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导游词(精选7篇)
VIP专免
3.0
2024-10-27
999+
45.62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子洲导游词(精选 7 篇)
子洲导游词 篇 1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城区、湘江中间,东侧紧邻市中心,西侧
面对岳麓山,洲长约 5000 米,平均宽度 145 米,面积 65.3 公顷
(980 亩),现有居民 1600 多户、5000 余人。橘子洲生态公园规划
范围包括橘子洲、傅家洲、柳叶洲和无名岛 4 部分。橘子洲呈南
北向纵贯江心,与东侧的主城区和西侧的岳麓山交相辉映,加之
洲头建有著名的桔洲公园,洲尾又有“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
暮雪”景观,融自然风景与古城文化于一体。
橘子洲因洲上多产美桔而得名。古代在洲尾建水陆寺,故又
名水陆洲。橘子洲历史悠久,在史书和游记上多有记载。唐宋以
来,著名诗人杜甫、张九龄、宋之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佳篇。北
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曾作“潇湘八景图诗序”,把橘子洲尾一带描
绘为“江天暮雪”景观;清学者郭俊作《桔洲赋》,对橘子洲的美
丽景色进行了生动描述。至近代,来自英、日、美、德、俄等国
的官员、商人、传教士纷纷在洲上建领事馆、洋行别墅,橘子洲
一时成为外国人的乐园。1920_年_写下了不朽名诗《沁园春·长
沙》,勾画出橘子洲、岳麓山一带的壮丽景色,并以此为基础抒
发了气吞山河的革命情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橘子洲的知名
度。周恩来总理生前也曾往洲上游览,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内
河沙洲”。
1
闻名遐迩的橘子洲,是长沙市的重要部分,关于它有不少历
史记载。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湘水北径南津,城西
西对桔洲”的记载。宋代《方舆胜览》记载说“湘江中有四洲曰
桔洲、直洲、誓洲、泉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景色秀
丽的橘子洲,也是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的。从史书中我们得知,
在宋代湘江中有四块洲地,大约在清代前后,橘子洲才成为现在
我们所看见的样子。解放后,橘子洲成为长沙市著名风景区之
一,建有文化宫、疗养院、游泳场。岛的南端,已经成为布满桔
林的江心公园。解放前,这块总面积为零点六平方公里的秀丽江
心岛,曾被帝国主义的领事馆、教堂、洋油商行、海员俱乐部所
霸占,连洲上的南桔,也被伐光砍净。
子洲导游词 篇 2
橘洲,橘子之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是湘江的
一个江心小岛,长约五公里,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五
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远在唐代,这里就盛产南橘,远销江汉等地。杜甫曾为此写
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橘洲,自古
以来便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
雪”就在这里。宋肖大经的《肖夏诗》誉称橘洲为“小蓬莱”,
名胜水陆寺中的“拱极楼中,五六月间无暑气;潇湘江上,二三更
里有渔歌”的名联至今仍脍炙人口。
2
橘子洲是一帧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
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她
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建设中的岳麓山
大学城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带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
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
舟唱晚,观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
其乐融融。
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
厚的历史底蕴。南面朱熹、张轼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
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水陆寺、拱
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
回荡在橘洲上空;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
开埠后的历史;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毛泽东对橘洲情有独钟。建国后,他七次到橘洲附近湘江水
域游泳。一九年六月二十四日,他从武汉来湖南视察,一下火
车,就乘车直赴猴子石,下水游了一个多小时,从现在的揽岳亭
登上橘洲。在洲上,他走访菜农,接见小学师生,并与他们合
影,至今仍给人们留下温馨幸福的回忆。一九七四年,毛泽东最
后一次回湖南,时八十一岁高龄,十月十五日清晨,他执意乘车
到橘子洲头。十二月上旬的一天,他又提出到湘江游泳,因水温
太低,只好作罢。
3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子洲导游词(精选7篇)子洲导游词篇1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城区、湘江中间,东侧紧邻市中心,西侧面对岳麓山,洲长约5000米,平均宽度145米,面积65.3公顷(980亩),现有居民1600多户、5000余人。橘子洲生态公园规划范围包括橘子洲、傅家洲、柳叶洲和无名岛4部分。橘子洲呈南北向纵贯江心,与东侧的主城区和西侧的岳麓山交相辉映,加之洲头建有著名的桔洲公园,洲尾又有“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景观,融自然风景与古城文化于一体。橘子洲因洲上多产美桔而得名。古代在洲尾建水陆寺,故又名水陆洲。橘子洲历史悠久,在史书和游记上多有记载。唐宋以来,著名诗人杜甫、张九龄、宋之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佳篇。北宋著名书...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