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导游词怎么写(精选33篇)

VIP专免
3.0
2024-07-22
999+
82.25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精选 33 篇)
云南 游 怎么写 篇导 词 1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连绵 50 多公里,由 19 座
山峰组成,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海拔一般都在 4000 米左右,峰顶上终年积雪。这十九
峰从南至北分别是:斜阳峰、 马耳峰、佛顶峰、圣应峰、马龙峰、玉局峰、龙泉峰、 三
阳峰、中和峰、圣观间峰、应乐峰、雪人峰、兰峰、 三阳峰、鹤云峰、白云峰、连花
峰、五台峰、苍浪峰、 云弄峰。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 4122 米。
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南向北分别
为:阳南溪、葶溟溪、莫残溪、清碧溪、 龙溪、绿玉溪、中溪、桃溪、梅溪、隐仙溪、
双怨溪、 白石溪、灵泉溪、锦溪、茫涌溪、阳溪、万花溪、霞移溪。
苍山自然景观优美,风景名胜荟萃。如闻名遐迩的蝴蝶泉、奇险兼有的凤眼洞和龙眼
洞、历史悠久的将军洞、南诏德化碑感通寺、中和寺等文物古迹。山顶有绮丽的花甸坝
子、洗马潭、黄龙潭、古代冰川遗迹等自然景观。古人将苍山多种自然景观概括为苍山八
景,即晓色画屏、苍山春雪、云横玉带、凤眼生辉、碧水叠潭、玉局浮云、溪瀑丸石、金
霞夕照。
“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 风花雪月 四大名景之
最。皑皑苍山雪,素裹银装,在阳光照耀下,洁白晶莹。关于苍山雪,历代文人墨客赞辞
“ ”颇多,民间传说也不少。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 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
相传在远古的大理,有一年来了一批瘟神,到处散布瘟疫,河海地区瘟疫流行。很多
百姓被瘟疫压 去了生命,人们苦不堪言。苍山脚下两兄妹从外学法回来,决心为民除
害。哥哥带着狂风,妹妹带着大雪,把瘟神赶到 苍山顶上。为使百姓不再受瘟疫的侵
害,哥哥化为风神,妹妹化作雪神,用大风大雪把瘟神冻死在山顶。从 此苍山上的积雪
“ ” ——就终年不化,成为 风花雪月 四景之首苍山雪。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 3500 米
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4122 米,由于海拔较高,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
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
苍山的云更是名闻遐迩。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在变幻多姿的云
“”“”“”景中,最神奇的是 望夫云 和 玉带云 。所谓 望夫云 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
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白云,忽起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
“ ”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所谓 玉带云 是指每当夏未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
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
“ ” ——延数十里,经日不散。奇妙的是, 玉带云 会预兆农业丰收 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
“ ”调雨顺。当地白族有农谚: 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
玉带云
多出 在夏末秋初的雨后初晴 , 山腰部出 一条乳白色的 状云, 山腰,将现 时 苍现带缠绕
“ ”百里苍山分为两截,故有 云横玉带 之称。
在秋季雨过天晴的早晨,苍山之腰出现的缕 缕云丝,然后逐渐聚拢,汇成一条无暇
的白练,宛若玉带横系苍山十九峰,把巍峨起伏的群山拦腰截断; 继而慢慢地又化为万朵
雪莲,盛开在苍山文巅,转眼 间又似春风中飞舞的柳花絮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传说这是观音下凡,预示着来年一定风调雨顺。清人张杨度曾以"秋来雨后看之容,
天将玉带封山公。"的诗句来赞美神奇美妙的玉带云。
望夫云
秋冬 , 山玉局峰 常常出 一种絮状白色云 ,不离不散,像一位 愁思的时节 苍巅 现 团 满怀
“ ”公主俯首探望被打下海底的情人, 就是民 中的 望夫云 。只要望夫云一出 ,狂这 间传说 现
风怒吼,洱海波涛汹涌,船不能行,所以又称为无渡云。
传说望夫云是南诏阿公主的化身,她因与苍山上的年轻猎 、人相爱,遭父王反对,
并请来罗法师将阿龙害死,打入海 底变为石骡。公主因愤郁和思念死于苍山玉局峰,其
精气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发誓要吹开海水寻找情人。从此,每年秋冬季节,常常有
一股洁白飘逸的云气从苍山玉局峰吹向万里浩空,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净而奇
丽, 象一位素洁的少女立于苍山之巅向洱海眺望。只要它一出、现,海上就会狂风大
作,洱海随之波涛翻滚。狂风大有不吹飞海水,不见海底石螺子,誓不罢休之势。
苍山的泉也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 3800 米以上的峰顶有不少高山冰蚀湖泊,这是第
四纪冰川留下来的。还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飞瀑叠泉,四季奔泄。在清纯甘甜泉水的滋养
下,苍山充满生机。冰蚀湖畔,密布着原始森林和许多珍奇林木、奇异花卉。苍山的花卉
“早就芳名远播,而且它还使苍山名扬四海。 在美国有100 多万人知道中国云南的大理苍
”山,因为他们都种有许多美丽的大理苍山杜鹃花。
“苍山的石,驰名中外。郭沫若有《咏大理石》诗: 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苍山
”韵风月,奇石吐云烟。相在心胸外,凉生时腋间。天功人力代,海外竟珍传。 苍山孕育
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苍山的魂。这种瑰丽的奇石,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独大理最奇美,
“ ” “ ”且开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称为 大理石 。 大理 也因石而名扬天下。
苍山现沿山腰部开辟了1条游路。在大理古城北门外,还建有1条7000 余米长的索
道、可直达中和寺。游客可乘索道往返。
苍山洗马潭
洗马潭古称表龙潭,它位于苍山第二高峰玉局峰顶的一个平台上,海拔四千零九十七
米,距峰尖约五十步。 洗马潭方圆百余米,水深一米六七,呈椭圆锅底形,潭底和四周
由很薄的青石板自然铺砌而成。潭水晶莹碧澈,终年不涸,它是苍山顶上一个风景绝佳的
高山湖泊。
潭周布满形同虬龙的高山杜鹃灌木林,其下不远处则是高大挺拔的苍山冷杉原始林带
和茅竹林带。
每当春夏之交,杜鹃盛开,湖边五彩缤纷,斑斓一片,烂若云霞,一侧衬着刚吐新
绿的翠竹和墨蓝苍郁的冷杉,一侧衬着斑驳灰黄的岩峰石屏,倒映湖中。游人若有兴致躺
于湖边一块岩石上任凭丛生的粉紫荆花、 淡黄野百合花、浓艳的龙爪花亲吻抚弄脸颊,
会疲劳顿消,神志为之一爽,再加上随风送来阵阵山杜鹃的蜜香,使人留连忘返。
凤眼洞
从大理古城向西南方向,至苍山龙泉峰麓,再上爬七八里,便到了凤眼洞。
凤眼洞嵌在龙泉峰半腰靠南的普陀崖上。这里悬崖万仞,架空凌虚,景色幽峭。岩通
一线,洞口恰似一只凤凰的眼睛。洞背面是龙泉峰的侧面。洞前面是一块凌虚巨岩,走向
岩边探头往下望去,只见绿玉溪和一条匹练倾泻而下,云气茫茫, 深渊万丈,令人目
“ ” “ ”眩,这就是舍身崖。崖南有一张靠东面西的石床,表面光滑发亮,人称 仙人床。这是
“ ” “ ” “凤眼洞最奇险之处。床边石壁上刻有此地非人间 、 应知别有天等。又有一称 西佛像
”亭之所在,每亭内雕有一尊石佛,要想看到佛象的全貌,必须坐到仙人床上仰望,俗
“ ”称回头望八仙 。凤眼洞,自古以险峻著称,堪称苍山胜景之一。
苍山公园
在下关西北郊的斜阳峰麓,即将军洞风景区。
1982 年,由下关市人民政府开辟为苍山公园,在将军洞的外围新建松柏园和清泉瀑布
“ ”两大景区。松柏园中有山门石牌坊,上有 斜阳胜境大理石匾,建有长廊亭阁,供游人休
息。瀑布由悬崖峭壁上跌下,常年不断。花园、瀑布和将军洞古建筑群浑然一体,占地数
百亩,景致优美。林木森森,流水溢翠, 东观洱海碧波,南听西洱河涛声,背靠斜阳主
峰。
将军洞始建于明末清初,主要建筑有门楼、戏台、大殿、财神殿、娘娘殿、厢房等,
整个建筑群具有浓厚的白族风格。其中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雕龙画栋,十分雄伟壮
观。唐天宝年间,唐将李密率兵攻打南诏,进至西洱河,被南诏王打败,全军覆没,筑万
人冢于河尾南岸,百姓为纪念李密而建祠,俗称将军洞。庙前有一株数百年的大青树,传
说为李密兵败逃至斜阳峰,将手中兵器插在地上,后来长大成树。将军洞的存在,充分反
映出边疆各族人民反对分裂,反对征战,要求和平的愿望,及大度能容,涵纳万物的宽阔
胸怀。
周城
—— 在苍山沧浪峰下,是大理最大的白族聚居的村镇 喜洲镇,人口8350 人。村里房
屋建筑多为三方一照壁的白族民居,粉墙青瓦,巷道幽深。
南、北西个广场上,各生长着两棵高大的榕树(俗称大青树)。南广场前有一巨大的照
壁,嵌有"苍洱毓秀"4 个大字。北广场有一砖林结构的古戏台,座东朝西,台高 2公尺,
抬梁式的建筑歇山顶戏台,正对两棵大青树,这里是每日下午集 市贸易的地方。每逢火
把节这里竖起巨大的火把,成了庆祝演出活动的场所。
此外,村里还有本主庙,文昌宫等古建筑,显得古色古香。由于办起了社队企业,商
业经济十分活跃,有传统的扎染酿酒、食品加工以及建筑等行业,办起了文化宫、电影
院、学校、医院等,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因距蝴蝶泉公园较近,游览游客与日剧增,村里
食宿方便,特别是豆腐煮鱼味美可口,独具风格,成了大理的重要民俗旅游村。
摘要:
展开>>
收起<<
云南导游词怎么写(精选33篇)云南游怎么写篇导词1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连绵50多公里,由19座山峰组成,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左右,峰顶上终年积雪。这十九 峰从南至北分别是:斜阳峰、马耳峰、佛顶峰、圣应峰、马龙峰、玉局峰、龙泉峰、三 阳峰、中和峰、圣观间峰、应乐峰、雪人峰、兰峰、三阳峰、鹤云峰、白云峰、连花 峰、五台峰、苍浪峰、云弄峰。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 苍山十九峰,两峰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南向北分别 为:阳南溪、葶溟溪、莫残溪、清碧溪、龙溪、绿玉溪、中溪、桃溪、梅溪、隐仙溪、 双怨溪、白...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