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珠海市实验中学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工作总结

VIP专免
3.0
2024-10-25
999+
41.39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xx 年珠海市实验中学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工作总结
一、跟岗实践任务
1.教学实习:跟岗期间,听评课 17 节(其中观摩学习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夏献平老师示范课 4 节、深圳市名师展示课 3 节,跟岗骨
干教师研讨课 10 节)。赴黄山参加“全国生物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会”,观摩高初中示范课各 1 节,听讲座 1 场,现场聆听说课比
赛 10 多节。在深圳市育才中学上课 2 节。
2.在夏献平老师和各位同行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研究课题的选
题和开题工作。
3.开发优秀课例 2 节;撰写教学反思多篇(3 篇以上)
4.参加了工作室系列活动。在跟岗学习期间,先后听专家讲座 6
次(郑秉捷主任的“一堂好课的价值追求”、刘良华教授的“听
课、讲课与研究的方法”、姜安教授的“中国外交形势”、陈晓
华老师的“享受班主任”、刘根平校长的“校长眼中的名师要
求”、周先叶教授的高考专题讲座)。赴罗湖外语学校、红岭中
学等学校观摩深圳市名师展示课 3 节。远赴黄山参加“全国生物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观摩高初中示范课各 1 节,听讲座 1
场,现场聆听说课比赛 10 多节,并到安徽省屯溪一中参观学习。
5.撰写多篇《跟岗学习日志》,跟岗结束时上交了《跟岗工作总
结》。
二、存在的困难
1.跟岗学习与学校工作的冲突:夏献平工作室 8 名学员均来自珠
三角且都在教学第一线,且有多人担任高三教学任务,由于工作
1
冲突有 2 名学员未能如愿参加跟岗学习。我本人也就跟岗学习与
学校领导多次交涉,终获同意,感觉很不容易。期望教育厅和华
南师大能够就各项活动下发文件通知到各个学校,以便教师顺利
参加骨干教师各项培训活动。
2.个人生活方面:由于夏献平老师细致的前期工作和辛苦的努
力,我们的住宿条件很好,离学校也很近,关键是费用适当,便
于我们学员顺利报账。饮食方面,育才中学也给予我们大力支
持,为我们解决了一日三餐,大大方便了学员生活,很是感激。
3.时间的安排:连续 20 天,对很多学校来说都会感觉太长,所以
建议能不能缩短跟岗学习时间,或者将跟岗学习分为 2-3 期进
行,以便缓解跟岗学习与学校教学任务的冲突。
第二部分 过程与做法
一、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工作室所在积极配合,跟岗学习保障有
序
一到深圳,就有育才中学安排的老师接待报到,并替我们安
排好了食宿,夏献平老师随后看望大家,很是感动。当晚学校领
导徐副校长和育才中学生物教师安排晚宴欢迎学员,徐校长还经
常嘘寒问暖,关心大家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总校校长刘跟平校长
在百忙当中也经常抽空与大家交流,并为大家做了“校长眼中的
名师要求”专题报告。学校对培训活动的重视可见一斑。南山区
教研室郑秉捷主任也特地来学校与大家见面交流,并带来了“一
堂好课的价值追求”的要求。华师班班主任刘良华教授亲赴深圳
2
看望和指导我们学习,并为大家做了“听课、讲课与研究的方
法”的专题报告,可见各级领导上级对本次活动的重视。
二、主持人夏献平老师悉心安排,狠抓落实,跟岗学习注重实效
1.计划具体,安排周到
从培训前到培训中再到培训结束,夏老师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计划,如培训前的材料准备、注意事项、活动安排以及相关活动
的意见征求都有安排,培训中的计划安排更是详实具体,很有针
对性。 跟岗活动第一周安排
10 月20 日(周三) 18:00 前报到。
10 月21 日(周四)
7:30 起床
8:00 点早餐。 8:30 参观校园
9:00 欢迎仪式(210 会议室)
①夏献平主持。介绍与会领导和骨干教师
(工作室成员:深圳市高级中学卢广斌,深圳市外语学校张
京京,惠州市一中彭文元,惠州市三中黎惠玲,珠海市实验中学
王树仁,珠海市斗门一中林德光,东莞市第一中学王更强,中山
市第二中学何彩霞,深圳市南头中学卢开雄,肇庆市封开中学陶
勇,深圳市育才中学生物组全体教师(陈章雄,荆文华)育才中
学夏献平教师工作室,由徐蔚琦校长分管。陈章雄,荆文华为工
作助理。
② 徐蔚琦校长讲话③刘根平校长讲话④郑秉捷主任做报告
⑤夏献平发表感言 ⑥骨干教师代表讲话 ⑦合影
3
摘要:
展开>>
收起<<
20xx年珠海市实验中学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工作总结一、跟岗实践任务1.教学实习:跟岗期间,听评课17节(其中观摩学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夏献平老师示范课4节、深圳市名师展示课3节,跟岗骨干教师研讨课10节)。赴黄山参加“全国生物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观摩高初中示范课各1节,听讲座1场,现场聆听说课比赛10多节。在深圳市育才中学上课2节。2.在夏献平老师和各位同行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研究课题的选题和开题工作。3.开发优秀课例2节;撰写教学反思多篇(3篇以上)4.参加了工作室系列活动。在跟岗学习期间,先后听专家讲座6次(郑秉捷主任的“一堂好课的价值追求”、刘良华教授的“听课、讲课与研究的方法”、姜安教...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