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31篇)

VIP专免
3.0
2024-11-04
999+
121.22KB
1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 31 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篇 1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
趣与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设置的。它将始
终紧紧围绕“三有、四会、打基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会做人、会求知、会生
活、会创造;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的培养目
标,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内容,完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
(1)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2)增强主体意识;
(3)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5)学会寻找信息源;
(6)尝试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
(7)学会与人交往,增强团队精神;
(8)培养主动、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1
2、阶段目标
高一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信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初步具备提出问
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
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学习构建研究模式;通过教师指导去体验和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一般步骤与方法;在探索、研究
的过程中,体验付出努力、与人交往、 合作互助的过程,增强对
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高二、高三阶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
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学习构建
研究模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并应用到部分学科专题
的研究中去,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的现实状况以及学生、学
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学校开设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而选择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其中包括学科
学习拓展类、科技发明探索类(以实验研究为主)、学习生活技
能类、体育技能类、报告讲座类、艺术类、活动类 7 种。
二、学习要求
1、所有年级、所有学科必须将研究性学习课程融于学科教学中,
以确保学生既达到中学阶段规定的基本学力,又具备初步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所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必须切实做好研究性学习课
程的选题、开课及教材(方案)的准备工作。每个学期每门课
2
(或课题)的分课时教案不得少于 5 个,每个学期每位教师教授
该类课程应不少于 5 个课时。
3、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强调每门课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
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让学生学有所得。也就是
说,研究性学习既强调内容的丰富多样、有较大的普适性,更注
重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示范性,强调出精品。
4、在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发动学生,鼓励其积极参与;各备课组、学科组应有团
队精神,群策群力。
(2)注意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学科间
的渗透。
(3)注意运用计算机、局域网、摄影、摄像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辅
助教学,服务于课程改革。
三、领导组织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副
校长、科研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等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与功能
(1)校主管领导负责牵头,组织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学习、研究有
关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宏观控制课程的实施。
(2)科研处具体负责课程的行政管理,职责是保证落实,保管资
料,安排活动场地,进行评比,建立课题库。
3
摘要:
展开>>
收起<<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31篇)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篇1一、课程目标1、总目标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设置的。它将始终紧紧围绕“三有、四会、打基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创造;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内容,完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1)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2)增强主体意识;(3)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4)...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