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级教研工作计划(通用4篇)

VIP专免
3.0
2025-01-04
999+
44.11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大班级教研工作计划(通用 4 篇)
大班级教研工作计划 篇 1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
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
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
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
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
教,铸造南漳西北名校。我校根据本年度的具体实际,制定本学
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
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
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
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
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备课任务,认真
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
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 15 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熟悉课程
1
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
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三)、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
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阶段性反思(理论反思)或撰写
反思文章每学期不少于 1 篇,提倡写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与教学行
为的叙事案例。每学年撰写一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
或经验总结。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
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
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
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
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
反馈、控制和调节。
二、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
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
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优化
教学过程要突出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
2、教研要求。
2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
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
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
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
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
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
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
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
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
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结合起来。
三、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主、教导主任牵头、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校本
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
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
工作,我校现有两个县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
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
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大班级教研工作计划(通用4篇)大班级教研工作计划篇1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南漳西北名校。我校根据本年度的具体实际,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一、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一)、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