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述职报告

VIP专免
3.0
2024-10-30
999+
40.49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什么是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报告是向上级
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
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
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中的
总结性报告多用于提交大会进行讨论,如各级政府向同级人民代
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种报告虽然是代表法定社会组织及其部门的,却是在报告
人自身负有全责的情况下运转工作的,实质上就是述职报告。可
以看出,述职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
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
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述职报告类似工作
总结,但又不同于工作总结。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
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述职报告的特点
(一)个人性。述职报告对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
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按照法规在一定时间(立法会议或
者上级开会期间和工作任期之后)进行,要从工作实践中去总结
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
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
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
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
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
1
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
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二)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
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
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
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
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
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
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
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
实践理性很强,也就不需要很高的思辩性。不管怎样,述职报告
是否具有理论性、规律性是衡量一篇述职报告好坏的重要标志。
述职报告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未来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
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
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总是具有
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以前工作中的一
些好的方面,去掉不好的方面,然后加以创新,工作才会有进
步,完全抛离过去的工作创新是不可能的。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
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面对会议听众,要尽可能让个性不同、情况各异
的与会代表全部听懂,这就决定了讲话稿必须具有通俗性。对于
与会者来说,内容应当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专业性、学术性很
强的内容,也要尽可能明晰准确,以与会者理解为标准。形式更
2
是通俗的。结构是格式化的。语言则是口语化的。不同于一般的
科学文章,更不同于一般的公文,最明显的一点是语言的口语
化。一般的科学文章,主要诉诸人们的视觉,要让读者理解,语
言就要概括精练,甚至讲究专业性。而一般公文尤其是行政公
文,语言更是规范的,有的格式用语甚至是特定的,最重视的是
准确、明晰、简练和。相反,讲话稿的语言则由讲话的本身性质
所决定的,必须口语化。由于讲话是声入心通的人和人之间的传
播活动,需要更加适应人们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
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
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
活动特点来进行。“述职报告”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
待:“述职”,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报告”,是呈现表像而
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
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通俗性和艺术性,一般表现在口语化、感情化、个性化的语
言上。写述职报告时要变文字为有声语言:1.语言生活化、口语
化、大众化。2.多用短句子,注意长短交叉合理,随物(公务和
感情)赋形。3.慎用文语(古语和欧化语),作点缀之用。4.少
用单音词。5.避免同音不同义或易混淆的词语。6.不随便用简略
语。7.还可以适当增加语气词如“吧”、“吗”之类。8.为了方
便聆听,有些标点符号还要用文字代替,如顿号改为“和”,破
3
标签: #述职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什么是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多用于提交大会进行讨论,如各级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种报告虽然是代表法定社会组织及其部门的,却是在报告人自身负有全责的情况下运转工作的,实质上就是述职报告。可以看出,述职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述职报告类似工作总结...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