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VIP专免
3.0
2024-10-22
999+
42.64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1000 字
第一篇: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1000 字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很有感触,写在这里,是一
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
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
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
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
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
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
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
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作家,她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
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
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
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
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
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
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
上水面。
1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
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
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
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
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
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
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
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
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
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
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这三人就此失散
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
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为之动容
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
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
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
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
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
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
2
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
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
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
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
人回味绵长……
第二篇: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对于看书,我是个重口味的人,书架上大多是世界名著。然
而,当这次要求我在《围城》和《我们仨》中做出选择时,我却
决定换换口味。
如果说文笔辛辣的《围城》可以称得上是川系菜,那么平淡
真挚的《我们仨》就能当做粤菜来品味。
琐碎的小事,零零散散地撒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十分惊叹杨
先生的记忆力,居然在几十年后,还保留着过去的记忆。每个细
节,都会在不经意间与我产生共鸣。然后在细读第一部时,我才
猛然想起,老人总能记得从前的事。上天赋予了老人如此惊人的
记忆力,是为了给予他们憧憬,还是为了让他们反复地痛苦和后
悔呢?真的好佩服杨绛,因为她,始终是那么的淡定,彷如早已
把什么都看透看淡,却仍然惦记着尘世。冥冥之中让我在清明时
节品读杨绛,仅仅就这么诉说着再普通不过的事,还是会不禁想
起故人,潸然泪下。
寝园里熙熙攘攘,我和父母来到长憩楼看望我的外公。忽
然,母亲抬起头望了望天花板说:“这顶是不是最近老漏
3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第一篇: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杨绛我们仨读后感最近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很有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