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5篇)

VIP专免
3.0 2025-01-19 999+ 43.66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xx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 5 篇)
2024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篇 1
一、大力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新修订的
《防震减灾法》仍然贯彻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
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作了较大的修
改,同时强调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
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
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我校防
震减灾各职能部门,要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新《防震减灾法》的
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全体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常抓防震减灾工作不放松。
二、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做好防震减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
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和管理是防震减灾工作最核心的大事,要切实
抓好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一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强化
减灾意识。二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部门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
制,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三要在上年度物资清查
1
的基础上,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补充防震减灾战略的储
备。
三、做好宣教工作,普及防震避震知识
要结合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市、区有关要求,在
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5.12”汶川地震纪念日,采取多种
形式开展地震法规知识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宣传、防震避震知识
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
制定切实有效的宣教方案,提高中小学生的防震避震知识;要充分
发挥本校地震科普室固定宣传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科
普宣传;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
社区、进乡村”的“五进”活动,把地震宣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
水平。
四、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
历次地震灾害的实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主要原因之是建筑物的倒塌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
能力,对减地震灾害要。因此后勤处要加强协作,
抗震设防管理。学校一方要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要组织查教住房,学生的教室,厕所,发现问题
时加固。
五、强化地震避险场所建设
地震避险场所的建设是地震救救助体要组部分。
学校要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内容纳体规划,
2
展校园,操场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要的避救生
设施。
六、继续在全校学生中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惨痛训就生意识的全面缺乏
是学生,地震害最大的一,因此加强学生抗震
意识,开展应急演练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本年度我校要根据学校教学任务的安排,组织广生,
学校实,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与常规演习,以
生在地震中的我保意识和救能力。
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利用学校广播站,做
体宣传。
1、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建立一防震减灾工作教育,常
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少先队员和共青团
办手抄报
2、好常规的宣传工作,制地震知识、宣传图片;要利用黑板
墙报网站其他宣传体常年不定地普及防震减灾知
识。
3请专业人开展报告会等各科普活动。
4广播站根据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5、校领导小组要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
育。要抓好全工作,抓好危旧住房的改工作,对老师
,学生、教师厕所破旧建筑等要加改建进度。
、本学年的体工作部四个方面:
3
摘要:

20xx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5篇)2024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1一、大力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仍然贯彻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同时强调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我校防震减灾各职能部门,要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新...

展开>> 收起<<
20xx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计划(通用5篇).docx

共1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