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演讲稿加强诚信教育

VIP专免
3.0 2024-10-18 999+ 38.47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诚信演讲稿加强诚信教育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
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
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
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
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
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
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
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
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
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
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
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
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
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
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
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
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
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
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
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
1
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
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
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
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
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
说:“诚者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之有
也,不诚有能动者也。”子所说的“诚”是无欺的意
思。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无欺到至诚就能使
人感动,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子也重“诚”,认
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他说:“莫善于诚,
则无它事。”把“诚”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
《中》说:“诚者,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
而中,不思而,从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而固之者
也。”可,至诚是一种性知天并达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而从人
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性知
途径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不起利诱惑
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原因尽管是多方面
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原因前,在认真贯彻
公民道德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
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2
摘要:

诚信演讲稿加强诚信教育《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

展开>> 收起<<
诚信演讲稿加强诚信教育.docx

共2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