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院导游词

VIP专免
3.0
2024-10-21
999+
39.87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东坡书院导游词
东坡书院与五公祠一样,是海南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位于
儋州市中和镇东郊,距儋州市区 45 公里,与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在
咫尺。
这里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字子瞻,号东坡)贬谪海南时居
住和讲学的地方。苏东坡因朝庭险恶的政治斗争被一贬再贬,绍
圣四年(1097)四月又从广东惠州任所贬到海南岛。海南岛古时候
是流放罪臣的地方,文化落后,蛮荒闭塞,疾病流行。朝庭任命
苏东坡为"琼州别驾",是名义上的琼州府官员,但是不允许参与
政务,而且不让在府城居住,必须到"昌化军安置"。昌化军大体
就是现在的儋州。苏东坡这时已经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正所谓
风烛残年,万里投荒,景况十分凄凉。他身边只带着次子苏过,
先是居住在昌化军使安排的官屋,后来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广西
时,遣人渡海把苏东坡从官舍中驱逐出去,使他不得不"偃息于桃
榔林中"。次年,昌化军使张中、仰慕者黎子云等共同为苏东坡修
造房屋。事成之后,苏东坡引用《汉书·杨雄传》中"载酒问
字"的典故,欣然命名其屋为"载酒堂"。
从此,载酒堂便成为苏东坡以文会友、传播中原文化的地
方。来自各地的学子常于载酒堂"问奇请益",载酒堂因此名闻遐
迩。苏东坡居儋三年遇赦北返,这里便成了儋州人民和文人墨客
抚今追昔,缅怀、纪念东坡先生的一处胜地,被誉为"天南名
胜"。到了清代,进士王方清和举人唐丙章在此掌教,载酒堂才改
称东坡书院。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党政要人,不远万里来此
1
观光榄胜,感慨万千。1984 年,原儋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载酒堂
和院内其它设施。
东坡书院景色宜人。院内亭台雅致,殿宇堂皇,古木幽茂,
群芳争艳。山门悬挂的"东坡书院"黑色牌匾,字体端庄、刚劲,
是清代书法家张积的手迹。穿过山门,跨过石桥,先是载酒亭。
亭分上下两层,上层四角飞檐,十二根据色的圆柱支撑起翠顶,
造型古朴,气势雄伟。亭内镶着以东坡与春梦婆攀谈、东坡惜别
儋州百姓为内容的木刻。亭的东西各有一个清水池,荷花盛开,
鱼儿嬉戏,似与游人同乐。走出载酒亭,拾级而上,就是载酒
堂。正殿悬挂着一块刻有"载酒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那是乾隆年
间书法家、当地举人张绩的墨宝。殿内留下的是琳琅满目的碑刻
和检联,翔实地记载着载酒堂的兴衰以及古今名人的感慨。正联
写道:高人庭院故依然,何时载酒寻诗,重约田家屐履;学士文
章今见否?此地标奇揽胜,请看大海风涛。
载酒堂有13 块碑刻,其中既有古代的诗文碑记,又有现代的
碑刻作品,集中体现了历代文人对苏东坡的景仰和追怀之情。最
有特色的是右边墙角的一块大理石碑刻,那是根据明代著名画家
唐伯虎的原作雕刻的《东坡先生笠屐》,上面还有唐伯虎所题的
诗。左边的三块诗碑,分别是现代三位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田
汉和邓拓在60 年代题访东坡书院的遗墨。ÉÉÉÉwww.fanwenhai.co
m 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2
大殿正中是东坡讲学的彩雕。苏东坡循循尚诱地讲授,黎子
云聚精会神地聆听;站在苏东坡后面的是随他来儋州的儿子苏
过。
书院两侧还各有一座小园。东园有钦帅泉和钦帅堂;西园有
一处再现东坡居儋功绩的陈列馆,馆名由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柞
题写。陈列馆前,东坡笠屐铜像矗立在姹紫嫣红的鲜花丛中。铜
像的汉白玉座墩正面镶着"东坡居士"四字,是郭沫若的手迹。铜
座周围广植槟榔、桄榔、杨桃、翠竹,青枝绿叶,生气盎然。东
坡签屐铜像的创作者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李汉仪。铜像取材于
《东坡笠屐图》。据记载,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黎子云,路上
遇到下雨,于是向近处农家借用竹签和木展,穿戴起来怪模怪
样,惹得妇女儿童相随争笑,农家的狗也对着他吠叫。苏东坡也
乐了,说:"笑所怪也,吠所怪也!"苏东坡在逆境中旷达乐观,入
乡随俗,与民相亲,历来受到当地乡民的敬爱。据说铜像运回书
院那天,书院所在中和镇的的父老乡亲就如过节一样兴高ÉÉ采
烈。大家奔走相告:苏东坡又回中和啦!
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历尽艰辛困苦,就他个人的命运而
言,是不幸的。但是他随遇而安,带来了中原文ÉÉ化,开馆授
徒,敷扬文教,讲学明道,教育人才,提倡移风易俗,劝导民族
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对于孤悬海外的海南来说,倒是难得的机
遇。所以后人评论苏东坡的这一段经历,发出了"东坡不幸海南
幸"的感慨。他与儋州大地、儋州黎民的这段"鸿雪因缘"(今载酒
堂内匾额),对这块土地影响之深,至今人们仍可以深切地感受
3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东坡书院导游词东坡书院与五公祠一样,是海南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位于儋州市中和镇东郊,距儋州市区45公里,与洋浦经济开发区近在咫尺。这里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字子瞻,号东坡)贬谪海南时居住和讲学的地方。苏东坡因朝庭险恶的政治斗争被一贬再贬,绍圣四年(1097)四月又从广东惠州任所贬到海南岛。海南岛古时候是流放罪臣的地方,文化落后,蛮荒闭塞,疾病流行。朝庭任命苏东坡为"琼州别驾",是名义上的琼州府官员,但是不允许参与政务,而且不让在府城居住,必须到"昌化军安置"。昌化军大体就是现在的儋州。苏东坡这时已经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正所谓风烛残年,万里投荒,景况十分凄凉。他身边只带着次子苏过,先是居住在昌化...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