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的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现实意义的需要:
21 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时代,创新是其灵魂。迎接知识经济
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我国目前最紧缺的就是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教育承载着这个迫切的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在这个紧要关头应运而生。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 50 年来真正设计和实施的一门实践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清
晰的课程目标、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是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课外活动、活动课的继
承、发展和规范。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学生
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培养目标上是综合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
整体发展,体现这门课程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联系的整体
认识和体验,同时还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3、学校自身的追求:
我校是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也是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校,现有学生 3000
多名,其中外来生多名。莘莘学子不远而来,就是因为学校严谨的教风、浓郁的学风、严
格的管理和过硬的教育质量。润物无声,凌云有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是我校百年的精
神传承。
因此,我们在发现了实施课改的几年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参与活动的
欲望还不够积极;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
尽人意;不善与人合作交流等的问题时,我校本着着力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具有实践
能力创新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及创建品牌学校的信念。
于是,在 XX “ ”年七月,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
其师资建设》福建省分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的探究》。
课题研究内容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定位。(包括课时设置,任课教师的配置)
二、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定位。
三、不同领域活动主题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课题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