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实用4篇

VIP专免
3.0
2024-10-21
999+
49.61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最新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实用 4 篇
最新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 1
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
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
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 为加强
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
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
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
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
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
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
授课、召开座谈会、参观学习、开辟论坛,建立 qq 群等载体,搭
建学习平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师徒帮带制度,让农村工作经
验丰富的镇村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
一带一”的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落实了实践基地,让大学
生“村官”实地学习农业技术,学成后回村实践。在实践锻炼
上,通过组织参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治理耕地抛荒、规范油
茶采摘等村级事务,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
核管理上,实施了“每月例会制、驻村坐班制、为民服务制、请
假程序制、信息上报制”五项制度,推进落实大学生“村官”驻
1
村工作,采取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目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形
式,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 通过培养,大学生“村官”为群
众办实事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据统计,大学
生“村官”任职以来,共巡回宣讲多人次,上门送学x人次,走
访调研 x 户,报送镇村活动动态、信息 x篇,发布致富信息、农
业实用技术 xx 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xx 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
xx 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x 余件,排解矛盾纠纷多起,发放中央
1 号文件及支农惠农政策资料 x 万份,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
建设。
二、相关部门如何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
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
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切实有
力的扶持措施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贷到小额贷款,“散兵游
勇”般各自创业,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为激发广大大学生
村官干事创业,祁阳县各相关部门全方位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
创业,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智力帮扶。在上岗前,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了不少于x 天的岗前培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说法、参观典
型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鼓励大家增强创业意识。同
时,还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专家,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远程教学、办班培训、巡回讲课等
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
2
市场信息等系列服务,提高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
险。
二是加强创业政策帮扶。县协调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等部门
出台了 20 多条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大学
生村官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等方面,不
论项目大小,全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一切手续。团县委还
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立项申请团省委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全县
大学生村官共申报创业项目 x 个。
最新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 2
大学生村官“百村调研”入户调查报告——翟城村
此次百村调研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基层群众方方面面的需
求以及对本村、本乡镇和各市直单位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我
市基层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数据。
一、村情概况
翟城村地处石门桥镇东北部,毗邻 106 国道,南邻张村,北
邻东、西关张。全村约有 1321 人,自然户约330 户,且由于外出
打工或举家搬迁等原因,很多村民不在本村居住。村党支部 4
人,34名党员,2 名预备党员。村委会3人,村民代表26 名。我
村拥有耕地约 1250 亩,全村分为8 个生产队,主要产业是务农和
铝合金加工业、铸造业等。
在为期二十天的入户调研中,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走访入
户,对村里绝大部分住户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对各级干部和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最新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实用4篇最新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篇1一、管理部门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们到村之后,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帮助下,如何迅速转换身份、进入工作角色,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这些都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关心的事情。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部门在岗位设置上,除安排担任村支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并兼任远程教育操作员、信息员、秘书等职;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综合表现,择优安排到各镇办公室挂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组织领导上,联系的县级领导、帮教的镇领导和帮带的村干部,定期约谈、调研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在教育培训上,邀请了镇村干部授课、召开座谈...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