叫感情手势。表示抽象的意念的手势叫象征手势。模形状物,给听众一种具体、形象感觉的手势叫形象手势,也称图示式手势。指示具体对象的手势称为指示手势。有人总结,常见的演讲手势有上举、下压和平移等几类,各类中又分单手、双手两种。每种又可以作拳式、掌式、屈肘翻腕式等。手向上、向前、向内往往表达希望、成功、肯定等积极意...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