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2篇)

VIP专免
3.0 2024-12-04 999+ 53.27KB 3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 12 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篇 1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
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
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
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
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
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
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
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
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
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六(2)班有学生 29 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
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
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
1
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
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三、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
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
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
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
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
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
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计贯彻面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
学生的学习求的原则,尽量富有生活性、趣性的现实题
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为学生所关注的问
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教材的编方式新颖,通过大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
插图在潜移默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避免
、空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
2
。采用此种呈现方式,够满足教师主开发教材的要,
够满足学生实现多化学习的要。
、教学进
周次时间课题课时备第四周 9.19-9.23 社会诚信 1
感受诚信 1
第五周 9.26-9.30中的变化 1
男女同学怎样交往 1
第七周 10.8-10.14 我都是炎黄子孙 1
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1
第八周 10.17-10.21 影响世界大发1
古代文化与建筑 1
第周 10.24-10.28 侵战争与不条约 2
第十周 10.31-11.4 侵者在中国的罪行 2
第十11.7-11.11 中国共产党生 2
第十11.14-11.18 军旗升起的地方 2
第十11.21-11.25万五千里长征 2
第十四周 11.28-12.2延安窑洞灯火 2
第十五周 12.5-12.9中国的成2
第十12.12-12.16 走新时代 2
第十七周 12.19-12.23 走向世界强国 2
18——19 周复习考试
3

标签: #教学 #范文

摘要: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2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

展开>> 收起<<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2篇).docx

共3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